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18篇
  9篇
综合类   46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209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陈培栋 《花卉》2009,(2):41-41
小雪将至,暖融融的南国花城冬日,依然绿叶笼,百花盛开,迎来了国内130多个城市市长和海外23个国家及地区的城市市长代表等610多名官员、专家、学者,参加2008年11月17日至侣日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进行的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  相似文献   
992.
韩学俭 《花卉》2009,(12):32-33
一、生态习性 芦荟(Aloe arborescensvar.netalensis Bge.),又名龙角、草芦荟、油、狼芽掌等。百合科,  相似文献   
993.
不同贮藏年份实葶葱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贮藏年份的实葶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7年的实葶种子活力和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实葶种子在当年收获到第3年之间的发芽力较高,其中贮藏3年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85.33%;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实葶种子的发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实葶种子的形态与种子活力之间无相关性,种子的形态不影响种子的活力;总之,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年收获的种子存在休眠现象,贮藏2~3年种子的发芽力较高,实葶种子寿命为5年,常温贮藏5年以下的种子活力低,已经失去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对章丘地区大产地土壤中的硒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表层土壤及大中硒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植物中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关系。研究表明,章丘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充足,适宜发展特色富硒大。  相似文献   
995.
以‘大梧桐’大及‘济麦22’小麦为试验材料,在多年大/小麦轮作种植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7个处理,即农民习惯施肥(FP)、优化施肥(OPT)、菌渣有机肥+不施氮肥(MN_0)、菌渣有机肥+氮肥减施50%(MN_(140))、菌渣有机肥+OPT(MN_(280))、菌渣有机肥+氮肥增施50%(MN_(420))、菌渣有机肥+控释氮肥(MN_c),研究了菌渣有机肥与化肥氮配施对大、小麦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菌渣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大株高4.45%~7.74%,提高大维生素C含量14.19%~22.06%;除高氮处理MN_(420)外,各处理可降低大硝酸盐含量17.48%~22.85%,显著增加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76%~29.25%;在化肥施用量一致的基础上,增施菌渣有机肥可提高大平均产量1455.55 kg/hm~2,提高小麦平均产量164 kg/hm~2;大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均以处理MN_(140)最大;有机无机肥配施使大的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高了91.19%。综上,菌渣有机肥与280 kg/hm~2化肥氮配施对大产量、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6.
葱蝇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蝇(Delia antiqua(Mesen)]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蝇在沈阳地区1年发生3代,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越冬代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是羽化高峰期;第1代成虫于6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下旬是羽化高峰期;第2代成虫于7月中旬开始出现,羽化高峰期在8月上旬。越冬代雌成虫出现后6天开始产卵,11天达产卵高峰期;第1代雌成虫出现后4天开始产卵,7天达高峰期;第2代雌成虫出现后4天开始产卵,8天达高峰期。第1代卵的历期3.5天,幼虫历期13.7天,蛹历期14.0天;第2代印的历期3.0天,幼虫历期13.0天,蛹的历期13.5天。各代蛹均有不同程度的滞育现象。各代成虫的寿命分别为:越冬代17.9天,第1代20.8天,第2代25天。各代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越冬代20.5粒,第1代17.3粒,第2代12.6粒。圆定植后除前期约20天不受蝇为害外,其余生长期都受到蝇的为害。第1、2代幼虫皆能使圆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97.
天葱生境土壤中速效N·P·K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慧娟  吴楚  夏彭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42-1844
对五峰高山天生境土壤中的N、P、K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方法,于天长势旺盛的大园,找A、B、C3处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相邻格子法做1m×1m样方,每块样地取16份土样,进行室内N、P、K含量的分析。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G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绘制了表达这些样地土壤中N、P、K含量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的半方差图和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样地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具有很弱的空间相关性;土壤N、P、K含量的相关距变化范围为2.19~6.88m。该结果可为天的其他研究及人工种植田的定位施肥和精细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Ca2+与葱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离体花粉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Ca~(2 )对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Ca~(2 )(1×10~(-3)~1×10~(-5)mol/L)对花粉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较快的促进花粉管的伸长,其中以Ca~(2 )(10~(-3)mol/L)作用最明显;而高浓度的Ca~(2 )(10~(-1)~10~(-2) mol/L)则对其有一定的阻碍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孔德龙 《蔬菜》2023,(8):42-47
摘要: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栽培技术方面,中国先民对的选地、栽培耕作、留种等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其中精耕细作和保温措施为主的技术提升与现实社会需求有着重要的双向促进作用。食用方面,作为调味和蔬菜兼用的一种作物,既在调味中与姜、椒一起为人们所喜爱,除此之外,还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为人们所食用。作为药食同源的作物之一,食用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味觉上的体验,同时也可以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的古代文化和佛道五荤中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医药食同源的传统与发展,也可以作为一个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人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黑龙江省24种茖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不同茖种质遗传多样性相关性数值,并通过一系列软件对上述相似性数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茖种质间遗传距离较远,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UPGMA软件可以将黑龙江省24份茖种质聚类分为两大类群Ⅰ和Ⅱ,第Ⅰ类群和第Ⅱ类群又各分为2个亚类群,聚类结果反映的不同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其种植地点有一定关联。SS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亲缘关系近的品种有伊春五营翠北林场和伊春新春林业局北沟林场,另外,鹤北金矿林场、同江前进农场和伊春红星林业局汤北林场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茖种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黑龙江省茖种质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