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7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223篇
基础科学   136篇
  167篇
综合类   1417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055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18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99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林强 《畜牧市场》2003,(9):22-22,21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草和西部大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苜蓿产业化的进程,更为苜蓿草产品的开发和规模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然而,要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选择高产、优质、高持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优良苜蓿品种是十分关键的,即根据生产利用目的和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生产性能高、饲草品质好,抗逆性和再生性强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42.
苜蓿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新疆大叶苜蓿为对照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苜蓿的出苗速度、生育期、产草量、抗寒性、抗病性及根茎直径与根茎入土深度等项指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FunduleaⅠ苜蓿出苗速度高于对熙2.8%,第2,3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4%与12.4%,成熟期比对照提前9~16d,且抗霜霉病。就抗寒性而言,FunduleaⅠ苜蓿第2年越冬率略低于对照新疆大叶苜蓿,第3年与对照品种相同,2种苜蓿干叶率相比,FunduleaⅠ苜蓿低干时熙品种新疆大叶苜蓿。  相似文献   
43.
松嫩平原是我国和黑龙江省的重点牧区草原资源之一。但受多年以来气候、土壤、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场严重退化,直接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为此,选择肇东苜蓿、龙牧801、龙牧803、龙牧806等4个苜蓿品种,在泰来县开展“适宜松嫩平原优质苜蓿品种筛选”的试验研究,旨在提供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苜蓿品种,以解决当地草食家畜蛋白质缺乏的问题。1主要技术措施1.1试验地的情况试验地土壤为风沙土和黑钙土,土壤pH值为7.4。紫花苜蓿耐盐性较强,可在可溶性盐含量0.3%的土壤中生长。紫花苜蓿地块最忌积水,连续淹水3~5d将引起根部缺氧腐烂而死。因此…  相似文献   
44.
45.
钾肥对苜蓿生产性能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46.
河西地区进行苜蓿产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晾晒打捆时间是保证苜蓿草捆质量的关键,一般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刈割24 h后,水分达30%时打捆,可减少日照辐射对蛋白质的损失,也可减少打捆时叶片的损失,使草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7.
针对我国北方广大半干旱草原的生境条件,培育适宜放牧的根蘖型苜蓿新品种是当务之急。我所于1984年开始采用综合育种手段,育成“图牧3号”和“图牧4号”根蘖型苜蓿新品种,经7年时间生产应用,鲜草产量明显高于加拿大“Rangelander”苜蓿和内蒙地方品种准噶尔苜蓿。1995年起建立单播和混播人工草地,根蘖率和产草量完全超过育种指标,具有持久、耐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2000年先后在美国和加拿大半干旱草原带试种,放牧利用效果显著。目前在国内已建立2个种子繁育基地,为提供天然草地补播和建立人工放牧草地所需要的种子。  相似文献   
48.
苜蓿具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建国以来,我国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地方品种并形成了区域栽培技术体系。1品种选择虽然苜蓿的适应性较为广泛,在世界的多数地方都能种植,但是在漫长的栽培过程中,自然形成或人为培育苜出了许多品种。这些品种都能在适宜的种植区内获得一定产量,但要获得优质高产必须获得适宜的良种。目前适合我国北方种植的品种有龙牧801、龙牧803、肇东苜蓿等。2种子处理多数苜蓿种子在遇水之后变软,以便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种子,即使在适宜的水、热条件下,由于种皮厚而较硬,水分不易渗入…  相似文献   
49.
不同添加剂对苜蓿青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添加剂青贮是减少雨季苜蓿收贮损失的有效途径,添加剂以乳酸菌制剂效果最佳,成本最低,其它依次为甲酸、丙酸。  相似文献   
50.
北疆苜蓿属植物繁育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位酶技术,对北疆苜蓿属植物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疆苜蓿属植物种群为外繁育系统,黄花苜蓿、多变苜蓿、紫花苜蓿基因组成中杂合体过多,均保持较低的自交结实率。参试苜蓿属植物表现某种程度的内繁育衰退现象,地理或生殖隔离等因素可能是导致个别种群出现内繁育衰退现象的原因之一。对北疆苜蓿属遗传资源保护时,既要选择遗传基础丰富的种和种群以保持最多的遗传变异,还要注意选择具有不同等位的种群以保持原有的基因和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