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269篇
  54篇
综合类   1491篇
农作物   32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盆栽试验结果显示,用漯效王1 000、1 200、1 500、2 000倍液浸种甬优12(籼粳杂交稻)和中浙优1号(籼型杂交稻)种子,2个水稻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根长、胚芽长均与清水对照无明显差异。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用漯效王喷施叶面,2个品种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与清水对照也无明显差异。在对处理组施尿素后用漯效王喷施叶面,而对清水、普绿通、可杀得叁仟处理组只施尿素的情况下,漯效王处理的水稻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明显优于清水对照、普绿通、可杀得叁仟处理。叶面喷施后14d,漯效王处理组各指标依旧优于对照组。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漯效王在与尿素配合施用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促进肥效、抗虫、促进根部和植株生长、促进分蘖的作用,并且药效持久性好。  相似文献   
92.
试验选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19%溴氰虫酰胺SC高剂量作苗床送嫁药处理均能有效控制一代二化螟发生危害,效果明显优于30%三唑磷·毒死蜱EC常规大田处理,且苗床处理用水量少,操作简单方便,尤其是减半处理既能适应减量控害和节约成本需要,又有利于控制面源污染,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育苗期间幼苗不仅要长成一定的营养体,而且果菜类蔬菜秧苗的花芽也在这个时期里分化形成,因此,苗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秧苗的质量、熟性和产量。整个苗期可分为四个生育阶段,即发芽期、籽苗期、移植期和成苗期。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生长发育中心,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94.
剪根稻苗移栽后叶鞘3H-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H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了剪根稻苗移栽后叶鞘同化物的运转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剪根处理稻苗各器官干重均低于对照,而3H-同化物的比活度却高于对照,标记后10d多数器官高出对照1倍左右,分蘖高2倍,新根高4倍。剪根处理发根节和新根的放射性总活度和3H-同化物的分配比例均高于对照,意味着其新根的发生更加依赖于主茎叶鞘物质输出。  相似文献   
95.
选用籼型杂交稻、常规籼稻和常规粳稻58个品种(组合),研究了MET(多效唑)对秧苗控长促蘖的效果。MET 300 mg/m2处理对常规籼稻、籼型杂交稻、常规粳稻秧苗控高效率分别为19.9%、28.8%和10.9%。MET对叶片控长率与叶鞘控长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秧苗控高率由叶片和叶鞘控长引起。MET对常规籼稻、籼型杂交稻、常规粳稻的促蘖率分别为33.8%、32.2%和14.5%。MET对不同叶位叶片和叶鞘的控长率以第5叶和第6叶最明显,叶片增宽率以第4叶最明显。MET能提高秧苗叶面积,但干物重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96.
施氮量与栽插密度对杂交香稻香两优875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杂交香稻品种在贵阳高海拔地区高产栽培的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2007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35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香两优875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栽插株数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家厩肥1000 kg/667m2作基肥,4月5日播种和秧龄50 d的条件下,施纯氮6.9 kg/667m2和栽插1万株苗/667m2的处理产量达681.8 kg/667m2,获得较好结果。并对香优875在高海拔1200~1400 m地区的栽培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不同育秧产品在水稻育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育秧产品的水稻表现为出苗齐、苗全、苗壮、分蘖多,防止青枯死苗,低位分蘖多,成穗率高,增产显著;旱育保姆对秧苗素质的提高最为明显,且育秧技术简便、节约成本,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中熟中粳水稻徐优403为材料,研究了壮秧剂不同用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壮秧剂培肥浓度的增加,秧苗茎基粗增加,成苗数下降;叶龄、株高、根量、发根力、百苗干物重和秧苗充实度有先增后减趋势,均在培肥浓度为0.8%时最高;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壮秧剂培肥浓度的增加,有效穗数、高峰苗数、成穗率和产量也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培肥浓度为O.8%时最高;每穗颖花数呈下降趋势;而千粒重和结实率受培肥浓度影响程度较小.综合考虑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以壮秧剂浓度为0.8%培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
200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利用杂交籼稻品种协优107,设计了氮肥处理(N1:10.3g/m2,N2:20.7g/m2,N3:31.0g/m2,N4:41.4g/m2),旨在探讨施氮水平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氮条件下,新生分蘖随着秧龄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而在高氮条件下,秧苗单株带蘖数在播种后27d内呈增加趋势,之后秧苗进入分蘖衰减期。施氮对秧苗新分蘖的发生和大分蘖保持、苗床LAI的扩增、单株干重的增加均有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0.
益普(SOD酶)在寒地水稻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得出喷施益普(SOD酶)对水稻秧苗素质没有明显的改善,对水稻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喷施益普(SOD酶)一定用量对水稻安全,但不明确其对低温冷害的预防作用。前言低温冷害是制约寒地水稻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选择能够提高水稻抗寒性的药剂尤为重要。本试验旨在评价益普(SOD酶)在寒地水稻应用对水稻的安全性。探索益普(SOD酶)在水稻1.5叶期喷雾对水稻苗期抗低温冻害防御效果,以及水稻的生育进程和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