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5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9篇
  134篇
综合类   521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7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总结了紫云英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适时早播、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翻沤等。  相似文献   
52.
紫云英是湖南省主要的冬季肥田作物,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提高耕地地力具有重要作用。2010~2011年,湖南省土肥站在新晃县实施了《湖南省耕地地力提升示范项目》紫云英种子生产示范专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紫云英种子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选择留种田选择水源好、灌排能力强和肥力水平中上的稻田块作留种田,留种田要适度规模、适当连片。2.选用良种选用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的信紫一号或余江大叶等良种。  相似文献   
53.
鹰嘴紫云英生长第一年根系发育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建华 《草业科学》1990,7(1):53-60
  相似文献   
54.
紫云英的正常生长和水肥有着密切关系,紫云英不同生长期对水肥的需求也有所差异,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硼、钼,都是紫云英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肥料。故在紫云英不同生长期,适时、适量、合理的水肥是提高紫云英优质高产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55.
56.
57.
<正>前言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是浙江省的优质青饲料及大宗绿肥,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畜牧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禾本科杂草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 Sobol)的危害加剧,紫云英鲜草产量从每公项45000公斤下降到22500公斤。据金华市婺城区调查,田间看麦娘达到900株/m~2,紫云英产量减为每公顷27000公斤;看麦娘数量上升到1800株/m~2,紫云英产量降至每公顷15000公斤以下。显然,防治草害是紫云英的增产关键。 盖草能(Callant herbicide)为禾本科杂草的克星,对紫云英等阔叶植物无杀伤作用。本课题旨在通过盖草能除草技术(最佳施药量、最适施药期)的研究与推广,达到防除田间看麦娘,改善紫云英生长环境,提高紫云英产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58.
磷、钾肥配合对紫云英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章守富 《农技服务》2008,25(5):41-41
进行了磷、钾肥配合对紫云英生长影响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钾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每千克K2O增加鲜草178~252kg。但从最佳效益看,施K2O68~90kg/hm2为好。施钾比不施钾的对照可减轻冻害6.7%~29.0%。  相似文献   
59.
绿肥还田对双季稻根际土壤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DGGE技术及克隆文库构建方法研究,尿素、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和不施氮肥4种处理对双季稻不同生育时期(早稻季: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晚稻季:分蘖期,扬花期,成熟期)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稻不同取样时期和各处理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稳定且相似,早稻季和晚稻季的优势群落均为甲烷微菌目(Methanomicrobiales)、Rice Cluster I(RC-I)、甲烷鬃菌科(Methanosaetaceae)、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但早稻季产甲烷古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R)整体低于晚稻季。紫云英和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处理较尿素处理更为明显地提高了双季稻(一年)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但均暂未对产甲烷群落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60.
紫云英添加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方亮  李峰  黄雅楠  耿明建  黄丽 《土壤》2020,52(4):781-788
以湖北省武汉市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不添加紫云英(CK)、添加2%土壤质量的紫云英(G1)、添加4%土壤质量的紫云英(G2)3个处理,进行干湿交替模拟培养试验,研究培养60、120和180d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添加紫云英培养120 d增加了各处理2 mm团聚体含量,培养60 d时G1处理的增幅最大(78.08%),培养120 d时G2处理的增幅最大(77.31%),且显著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不同培养时期添加紫云英均提高了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且G2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G1处理,各处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有机碳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均随着粒级的减小而降低,紫云英添加培养180 d时团聚体各粒级有机碳含量均有所提升,且2 mm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17.17%~43.67%)。紫云英添加培养120 d时主要增加大团聚体内各有机碳组分的相对含量,180 d时显著增加了微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