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02篇
农学   2054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61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355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1、邮购要前准确了解原产地的土壤、气候、栽培条件,可通过电话、信函了解出售场圃,以便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2.
白皮松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别名:白皮松、蟠龙松,是中国特有植物。其树形多姿,苍翠挺拔,树皮斑烂如白龙,为古建园林和现代城市绿化的最佳树种之一,对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抗性较强。木材质地坚硬,花纹美丽,是上等的建筑、家具、装饰及文具用材;球果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皂甙、酚等,有平喘、镇咳、祛痰、消炎的功能,种子可润肺通便;其幼树是较好的盆景制作材料。  相似文献   
73.
采用浅盆栽培,将基部侧根有条理地露出盆土。此法适用于主根发达且易造型的半成品树桩。  相似文献   
74.
长期以来,有关盆景、盆栽、盆植的定义人们的理解很不一致。古人对盆栽、盆景的区分不很严格,凡栽植于盆里的,一概称之为盆景。如古籍《五石瓠》中记载:"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现代周瘦鹃先生于1957年在《盆景趣味》专著中,设有专门章节,论述"盆栽、盆景、盆植",明确提出盆景可以说是比盆栽更进一步的艺术品。彭春生先生等于1994年编著出版的《盆景学》中认为:"所谓盆景,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这是国内首次系统提出的盆景定义。笔者在多年的盆景教学实践中,尚觉应作适当补充,以使更为完整。笔者认为:所谓盆景,是在中国古代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通过艺术造型,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类活动的艺术品。其中主要增加了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75.
盆景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粹,是咱们中国人的生活情趣与园林艺术的结晶。  相似文献   
76.
本人初涉盆景三载,对其造型研究还未进入殿堂,但本人对盆景这门艺术却如醉如痴。当今的盆景艺术向个性化发展,风格因人而异,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本人2004年11月份挖一个三角枫桩头,对其揣摩许久,思忖造型方法,苦于本人修养不高,故而在这里向各位前辈专家们请教。  相似文献   
77.
扬州武静园     
《花木盆景》2004,(6):8-8
  相似文献   
78.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园林艺术珍品,也是植物栽培技术和园林艺术的巧妙结合。菊花盆景,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菊花与山石、桩根等素材,结合艺术加工,在盆中塑造出一种活的观赏陈列品,一盆上乘的盆景菊,无论山石桩根菊树,风姿神态,纹理轮廓和疏密虚实都配合得体,恰到好处,它意境高雅清新,气韵生动,富有诗情画意而妙趣横生,再配上立意含蓄的命题,即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故令人百看不厌。品种的选择制作盆景菊的种类以小菊为主,故人们亦有习惯称之为“小菊盆景”。要选择茎杆粗壮、坚韧、叶小节密、花朵…  相似文献   
79.
《花木盆景》2004,(4):2-3
  相似文献   
80.
陈万钧 《花木盆景》2005,(10):30-31
岭南盆景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推陈出新,但其制作及鉴赏的审美观始终打上国画的烙印。这种雅俗共赏的视觉效果,使得岭南水岸盆景能真实自然有趣地反映自然.以立体的形式极大限度地表现岭南人精神。上于岭南盆最有形随意动的树桩风格,因而岭南水岸盆景的制作就具有较高的难度,集中表现为制作时间长,树桩与地貌、水岸、假山、人物结合,必须有丰富的内涵.要做到人与自然、艺术与现实的高度统一.这是一个艰巨而且要持之以恒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