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86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37篇
  38篇
综合类   542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38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1产量目标通过提高香梨大苗定植的成活率,使香梨提前挂果,达到第2年见果,第4年稳产,第6年后单产稳定在1500kg/667m2(旧制1亩,下同)。2基本条件2.1园地选择选择灌水排水好,有机质含量高,地下水位在1.2m以下,盐碱含量轻的沙性土为宜。2.2苗木选择选择已嫁接好并在苗圃内培育2年及  相似文献   
122.
基础知识部分1.香梨树为什么要修剪?答:香梨树整形修剪是栽培中一个重要环节,整形是搭好骨架,稳固树体,是稳产、高产的基础。修剪意在去掉不合理的枝条,均衡树势,保持生理平衡,打开光路,调整水路和营养,减少病虫危害,,提高一级果,延长经济寿命。俗话说一亩国抵十  相似文献   
123.
124.
库尔勒香梨是异花授粉果树,据有关试验调查,自花结实率为0~5.1%。即使在合理配置授粉树种的情况下,常因花期遇低温、寒流、沙尘暴、干热高温、阴雨等恶劣天气,都将造成坐果率低、果实发育差、果个小、多畸形果等,因此抓紧时机进行人工授粉,可显著提坐果率。2006年4月16日,笔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库尔勒香梨进行了人工授粉,试验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5.
红色玉露香梨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杂交培育而成.本场于1982年引进,经多年的栽培,认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优质、中熟红色梨新品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6.
127.
早稻配方肥肥效校正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早稻配方肥肥效校正试验,结果表明:“玉露”牌配方肥可满足早稻的生长发育需求,比施用普通复合肥产量高、效益好,为早稻配方施肥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红香酥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库尔勒香梨与鹅梨杂交育成.是目前我国稀有的晚熟、耐贮运红皮梨优良新品种,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春阿坝州农业科技园(茂县)引进苗木进行栽植,栽培面积50亩(1亩=1/15公顷,下同).几年观察看出,该品种在茂县表现良好,优良性状突出、稳定,销路好,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9.
《山西果树》2015,(3):31
<正>据《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报道,玉露香梨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梨新品种。果实皮薄,果心小,可食率高(90%),果肉白色、酥脆、无渣,质细汁多,具清香,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2010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玉露香梨在隰县引种大获成功,2014年产量达250万kg,吸引省内外客商蜂拥抢购。2011年以来,隰县产玉露香梨已成为山西晋祠宾馆、迎泽宾馆、丽华大酒店的专供产品,成为财政部、人  相似文献   
130.
库尔勒香梨渣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渣为原料,采用化学分离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香梨渣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80℃,提取液pH值为2,反应时间90 min,料液比例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