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民国时期,广西频繁而严重的水旱灾害给乡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农田生态系统受害最大,不仅导致农作物欠收或失收,而且使得田地日益贫瘠,最终无法耕种而荒芜。当然,灾害也能给一些农田带来沃土,但这只是局部的。  相似文献   
72.
73.
<正>长期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对民国时代与国民党难于界定,对民国时期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成果被埋藏,甚至避而不谈。(一)教育家、民国时代的元老级人物蔡元培先生主持和领导的国立中央研究院任院长时期(其前为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做出历史性贡献。蔡元培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设立国药研究室,1929年8月聘请药学家赵燏黄为专任研究员,对人参的本草学、生药学、化学、药理学开展全面实验研究。经过两年多的  相似文献   
74.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农研会)是民国时期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学术团体,于1933年在上海成立,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底结构"(1)为宗旨。成立以来,农研会通过发行《中国农村》、出版书籍等途径,向民众传输科学知识,传授开展农村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农研会制定学术研究规划,发动各地会员广为参与,开展乡村  相似文献   
75.
民国四川小麦物流活动,总的来说不算频繁,主要集中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平原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丘陵区,川西北高原区有少量的小麦物流活动;省外输出限于巴东一地.小麦物流流向主要有:平原区各县小麦输往成都市;平原区、沱江沿线所产小麦沿沱江、川江输往重庆;嘉陵江流域丘陵地带的小麦沿涪江、嘉陵江主流、渠江会于合川而达重庆;重庆及下东县的小麦沿下江运输,远达巴东.四川小麦运销地理格局形成原因有:小麦资源分布不均,小麦产区集中在成都平原和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的丘陵地带;人们的饮食习惯,四川人爱吃大米,面食也居于重要地位;交通条件,沿江水运发达带来了小麦物流的集散运输;成都、重庆人口众多,为小麦消费中心.  相似文献   
76.
77.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几乎无年不灾,无灾不荒,为救济灾荒,民国政府通过设置专业的救灾机构,推广近代化的救灾措施,采取多种赈灾资金的筹集方式以及制定相关的赈灾法规,救灾体制逐渐完善同时推动了政府社会职能的拓展.  相似文献   
78.
《新农村》2008,(9):F0002-F0002
堰头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西靠松荫溪和瓯江,北接53省道和两龙高速入口,交通便利。“进村有景致、入目皆诗意”,该村青山环抱、翠竹簇拥、小桥流水、古香樟群立,现存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建筑20余幢: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的通济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503年的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79.
80.
林业科技期刊是中国林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记录.民国时期,伴随近代林学的兴起,中国的林业科技期刊开始创办,但目前学界研究较少.文中以民国时期中国林业科技期刊为样本,统计分析其办刊情况,总结办刊特点及其历史价值,以期丰富中国林业史研究内容,并助力林业科技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