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李群 《油气储运》2006,(10):9-9
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布朗李品种有:①艳红,6月初果实成熟,较耐贮运。②密思,果实6月上旬成熟.⑧紫琥珀,果实于6月中旬成熟,该品种自花不孕,栽植时需配澳得罗达授粉树。④大紫红,果实6月底成熟,较耐贮藏、⑤澳得罗达,6月下旬成熟,不溶质,硬度大,⑥攻瑰皇后,果实7月中旬成熟,耐贮运。⑦乐乐香,果实7月上旬成熟。⑧黑宝石,果实8月中旬成熟,耐贮运。另外还有甜李王等品种。溶质品种,尤其是软溶质品种,主要是当地产,当地销,  相似文献   
92.
93.
琥珀李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自法国蒙托多邦州高级农业专科学校。本场1997年春引种,经过5年栽培管理,证明该品种具有早结、丰产、稳产,味甜、质优,早熟,大果型,不裂果,耐贮运和市场售价高等特性,受到果农和消费的青睐。  相似文献   
94.
1997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入黑琥珀李 ,在福建省古田县松吉乡下洋村进行引种观察和大面积丰产栽培试验。供试李树栽后第 2年投产 ,第 4~ 5年进入盛果期。果实品质好 ,每公斤售价高达 1 6元。 1 998~ 1 999年 ,该品种推广到全县 1 3个乡 (镇 ) ,并在油树上大面积高接换种。目前全县栽培面积已超过 1 0 0 hm2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古田县的自然条件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中北部 ,约界于东经1 1 8°3 8 ~ 1 1 9°2 4 ,北纬 2 6°1 6′~ 2 6°53 之间的山区 ,属中亚热带果树常绿落叶果树分布带 ,果树多分布在海拔 70 0 m以…  相似文献   
95.
旨在建立一种可靠的体外活番鸭淋巴细胞的荧光标记方法,并用于分析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对雏番鸭回肠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选择活细胞荧光染剂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CFSE)对分离的番鸭淋巴细胞进行标记和利用流式细胞术对体外标记的淋巴细胞体内示踪检测分析,并利用该方法对MDRV感染雏番鸭回肠组织的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流式细胞术和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分析;结果最终确定CFSE体外标记番鸭淋巴细胞的条件为以PBS为孵育液,终浓度10 μmol·L-1,37℃ 30 min;试验结果表明番鸭外周血内的CFSE+淋巴细胞率基本稳定在2%~5%,CFSE+淋巴细胞峰值出现顺序依次为脾、空肠、回肠、盲肠、十二指肠、法氏囊和胸腺;此外,感染MDRV后1~10 d MDRV组中CFSE+淋巴细胞率极显著(P<0.01)高于MOCK组,该结果与α4+淋巴细胞率和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CFSE标记的淋巴细胞可用于体内淋巴细胞示踪,初步应用结果提示MDRV感染促进番鸭淋巴细胞向回肠归巢,为进一步阐明MDRV感染的肠道组织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将恩诺沙星(ENR)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连接,制备人工免疫原ENR-BSA和包被原ENR-OVA,经紫外扫描分析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人工抗原合成成功,研究结果对抗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琥珀李是从法国引进的黑色李品种[1],于2001年春从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石家庄)引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在兰州地区4 a的种植观察,该品种具有早果、丰产、抗病、色泽独特、果型美观、品质优等特点,作为鲜食李品种在兰州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将其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8.
小麦面筋蛋白琥珀酰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琥珀酸酐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酰化改性的研究表明 ,小麦面筋蛋白琥珀酰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面筋蛋白浓度为 10 % ,反应温度为 4 0℃ ,琥珀酸酐用量为小麦面筋蛋白用量的 15 % ;琥珀酰化改性后的面筋蛋白 ,溶解度、乳化能力和起泡能力得到了提高 ,琥珀酰化小麦面筋蛋白对弱筋粉粉质特性的改善效果强于普通谷朊粉。  相似文献   
99.
张秋苹 《上海农业科技》2005,(6):F0003-F0003
1995年古田县从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入黑琥珀李,在松吉乡下洋村引种成功后,该品种推广到全县13个乡(镇),并在油柰树上大面积高接换种,目前全县栽培面积已在100hm^2以上,但黑琥珀李的低产造成果农损失不可估量,如有一果农1998年种植黑琥珀李1.3hm^2,2001年产量极低,每株平均单产仅0.5kg,而每株栽培管理成本达30元,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00.
<正> 以土豆(马铃薯)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琥珀土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理想的休闲食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琥珀土豆主要原料为土豆、精炼植物油、白砂糖、液体葡萄糖、蜂蜜、柠檬酸等,均为市售。主要仪器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