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7篇
  56篇
综合类   67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136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黔北麻羊和贵州白山羊构建品种DNA池,设计1对引物分别扩增其TFAM基因第2外显子及第1内含子部分序列.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DNAStar和BLAST分析确定多态性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NPs位点对TFAM基因RNA二级结构和TFAM蛋白二级、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羊TFAM基因中筛选到5个SNPs:T 1005C、G1099C、A1130C、G1164C、T1287C,其中T1005C为同义突变,G1099C为错义突变,导致编码的甘氨酸(Gly)变为半胱氨酸(Cys);A1130C、G1164C、T1287C 3个突变位点均位于内含子区.SNPs位点对TFAM基因RNA二级结构和TFAM蛋白结构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2.
主要在第13周龄(上市期)、第24周龄(产蛋期)、第51周龄(成年期)等不同饲养阶段对黑羽番鸭不同部位(胸肌、腿肌)的肌肉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有检测的脂肪酸指标中,黑羽番鸭胸、腿肌中均是油酸含量最多(38.47%~44.35%),其余含量较高的依次为棕榈酸(20.47%~25.31%)、亚油酸(12.79%~18.33%)、硬脂酸(6.10%~12.36%)、棕榈油酸(1.08%~5.44%)、芥子酸(1.23%~4.06%)等;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含量在不同检测周龄、不同性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脂肪酸种类含量分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多(63.43%~69.12%),必需脂肪酸含量最少(18.12%~19.78%),在不同性别间几乎都存在显著差异;而饱和脂肪酸含量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且在不同周龄、不同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目的]检测了早期流产、正常妊娠和非妊娠大鼠子宫中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分布与表达,探讨IL-18、iNOS和NF-κB的表达与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阴道涂片法将经过自然交配的大鼠分为流产组、正常妊娠组和非妊娠组3组,每组10只.流产组大鼠于妊娠第7天和第8天分别灌服米非司酮4 mg/(kg·d).各实验组大鼠均于交配后第9天处死,取子宫,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结果]IL-18、NF-κB和iNOS在正常妊娠组、非妊娠组和流产组大鼠子宫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子宫基质细胞或蜕膜细胞、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表达.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流产组大鼠子宫中IL-18和iNOS的表达极显著减弱(P<0.01),NF-κB表达极显著增强(P<0.01),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IL-18、NF-κB和iNOS的表达均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IL-18、NF-KB和iNOS的异常表达可能与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74.
左明坤  沈冰蕾  倪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20-17922
[目的]原核表达肉牛肌生成抑制素成熟蛋白编码序列基因并进行功能验证,为后期的小鼠接种实验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肉牛MSTN成熟蛋白编码序列基因,该扩增产物经过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重组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经Anti-His-Tag鉴定正确。[结论]肉牛MSTN成熟蛋白编码序列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75.
糖原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以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为研究对象,将麻雀分为对照组、饥饿驯化1、2、3、4d组(分别禁食1、2、3、4d),驯化后,对试验动物的体重、体脂含量、基础代谢率及主要器官重量进行测定,用硫酸-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结果表明:肝糖原含量高于肌糖原含量,饥饿驯化使麻雀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极显著下降;体重及主要器官重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6.
鱼类肌间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间刺即通常所谓的细鱼刺,是分布于椎体两侧肌隔中的小骨,为低等真骨鱼类骨骼系统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其数目随着鱼类的演化逐渐减少,直至进化到某一阶段完全消失.本研究主要对鱼类肌间刺从附着位置和形态类型上进行分类,然后从肌间刺的形态分布、形态发育以及作用等几个方面作简单介绍,为肌间刺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77.
测定了珠江水系的广西桂平、广东英德和钦江水系的广西钦州3个群体共计34尾白肌银鱼细胞色素b的5'端1023 bp序列,发现43个变异位点和28个简约信息位点,共19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888和0.00990,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同一水系的桂平、英德群体间分化程度很低,Fat和Nm 值分别为0.053 69和8.81,而珠江水系2个群体与钦江群体间的Fst值分别为0.380 46、0.395 88,Nm值分别为0.81、0.76,不同水系间的群体呈高度分化.在邻接树上出现2个无明显地理聚群的较弱谱系分支,表明正处于谱系拣选状态;估算分歧时间大约在4000年前,为全新世时期;中性检测表明3个群体在过去没有发生种群的快速扩张;AMOVA 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集中在群体内的个体间(89.8%);表明珠江水系的白肌银鱼可以视为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而钦江水系群体则由于琼州海峡阻隔而与珠江群体出现明显遗传分化.建议将珠江和钦江群体应作为不同的管理保护单位(MUs)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78.
牛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检测、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根据皮埃蒙特牛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引物,以纯种皮埃蒙特牛、皮荷杂种牛和荷斯坦牛的DNA为模板,对是否携带MSTN基因的个体牛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提出了一套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检测分析以及准确鉴定其基因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影响莱芜猪肉质的肌内脂肪及其它化学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试验的方法,对14头纯种育肥莱芜猪不同屠宰体重(80kg和90kg)及不同解剖部位(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腰大肌、半膜肌和半腱肌)肌肉脂肪的含量和分布及其它化学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肌肉脂肪及其它化学成分含量在不同屠宰体重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各部位肌肉间则有极显著的差异。比较其它一些中外猪种发现:莱芜猪肌肉积脂能力很强,并且肌内脂肪组织与其中结缔组织呈交插状态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莱芜猪肉品品质优良和肉味浓郁香鲜之感觉印象提供有力佐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主观评定的大理石纹实际上代表的是肌内脂肪与结缔组织的总和。  相似文献   
8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0,FGF10)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长因子,能促进小鼠(Mus musculus)和人(Homo sapiens)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为了获得山羊(Capra hircus)FGF10基因序列,研究其组织表达特性,确定其在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分析FGF10mRNA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沉积的关系,本研究以简州大耳羊(C.hircus)为实验动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克隆FGF10基因,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获得山羊原代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FGF10在成年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在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并将基因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山羊FGF10基因(GenBank登录号:KT899958)序列1 252 bp,其中开放阅读框642 bp,编码213个氨基酸,与绵羊(Ovis aries)和牛(Bos taurus)的该基因同源性达100%,具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结构.FGF10 在山羊肺脏中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脾脏和脂肪中也存在较高水平的表达.FGF10 mRNA在成年羊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羔羊与育成羊(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GF10 mRNA表达量与山羊背最长肌IM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FGF10 mRNA在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中表达水平最低,在诱导分化后2d达到最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FGF10基因在山羊肌内脂肪沉积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