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176篇
农学   212篇
基础科学   24篇
  106篇
综合类   1282篇
农作物   157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493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硼营养下甘蓝型油菜体内游离氨基酸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缺硼、正常供硼、硼过量)对油菜幼苗叶片及花药内游离氨基酸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缺硼和硼过量都会造成植株生长异常,幼苗干物重显著下降,植株幼苗叶片与花药内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升高,而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同时,氨基酸的组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适宜供棚(缺硼、硼过量)使幼苗叶片内辅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与之相伴随的是一些氨基酸含量的下降,而花药内脯氨酸含量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2.
高温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的膜透性增加,游离脯氨酸明显累积,以42℃热激4h下累积最高。试验结果表明:质膜热稳定性与幼苗抗热性密切相关;游离脯氨酸累积是植物主动合成活动加强的结果,是水稻幼苗适应高温胁迫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93.
大麦幼苗叶片脯氨酸代谢及其与耐盐性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 0~ 30 0mmol·L-1NaCl浓度范围内 ,大麦叶片内催化脯氨酸 (Pro)合成的关键酶吡咯啉 5 羧酸合成酶 (P5CS)、精氨酸酶、鸟氨酸转氨酶 (OAT)和谷氨酸脱氢酶 (GDH)的活性均明显提高 ,脯氨酸脱氢酶 (ProDH)活性略有下降 ,与之相对应 ,叶片内Pro含量上升 4~ 11倍。 2 0 0mmol·L-1NaCl以下浓度处理 ,Pro合成主要是通过谷氨酸 (Glu)途径(关键酶为P5CS) ,2 0 0mmol·L-1以上NaCl胁迫下鸟氨酸 (Orn)途径 (关键酶为OAT)受激。ΔGR/ΔNaCl (每提高单位NaCl浓度时植株生长速率的下降值 )可以代表植物的耐盐性 ,植物耐盐性越强该比值越小。统计表明 ,大麦ΔGR/ΔNaCl与叶片ΔPro/(Arg +Glu)·Δ1/NaCl (每提高单位NaCl浓度时叶片内Pro/(Arg +Glu)的上升值 )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一定浓度NaCl处理下叶片K+ /Na+ 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说明盐处理后Arg和Glu向Pro的转化有利于大麦耐盐性的提高。在 10 0mmol·L-1NaCl处理时 ,ΔGR/ΔNaCl值与Pro对植株渗透势的贡献呈显著负相关 ,说明盐胁迫下Pro积累具有渗透保护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4.
高温对黄瓜幼苗生长、脯氨酸含量及SOD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耐热性不同的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及子叶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高温胁迫下不耐热品种幼苗生长明显受阻 ,子叶相对电导率大幅度提高 ,而耐热品种幼苗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 ,子叶细胞膜稳定性较高。耐热品种在常温或高温下 ,子叶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不耐热品种  相似文献   
95.
盐胁迫对阿月浑子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用NaCl和Na2SO4处理两个阿月浑子品种,处理浓度均为50,150,250,500mmol·L-1,盐胁迫5,10,20d后取叶样,并测定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含量变化。NaCl,Na2SO4胁迫下,长果和Kerman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高,借此来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平衡,其中Kerman植株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大,而长果增加幅度较小;叶片内淀粉含量略有增高,使其能够维持一定的渗透平衡,其中Kerman植株中淀粉含量增加幅度大,长果的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叶片内脯氨酸(Pro)含量迅速上升,来维持渗透平衡,当阿月浑子植株受到盐胁迫时,叶片中的Pro含量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96.
硒对油菜苗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盆栽土培与水培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不同硒浓度对油菜苗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试验表明 :各处理脯氨酸含量顺序为 :12 μg .ml-1>15 μg .ml-1>18μg .ml-1>2 1μg .ml-1>2 4 μg .ml-1>9μg/ml-1>对照 ,各处理丙二醛含量顺序为 :2 4 μg .ml-1>2 1μg .ml-1>对照 >15 μg .ml-1>18μg .ml-1>12 μg .ml-1>9μg .ml-1,适量的补硒浓度可降低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产生 ,超过一定范围则促进丙二醛的生成。补施硒可提高脯氨酸的含量 ,增强油菜苗的抗性  相似文献   
97.
为了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菌群、免疫力和肌肉风味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稻田和池塘的中华绒螯蟹在5月和10月对其肠道菌群、免疫酶活和肌肉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肠道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季节和养殖模式均对蟹的肠道菌群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季节变化对菌群变化的影响更大。从5月到10月,稻田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出现上升趋势,而池塘养殖模式下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则无显著变化。两种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肠道中的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5月的活性均高于10月(P <0.05);在10月,池塘模式下的免疫酶活性LZM(溶菌酶)和ACP(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 0.05)。各组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中甜味氨基酸含量(TSAA)>总苦味氨基酸(TBAA)>总鲜味氨基酸(TUAA),且池塘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肌肉中TSAA和总游离氨基酸TFAA高于稻田养殖模式下含量(P< 0.05)。因此,池塘养殖模式较稻田养殖模式下的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时间上更稳定,免疫酶活更强,肌肉风味更优。  相似文献   
98.
农药胁迫对花椒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氧乐果和维菌素作为胁迫因子,喷施到花椒上,利用蒽酮法和茚三酮法分别测定了花椒植株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药后1d到14d,喷施阿维菌嗉和氧乐果后花椒可溶性糖的含量几乎均比对照值高,其中氧乐果胁迫最重,次为阿维菌素;但在棉蚜危害后,仅在药后1d产生显著影响;在测试期间,施药无虫植物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棉蚜危害后,变化情况较为复蔡。  相似文献   
99.
环保阻燃胶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改善人造板的阻燃性能及降低人造板游离甲醛释放量,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历经两年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开发出一种集环保、阻燃、抑烟、胶粘于一体的环保型阻燃胶。实验室及福州人造板厂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胶粘剂符合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要求,可生产出低游离甲醛释放的阻燃中密度纤维板。初步的成本分析表明,与常用阻燃剂相比,这种阻燃胶在价格上极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不同种类落叶松结实量与其抗性的关系,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在不同结实等级情况下针叶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兴安和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虽然苯丙氨酸在2种落叶松内均为优势氨基酸,但2种落叶松针叶内的多种与抗性相关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针叶内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在不同结实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在不同结实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小于其在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含量;当结实较少时,2种落叶松针叶内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结实等级的游离氨基酸总量,结实较多时,针叶内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说明结实量大小直接影响落叶松针叶内的资源分配,进而改变其对植食昆虫的适口性及抗性,种类间的差异对落叶松具有同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