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4篇
综合类   345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马生发 《甘肃农业》2005,(12):242-243
红小豆耔粒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23%左右,其中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在0.2%~2.0%之间,蛋白质是禾谷类的2~3倍,氨基酸是禾谷类的2 ~5倍、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淀粉颗粒大,口感好,易融化,富沙性,独具风味,是饮食加工业的优质原料而且食用价值好,不但能直接食用, 而且可加工成各种豆产品,深受人们喜爱。小豆生育期短,耐瘠、耐荫,适应性强,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上都能种植,且具有固氮养地能力,尤其在生产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小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证实,小豆籽实含有较多的  相似文献   
52.
53.
钟华 《吉林农业》2005,(12):20-21
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富含淀粉、蛋白质、钙、铁和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年产量一般为30万~40万t,产区主要分布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南方部分地区也有少量种植,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54.
高寒地区红小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又称红豆、赤豆、赤小豆,富含淀粉、蛋白质、钙、铁和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小杂粮,食用和药用价值都比较高,现已成为市场上非常畅销的杂粮作物之一。红小豆属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发达,侧根细长,株高80~100cm,有直立丛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  相似文献   
55.
种红小豆搞“十改”产量效益提上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是出口创汇的小杂粮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红小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面积不稳,播种质量不高,不间、定苗,种植密度随意,只注重单一病虫害防治,中后期倒伏、早衰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红小豆产量的提高。为此,近几年来,我们在选用适宜品种的基础上,进行了"十改"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具体技术要点如下:一、改麦收后早播为适当晚播红小豆为短日照作物,播种过早,易徒长,中后期出现倒伏爬蔓现象;但也不能播  相似文献   
56.
红小豆的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是我国的优势杂粮作物,其营养与品质特性是决定其食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红小豆的物理、化学、营养品质以及加工特性的研究,并在对国内红小豆的加工利用及研究开发现状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红小豆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一、田地的选择与处理 红小豆为一年生豆科作物前茬以选禾本科作物为宜,避免与豆科作物连作。红小豆可单作也可与玉米、高粱和糜谷等高秆作物间作,还可在田埂、地边、树空等地种植。红小豆耐瘠薄,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山地和平地排水良好、肥力中等、  相似文献   
58.
毛巧巧 《种子科技》2012,30(4):40-41
品金红3号,原名金红3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而成,审定编号为晋审小豆(认)2010001。生育期114天左右。幼茎多边型、绿色。植株半蔓生,株高57 cm左右,生长较整齐,生长势强。单株分枝6.0个,总状花序,花黄色,荚圆筒形,  相似文献   
59.
红小豆引种与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阳自古就有红小豆的零星种植,近几年随着人类对健康的重视,在饮食上越来越追求营养的合理搭配.而杂粮内所含的营养成分恰好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因此,对杂粮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从此目的出发,通过引进红小豆品种,进行区域试验,鉴定红小豆品种(系)的适应性、生产力与商品性,筛选出适宜庆阳市种植的优良高产品种,并在全市推广种植,提高度阳市红小豆整体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本课题组从全国各地引进9个红小豆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红宝1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研究其生长规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商品性,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广、高产、优质,符合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为庆阳市红小豆品种改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辽小2号综合性状良好、折合产量高,达到3068.20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红宝1号增产29.94%,增产潜力大,适宜在度阳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红小豆高产栽培数学模型,为改进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红小豆产量(y)与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N(x3)、P2O5(x4)和K2O(x5)之间的数学模型,模拟寻优。【结果】采用4月下旬播种、密度11.66万~12.34 万株/ha、纯N 43.92~50.37 kg/ha、P2O5 57.353~62.998 kg/ha、K2O 28.335~31.665 kg/ha的综合栽培措施,可使红小豆获得高于1255.09 kg/ha的产量。【结论】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基于播期、种植密度及N、P、K施用量5个因子的红小豆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具有可行性。在重庆万州生态条件下,红小豆生产上还需增施P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