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96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1513篇
林业   671篇
农学   1158篇
基础科学   626篇
  1098篇
综合类   7045篇
农作物   830篇
水产渔业   699篇
畜牧兽医   5755篇
园艺   736篇
植物保护   812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31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625篇
  2019年   829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911篇
  2015年   809篇
  2014年   1027篇
  2013年   1075篇
  2012年   1402篇
  2011年   1393篇
  2010年   1281篇
  2009年   1128篇
  2008年   1081篇
  2007年   924篇
  2006年   638篇
  2005年   661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36篇
  2002年   311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果园间伐对梨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在15年生梨树高光效开心树形果园进行了间伐试验,测定并比较了间伐与未间伐果园梨树树体东、西侧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通过PSII的电子传递速率(ETR)、PSII的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II))、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以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响应曲线,并得出PAR-ETR响应曲线的拟合参数。结果表明,与未间伐果园相比,成龄梨园间伐后梨树树体东、西侧叶片的ETR(最高可稳定至130μmol/(m2·s)左右)和Y(II)(最高可稳定至0.3左右)较高,Y(NPQ)较低(最低稳定在0.2左右),Y(NO)保持在一定范围内(0.5~0.7),且具有较高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最高可达152.4μmol/(m2·s)左右)、最小饱和光强(Ik)(最高可达510.3μmol/(m2·s)),表明间伐能够提高果园梨树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2.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总结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定量移栽、精确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生猪屠宰企业是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是切断非洲猪瘟传播途径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屠宰企业出厂肉品质量安全主要关卡。目前,我县屠宰企业在开展非洲猪瘟PCR检测过程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相应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为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产气荚膜梭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产气荚膜梭菌的plc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探针,摸索其最佳反应条件,进行灵敏性、特异性、重复性以及临床样本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最低检出限度为8.26×101拷贝/μL,在8.26×103~8.26×108拷贝/μ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不与其他致病菌发生交叉反应,组间及组内的变异系数均小于4%,应用比方法在采集的300份临床样品中检出24份阳性样品,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结果符合率为94.12%。说明试验成功建立了牛产气荚膜梭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这将为牛产气荚膜梭菌的快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5.
试验旨在对猪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trin-specific protease 1,SENP1)基因CDS区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讨SENP1基因在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PK15细胞后的表达情况。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SENP1基因预测序列(登录号:XM_013997974.2)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和T/A克隆技术对猪SENP1基因CD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猪SENP1基因在JEV感染PK15细胞不同时间点(0、12、24、36、48 h)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猪SENP1基因CDS序列全长2 034 bp,共编码67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猪SENP1蛋白序列和山羊、犬、人、牛的相似性分别为94.8%、94.2%、93.9%和93.8%,说明在这些物种中SENP1的保守性较强;猪与犬的SENP1分子亲缘关系较近。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猪SENP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6 825.76,等电点为8.53,体外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53.59,总平均亲水指数为-0.622。SENP1蛋白不含信号肽序列,无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SENP1蛋白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分别占31.31%、46.68%、16.25%和5.76%。三级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猪SENP1蛋白中存在8个α-螺旋区和7个β-转角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猪SENP1基因在JEV感染的PK15细胞中呈现上调表达趋势,其中在感染后48 h SENP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SENP1基因功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6.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6):195-195
化学合成长链寡核苷酸面临许多困难,研究通过对长链寡核苷酸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成功合成并纯化了长链寡核苷酸,其长度达到146nt,并且其序列没有错误。生物合成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用一对PCR引物扩增DNA模板,  相似文献   
127.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58-564
根据大鲵蛙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anavirus,CGSRV)主要核衣壳蛋白MCP编码基因的序列设计合成4条特异性引物,以重组pMD19-T-MCP质粒为模板,通过反应条件与反应体系优化,建立CGSR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测定LAMP对CGSRV的最低检测限,并与巢式PCR和普通PC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最佳反应温度为62℃,反应时间为40min,对CGSRV最低检测限5copies/μL,而巢氏PCR和常规PCR的检测限为50和5×103copies/μL,表明该LAMP方法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巢氏PCR和常规PCR;且与淋巴囊肿病毒、鲫鱼出血病疱疹病毒2型、云斑尖塘鳢虹彩病毒、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迟钝爱德华菌、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等均无交叉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荧光染料EtBr可肉眼判定粉色为阳性,而棕色则为阴性。因此,该方法对CGSRV的检测较巢氏PCR和常规PCR更为简便、快速、灵敏、特异,且不需昂贵仪器设备,更适合养殖现场检测,为CGSRV早期感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8.
山东某种鸡场7个父母代鸡群应用2个批次马立克(MD)CVI988/Rispens疫苗免疫后仍发生疑似MD病。本研究对其送检的3瓶MD苗(2个批次,编号为F11、F21、F22,其中F21、F22为同一批次)进行了毒力测定及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检测。结果显示:MD疫苗F11、F21、F22的毒力检测结果分别为800PFU/羽份、1300PFU/羽份、1480PFU/羽份,3瓶疫苗的毒力均低于国家兽医药典规定2000PFU/羽份的标准,F11低于OIE规定不少于1000PFU/羽份的标准;3瓶MD疫苗冻融后上清和细胞培养上清的p27抗原均为阳性;3瓶疫苗均检测出E亚型ALV(ALV-E)的囊膜蛋白(env)基因(PCR方法扩增2400bp片段,包括LTR序列),与经典ALV-E株RAV-0(E)、SD0501(E)的同源性为98.9%-99.4%。本研究发现,送检的3瓶2个批次MD疫苗存在毒力不足和内源ALV污染的质量问题,有可能是该种鸡群发生疑似MD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9.
本研究利用重叠延伸PCR 的方法成功获得蓖麻蚕两个β-FFase 基因ScSuc1和ScSuc2全长ORF,为今后研究ScSuc1和ScSuc2的体外表达以及分析酶活特征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研究不同波长(410、440、450、460和485 nm)蓝光对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滇重楼种苗为试材,测定不同波长蓝光处理3个月后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指标等。[结果]410和485 nm蓝光处理下滇重楼潜在光合能力和长势较差,440 nm蓝光处理下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均最高,全株鲜质量较初始鲜质量增加比例最高,而胞间CO_2浓度(C_i)较低,且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合效率(F_v/F_m)低于正常范围,非光化学猝灭参数(NPQ)较低,说明该波长蓝光处理对滇重楼造成光胁迫;440 nm蓝光处理下滇重楼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均最高,叶绿素b含量较高,仅次于450 nm蓝光处理。[结论]440 nm蓝光处理下滇重楼叶片光合能力较强,有利于其鲜质量增加和光合色素含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