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54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8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是西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培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西瓜抗枯萎病育种以来,已培育出一批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主要集中于二倍体西瓜,在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因此无籽西瓜生产中缺少抗枯萎病品种。生产上对无籽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嫁接,防病的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嫁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存在不亲和、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目前无籽西瓜生产面积正在逐年扩大,适时开展无籽西瓜抗枯萎病育种是满足生产需要、有效防治病害的根本途径。本试验采用NCⅡ杂交设计配制了部分无籽西瓜组合,鉴定双亲及F1的枯萎病抗性并进行配合力分析,以初步了解无籽西瓜抗枯萎病组合双亲选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2.
陈梁 《中国瓜菜》2006,(3):38-39
我国是世界第1西瓜种植大国,生产无籽西瓜的面积每年都在6.67万hm^2以上.也是无籽西瓜的种植大国.近年我国西瓜栽培面积基本稳定.但更重视发展优质西瓜类型。无籽西瓜产量高、抗病性强、经济效益好.符合市场需求.能满足人们对西瓜品质不断提高的要求,因此在陕西省的渭南、咸阳、宝鸡等西瓜产区得到大力发展。然而由于连年重茬,枯萎病发生严重.造成西瓜品质严重下降.甚至绝收。实践证明采用嫁接栽培更能够充分发挥无籽西瓜高产、优质、效益好的优势,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3.
目前,国内外育种家就无籽西瓜育种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但最常用且可行的技术仍然是用二倍体西瓜诱变出四倍体后再与二倍体杂交形成三倍体无籽西瓜.目前选育四倍体西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二倍体西瓜诱变四倍体,其方法有物理的(包括各种射线、异常温度、高速离心、高压等)和化学的(利用药剂如秋水仙素、吲哚乙酸、有机砷制剂等).  相似文献   
54.
《长江蔬菜》2007,(6):21-21
根据当前无籽西瓜的生产与市场形势,为适应各地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无籽西瓜科研生产水平效益的提高,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单位经协商拟于2007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11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议。现将会议议题、对象、征文及相关事宜第一轮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5.
翠玉是以四倍体SB-1为母本、RB-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熟、抗病、高产、优质无籽西瓜新品种。母本SB-1是以天然杂交青皮红瓤二倍体西瓜为试材,经秋水仙素诱导成四倍体后,自交单果经多代自交纯化,得到稳定的四倍体自交系。父本RB-5来源于日本,经7年连作西瓜病圃筛选出抗病株系,经多代自交和筛选,最后育成优质、抗病、高产自交系。翠玉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特性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分枝力适中,第1雌花着生节位主蔓6~10节,以后每隔5~6节再现雌花,主蔓和侧蔓均能结瓜,坐果能力强。全生育期105天,果实发育期35…  相似文献   
56.
《中国瓜菜》2007,(4):49-4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无籽西瓜课题组选育的纯黑皮、大果、高抗病新品种郑抗无籽8号现场观摩会继2006年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召开后.于2007年6月2日又在陕西省蒲城县龙阳镇东王村召开。  相似文献   
57.
在湖北荆州采用靠接法和顶插接法对郑抗无籽5号、郑抗无籽6号、黑元帅、黑将军等4个无籽西瓜品种进行了嫁接育苗与栽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嫁接栽培的西瓜显著降低了枯萎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病死株率,产量显著提高;采用靠接法的嫁接苗成活率和单果重显著高于顶插接法;采用顶插接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提高的趋势;嫁接西瓜口感与自根西瓜无明显差异。郑抗无籽5号、6号的综合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58.
《中国瓜菜》2007,(6):64-64
<正>第11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于2007年8月23-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承办,北京市  相似文献   
59.
在河南省进行无籽西瓜种子生产,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原因,致使所产种子产量较低,质量较差。但只要掌握好一些关键技术,仍能生产出产量与质量接近于新疆等西北地区生产的无籽西瓜种子。这些技术措施包括合适的地区、播期和种植密度,以瓜为主进行间作套种,增施磷、钾肥,严格控制授粉,1株1果,种瓜应充分成熟,采种时不进行酸化处理,及时洗晒等。  相似文献   
60.
张光华 《中国蔬菜》2007,1(1):49-50
福建地区早春低温阴雨,春末夏初雨量大且雨期持久,3~6月降雨量达750~780mm,占全年雨量的近一半,而且日照率仅在37%以下,不利于无籽西瓜的生长。为了探讨春种无籽西瓜耐湿抗病栽培技术,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花皮无籽3号西瓜,通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采用深沟高窄畦的整畦方法、两促一控的施肥技术、人工辅助授粉等配套技术,克服了不利气候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花皮无籽3号耐湿,结果力较强,瓜形较一致,果实品质好,果皮厚1.2cm,平均单瓜质量5kg,白色秕籽极少,肉质细嫩脆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1%,不易空心,耐贮运,每667m^2产量30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