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2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2230篇
农学   175篇
基础科学   236篇
  125篇
综合类   2126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473篇
园艺   643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糖含量与种类在食品营养与口感中有重要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探索14年生4种类型林下参(竹节芦(粗)、竹节芦(细)、长脖芦及马牙芦)开花期根部及茎叶部麦芽糖、蔗糖、葡萄糖及果糖的含量差异,旨在为人参选种以及人参食品加工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类型林下参在4种糖的含量中差异不显著,但在糖类的积累中,马牙芦占一定的优势;比较根与茎叶的4种糖分布发现,根部4种糖占比依次为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茎叶4种糖占比依次为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  相似文献   
132.
133.
[目的]探讨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对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下植被保留(UP)、林下植被去除(UR)和林下套种(IP)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土壤酶活性差异,并以土壤酶作为土壤生物活性指标,结合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IP处理提高了0~2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而20~40、40~60 cm土层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间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较小;相比于UR和IP处理,UP处理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则相反,UR和IP处理间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较小;3种林下植被管理措施下,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低排序为IPURUP,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低排序为UPIPUR;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间土壤脲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较大,其中,多酚氧化酶对于林下植被管理措施的响应更灵敏,且能反映于较深土层;除酸性磷酸酶活性外,其余土壤酶活性均具明显表聚性,且随土层加深而递减。有机质和水解性氮含量与各种土壤酶活性具有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含量与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较弱。将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质量指标之一,结合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反映了原信息量的75.31%。林下植被不同管理措施的土壤质量指数排序均为:IPUPUR。[结论]培育杉木大径材林分中,林下套种楠木的林下植被管理措施对于保持和提升土壤质量效果最佳,其次为林下植被保留措施,林下植被去除措施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4.
《广西林业》2015,(2):54-55
<正>2014年以来,河池市林业局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和林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林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完成山上造林47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8.47%。完成核桃造林面积95.9万亩,核桃总面积达172万亩,成为广西核桃大市。林业总产值达147亿元,是"12.5"规划目标80亿元的1.8倍多。林下经济产值达35亿元,惠及林农150万人,人均增收近700元。  相似文献   
135.
《落叶果树》2014,(2):36-36
骨干枝更新时要涂白,以防去除枝叶引起日烧;大枝的伤口要削平滑,并予以消毒和保护,预防病害和减少蒸发,有利愈合和更新枝生长;利用隐芽萌发的更新枝时,要对更新枝摘心,促发分枝,以加速新树冠的形成,同时,还要抹除不需要的萌条。此外,更新修剪时尤其是衰老弱树的更新,需要增施肥水,减少花果留量,及时防止病虫危害。如能配合根系更新(断根后增加肥水),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6.
为探讨枣园林下养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对林下养鸡和普通栽培管理的枣园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林下养鸡的枣园各项指标均高于普通栽培管理的,其中有机质含量高出52.35%、全氮含量高出85.71%、全磷含量高出30.0%、速效钾含量高出175.1%,pH值没有变化,为中性到弱碱性。在所检测的土样中,0~20cm土层的指标均高于枣树毛细根分布较多的20~40cm土层,且测得的各项数值大部分处在分级指标的中等以下。在以后的土壤管理上,要适当增施有机肥并加强土壤的深耕细作。  相似文献   
137.
<正>我国的果树生产,在20世纪80~90年代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到现在这批果树已经有30年左右的树龄,逐步进入老龄化。如何延长这批果树的盛果期,延缓衰老,保持较长时期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当前果业生产上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国内外培养出不少新优果树品种,如何在不扩大果树栽培面积的前提下发展这些新优品种,这是果业发展上的又一重要问题。在此笔者想就果树更新修剪与品种改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8.
《农技服务》2016,(5):8-10
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处理对红葱林下栽培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建立了红葱产量(y)与施氮量(x_1)、施磷量(x_2)、施钾量(x_3)之间的回归方程:y=1817.28+4.56x_1+4.44x_2+16.10x_3-0.34x_1~2-0.13x_2~2-0.22x_3~2+0.27x_1x_2+0.15x_1x_3+0.02x_2x_3。根据此方程,得出红葱林下栽培的经济最佳产量为2939.4 kg/hm~2,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44.5、59.0、51.3 kg/hm~2,氮磷钾的最佳比例为1:1.33:1.15。  相似文献   
139.
油茶林下半夏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阳新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油茶产业是其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县油茶总面积1.386万hm2,其中产前期油茶面积4 130hm2,初产期油茶面积4 860hm2。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既能以短养长、以耕代抚,还能促进油茶生长结实,是一种立体的、高效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对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以及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半夏Pinellia ternata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  相似文献   
140.
进行了杉木林通过不同面积块状间伐后套种枫香的经营效果试验,分析了生长效应、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间伐以错位块状间伐200~400 m~2较为合适,能够保持枫香较高造林保存率,高径生长较快且协调,林分结构合理,与不间伐不套种的对照相比,物种多样性较高,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现有杉木林块状间伐后套种枫香,可以形成中小尺度范围内的森林斑块结构,生长效应较好,且具有观赏性和生态功能性,是一种可行的现有杉木林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