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15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1519篇
林业   4354篇
农学   7652篇
基础科学   2340篇
  790篇
综合类   62066篇
农作物   6242篇
水产渔业   571篇
畜牧兽医   5270篇
园艺   19304篇
植物保护   234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217篇
  2022年   1337篇
  2021年   1483篇
  2020年   1376篇
  2019年   1719篇
  2018年   911篇
  2017年   1993篇
  2016年   2274篇
  2015年   2619篇
  2014年   5888篇
  2013年   5777篇
  2012年   6867篇
  2011年   7063篇
  2010年   6308篇
  2009年   6394篇
  2008年   6231篇
  2007年   5299篇
  2006年   6227篇
  2005年   6262篇
  2004年   6422篇
  2003年   7817篇
  2002年   5475篇
  2001年   3699篇
  2000年   3238篇
  1999年   1514篇
  1998年   1031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370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23篇
  1957年   2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既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又以干燥根入药。原产于我国北部。根药用。味苦、酸,性味寒,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功能,是多种中成药的必需原料之  相似文献   
92.
春花生要获得高产,必须掌握如下几项栽培要领:  相似文献   
93.
茎用芥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榨菜类型,还有一种是菜头类型。其茎肉质上下比较均匀。表皮光滑,似莴笋的肉质茎,适应性强,产量高,茎叶、花薹均可鲜食或加工成酸菜,因此栽培普遍。一般8~10月为播种期,属冬性蔬菜。经过我们几年的试验,可以进行反冬栽培,即春栽夏收。1~2月初播种,4-5月收获。  相似文献   
94.
王正旭  米发杰 《甘肃农业》2004,(11):113-114
草莓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能加工或制做菜肴,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多年生草本水果之一。  相似文献   
95.
白芷别名:川白芷、香白芷等,多年生草本,为伞形植物,以地下根茎入药,有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赤白带下等症,也可作香料。主产四川、河北、安徽等省。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6.
97.
韭黄是使韭根处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及黑暗的条件下,依靠自身贮藏的养分而生长出的颜色淡黄、质地柔嫩的蔬菜产品。栽培时可选用韭黄专用型新品种墩黄韭,每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南方可在晚秋9-10月份播种。667m^2用种量为1.5—2kg。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栽培韭菜,可满足韭菜无光、保温、保湿的软化栽培条件,使叶片不能形成叶绿素而生产韭黄。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8.
小黑麦是一种由小麦和小黑麦远缘杂交、人工合成的一种新作物。超高秆饲草小黑麦主要用作青绿饲料,可刈割鲜草直接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  相似文献   
99.
八角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
甘草亦称甜草,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甚长.奇数羽状复叶;夏季开花,蝶形花冠,紫色,总状花序;荚果狭长,椭圆形,弯曲成镰刀状或环状,有褐色腺状刺.产于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主要类型有粗毛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定痛和调和药性之功效.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