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50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299篇
  38篇
综合类   572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27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马尾松摘梢与无摘梢造林成活率、胸径生长、高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摘梢造林平均成活率比无摘梢高出28%,摘梢造林与无摘梢造林对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影响均无显著差异,坡位对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影响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2.
针对花生全喂入捡拾收获过程捡拾率低、荚果损失率高、生产率低等问题,基于花生生物学特点、荚柄脱离特性及荚果破损机理,设计了一种轴流式花生捡拾收获机。整机采用自走式底盘驱动,配套动力120 kW,主要由捡拾装置、输送装置、摘果装置、清选装置、底盘系统、集果装置等组成,可一次完成对田间条铺花生植株的捡拾、输送、果蔓脱离、果杂清选、提升集果等功能。在分析整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及参数确定,通过动量守恒原理和赫兹接触理论建立捡拾过程的碰撞模型和摘果装置关键参数方程,并对荚果破损和荚柄分离力学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以弹齿转速、摘果滚筒转速、机具前进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开农61”品种花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弹齿转速68 r/min、摘果滚筒转速447 r/min、机具前进速度1.4 m/s,对应的捡拾率为98.62%、荚果损失率为2.11%、生产率为0.61 hm^2/h,捡拾率、生产率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1、4.5个百分点,荚果损失率比优化前降低了0.9个百分点,综合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3.
玉米收获机     
本发明属于玉米收获机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玉米收获机存在玉米穗易丢失、易破损的问题。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平行设置的若干分禾器、相邻分禾器之间的摘穗装置、摘穗装置后的输送装置,集装装置及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禾器上设置可转动的拨盘,拨盘的圆周上切向设置若干拨齿,分禾器后段安装螺旋输送轴,螺旋输送轴尾端垂直方向上设置摘穗装置,摘穗装置包括摘穗主动辊和摘穗被动辊,摘穗被动辊上方设置扶穗器,扶穗器安装在分禾器上。  相似文献   
54.
小型玉米收获机分禾与摘穗装置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小型卧辊式玉米收获机分禾与摘穗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Pro/E建立了该机割台三维模型,运用ADAMS建立了其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分禾器与玉米植株以及摘穗辊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型分禾器形状和底面锥角设计存在一定缺陷,植株推倒严重,导致玉米秸秆不能正常喂入;同时给出了摘穗辊工作的最佳转速为800~1 000 r/min,最佳摘穗倾角为30°.  相似文献   
55.
两段收获花生螺杆弯齿式轴流摘果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花生摘果装置普遍存在的摘果损伤率高且易缠绕、堵塞和排秧困难等问题,以及满足我国两段式花生收获的捡拾联合收获机摘果装置研究需要,在研究两段式花生收获方式下花生植株性状与特点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螺杆弯齿式轴流全喂入花生摘果装置,摘果作业时,花生植株受螺杆、弯齿和凹板筛共同作用使花生荚果从花生茎秆上脱离,因螺杆有螺旋角、弯齿有倾角,花生植株沿摘果滚筒圆周运动的同时,受轴向分力作用排出机外,在保证高摘净率和低损伤率的同时避免植株在滚筒中缠绕和堵塞;对关键部件(螺杆、弯齿和凹板筛等)进行了设计与计算。以晾晒3~5 d的辽宁主栽花生品种"花育30"为试验材料,以弯齿与滚筒母线夹角、弯齿弯角和螺杆与滚筒母线夹角为试验因素,以摘净率和破碎率为试验指标,运用回归正交旋转试验方法,对样机进行了两段收获条件下的摘果性能试验;建立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弯齿与滚筒母线夹角为33°、弯齿弯角为60°和螺杆与滚筒母线夹角为23°时,花生摘果综合指标最优,花生摘净率为98.96%,花生破碎率为0.88%,均优于行业标准,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6.
小型背负式谷物摘穗联合收获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运用摘穗收获方式,研制了应用在小型联合收获机上的摘穗台,并对影响摘穗台损失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背负式谷物摘穗联合收获机,其喂入量达1.94kg/s,总损失率2.37%,具有生产率高,功耗少,结构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57.
山东青岛弘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新型花生联合收获机。该机可一次完成花生挖掘、输送、去土、摘果、清选、装袋等工序。该机主要特点:一是采用宽轮距轮式自走,适用范围广;二是半喂入式摘果,采用链条夹持输送和辊式差相半喂人,并针对地膜缠绕进行了优化设计,摘果效果好;三是组合式清选,采用风机、震动筛、搅龙筛组合,提升了清选效果;四是价格低,仅为是同类产品的1/4。  相似文献   
58.
基于Pro/E的采棉机水平摘锭的三维建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摘锭是采棉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二维平面图来表示其结构,非常抽象且不便于修改。为此,利用Pro/E对水平摘锭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虚拟装配、模型分析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研究人员可以充分利用Pro/E单一数据库管理技术,通过改变尺寸参数来方便地修改和更新零件,还可以观察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运动状态和进行应力分析,为后期的材料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抗虫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采用喂饲法 ,建立了转Bt基因棉叶片和蕾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抗虫性测定方法及相应的指标。叶片喂饲法 :第 2~ 3展开叶用浸水的脱脂棉保湿放入玻璃或塑料容器中 ,接 5头初孵幼虫 ,用扎孔的塑料薄膜封口 ,在 (2 7± 1)℃条件下饲养 5d后记录死亡率、存活幼虫发育龄期及危害级别。蕾喂饲法 :每蕾接 2头初孵幼虫 ,控制条件同上 ,喂饲 3d后 ,记录幼虫死亡率和存活幼虫发育龄期。以上方法的建立 ,为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时空规律与害虫抗性选育和遗传规律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可靠、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小麦顶三叶与粒重关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不同摘叶方式下 ,顶三叶与粒重的关系及不同类型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顶三叶的摘除对粒重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旗叶 >倒二叶 >倒三叶 ,整株摘叶对粒重的影响高于主茎摘叶 ;多蘖型小麦品种主茎摘叶后千粒重降低得少 ,与整株摘叶后千粒重降低率相比差距大 ,而少蘖类型降低得多 ,降低率相比差距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