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89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14篇
  30篇
综合类   400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河流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是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且健康的重要保障之一。为识别河流岸带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结构,本文从河流岸带保护角度选取水资源保护、净化环境、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六项生态服务功能,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修正的当量因子法估算得到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识别河流岸带生态服务簇,并应用于太湖流域湖西区溧阳市县级河流——竹箦河作为实例研究。结果表明:(1)竹箦河河流岸带六项生态服务价值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和聚集性。(2)竹箦河河流岸带可划分为五大类生态服务簇,分别为水源涵养型、绿色多元型、经济生态型、生态脆弱型以及耗水污染型。(3)各类服务簇的生态系统服务特点与空间布局分异明显,与岸带实际土地利用结构相协调,揭示了竹箦河河流岸带生态服务功能普遍较薄弱的现状。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竹箦河及类似平原地区骨干河流岸带功能区划分以及河流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
23.
6种帘蛤科贝类18SrRNA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江户布目蛤(Protothaca jedoensis)、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u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6种帘蛤科(Veneridae)贝类的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以期获得这一序列的基本特征,评估其种间变异程度,探讨这一序列在种类鉴定和分子系统发育等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文蛤、青蛤、江户布目蛤、薄片镜蛤、紫石房蛤和菲律宾蛤仔18S rRNA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1900bp、1838bp、1831bp、1831bp、1829bp和1833bp。序列中A、T、C和G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0%、24.0%、24.2%和27.8%。用MEGA软件对6种帘蛤18S rRNA基因全序列进行了分析,对位排列后的总长度1 906 bp,其中变异位点210个,简约信息位点28个,si/sv=1.4(46/32)。从GenBank下载了7种帘蛤科贝类18S rDNA全序列,与本研究实测的6种帘蛤一起用MegAlign软件对其18S rDNA序列进行了比对,物种间序列相似百分比为88.7%-99.7%。文蛤与其他12物种间序列差异较大,序列差异百分比均超过了10%,其他各物种间序列差异百分比不超过3%。以异韧带亚纲(Anomalodesmata)笋螂目(Pholadomyoida)的Lyonsia floridana和Cardiomya costellata为外群,采用相邻连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帘蛤科贝类的系统发育树,其拓扑结构显示雪蛤亚科(Chioninae)、帘蛤亚科(Venerinae)和镜蛤亚科(Dosiniinae)的种类首先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聚类簇;缀锦蛤亚科(Tapetinae)、卵蛤亚科(Pitarinae)、仙女蛤亚科(Callistinae)、青蛤亚科(Cyclininae)和文蛤亚科(Meretricinae)的种类先后分别单独聚成一枝;最后所有帘蛤科物种聚为一枝,与外群相区别,说明18S rDNA序列适合作为帘蛤科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4.
移动自组网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化工程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基于路由的网络安全相比,其具有特殊的安全控制属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信誉度的分簇算法(CIDS),从簇结构安全、稳定的角度出发,采用信誉度的概念对网络节点属性进行数学抽象,定义节点信誉度的数学表达式,选择信誉度高的节点收集网络数据、检测网络行为.算法与路由协议、通信方式无关,可节省系统资源并保证较高的检测率.  相似文献   
25.
In the study,the volatile compounds in two Camellia chrysantha (Hu) Tuyama species were extracted and analysed by simultaneous steam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SDE) and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respectively.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quantified by peak area normalization and NIST database.A total of 60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45 for Camellia nitidissima and 26 for Camellia euphlebia.Aldehydes and acids were the most dominant volatiles in Camellia nitidissima,but for Camellia euphlebia there were hydrocarbons and ketones.Hexanoic acid,4-(2,6,6-trimethyl-1-cyclohexenyl)-3-buten-2-one,cis-2-decenal,4-[2,2,6-trimethyl-7-oxabicyclo [4.1.0] hept-1-yl]-3-buten-2-one,phenylacetaldehyde,eicosane,alpha-ionone,geranylacetone 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7,9-di-tert-butyl-1-oxaspiro[4,5] deca-6,9-diene-2,8-dioi and tetradecanal were both in two Camellia chrysantha (Hu)Tuyama species.  相似文献   
26.
簇毛麦是小麦的一个野生近缘种,小麦-簇毛麦1V异附加系和异代换系的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均高,将簇毛麦1V染色体的优质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进一步创造小麦-簇毛麦1V染色体易位系是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途径.以小麦-簇毛麦1V异染色体系材料为基础,用普通小麦连续回交,结合原位杂交和PCR标记鉴定方法,分析1V染色体以及1V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27.
在大规模农田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应用中,如何选择最优的网络架构和相应的自组织方式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在多跳、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结构基础之上,针对规模农田面积大、作物生长周期长、传感器节点众多的特点,借鉴生物体内大量细胞生长发育和相互协作的组织机理,提出一种星状网和网状网相结合的分层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和簇首轮换机制,通过簇内控制减少节点与基站远距离的信令交互,降低网络建立的复杂度,减少网络路由和数据处理的开销。  相似文献   
28.
 对硬粒小麦(T.durum)-簇毛麦(H.villosa)杂种幼胚和F#-1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硬-簇双二倍体TH1,TH1W,TH2W,TH3,TH3W。平均加倍率为78.8%,最高为94.1%。通过与普通小麦(T.aestivum)回交,幼胚和花药培养,得到了6D/6V异代换系94G22-1,94G25-1,94G32-1,94G33-1。谷草转氨酶(GOT)和酯酶(EST)同工酶可作为这些材料的生化标记。RAPD分析中,引物OPAN3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29.
具瘤神蕊螨对山楂叶螨捕食功能反应及拟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具瘤神蕊螨对山楂叶螨的捕食功能反应 ,结果表明 ,具瘤神蕊螨在不同猎物密度下的功能反应曲线与Holling-Ⅱ型曲线基本吻合 ,其单头对猎物卵的最大日捕食量为 1 3粒 ;通过用Hasell-varley( 1 969)提出的数学方程E =Q×P-m对具瘤神蕊螨自身密度功能反应的拟合研究表明 ,其自身密度对捕食效应干扰很大。  相似文献   
30.
簇毛麦花粉粒在大麦柱头上的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以及双受精过程均基本正常,但受精过程的时间以及胚和胚乳初期发育的过程,均较自交的缓慢。授粉后36~48小时,杂交合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细胞的原胚。授粉后8天,多数杂交原胚的细胞开始解体。授粉后5~6小时,杂交的初生胚乳核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授粉后6天,胚乳游离核开始解体,比原胚败育早。因此在授粉后6~7天将尚未败育的杂交原胚进行离体培养也许是较为合适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