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90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52篇
  55篇
综合类   146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152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叶春宜 《中国沼气》1993,11(3):49-51
农村沼气用户利用沼渣、沼液种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外,又广泛利用于养鱼、育蚌、浸种、育菇等。有机肥利用层次增多,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农业。这里介绍沼肥中棚育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孟国防  王文涛 《食用菌》1994,16(4):26-26
大肥菇又称高温蘑菇,双环蘑菇,学名Agaracsbitorquis。菌丝洁白浓密,生长速度比双孢蘑菇慢,不易产生粗菌丝,不吐黄水,不产生菌被,子实体白色,菌盖光滑,初为扁球形,后渐变为扁半球形,平展后直径5~9cm,厚2~3cm,盖缘下弯,菌肉厚实,长2~5cm,粗1.5~3.5cm。孢子暗褐色。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6~31℃,在20℃以下长速较慢,35℃以上菌丝尚能生长,但易老化。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0~25℃,在29℃以下48小时,30℃以下24小时仍能生长,但温度超过26℃难以分化。大肥菇比双孢蘑菇更为耐旱,也更耐水。在PDA培养基中再增加10%~15%的葡萄糖,能促进菌丝生长,在粪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特别是经过2次发酵后的粪草上生长更好。制栽培种当菌丝走满全瓶后放置20~30天播种,比刚满瓶时播种,其菌丝恢复得更快,生长更好。一般麦粒种延放10~15天效果更佳,这有别于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43.
1.菇根汤。将蘑菇在采收、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碎菇等集中洗净,切成薄片,每千克原料加水1~1.5千克,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到10~15千克,喷蘑菇菌床30~40平方米。在出菇高峰期使用,可使子实体肥厚和延长出菇高峰期,  相似文献   
44.
45.
观察蘑菇受多种竞争性真菌危害的栽培生产料119块后,显示出:竞争性真菌危害面积百分率(X)和实际总产菇量(Y)成负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式 Y=1021.04-5.491X。危害面积百分率(X)和实际产菇损失率(Z)成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式 Z=0.549X-2.182;以危害面积百分率乘50%后的变换估计损失率和实际损失率间的 t 测验后(t 值=1.939D-02)二组间无差异。从而提出蘑菇竞争性真菌危害的病情指数分级标准可采用:危害面积百分率法,或以危害面积百分率中,按统一地10%或20%的等差级数划分出的11级或6级标准。并提示以病情指数乘以50%可作为产菇量的危害损失率。  相似文献   
46.
国外蘑菇褐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琦  王镭 《食用菌》1993,15(2):38-38
近几年来,上海地区蘑菇褐腐病来势凶猛,侵延迅速,已严重威胁到上海蘑菇栽培业的生存。本文就国外蘑菇褐腐病的研究作一简要的介绍,以供国内同行们借鉴。蘑菇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湿泡病、湿腐病、褐痘病、肿柄病等,英文名为Wet bubble。其致病菌为有害疣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本文以罐茂蘑菇新品种“浙农2号”为原料,按照蘑菇大生产制罐工艺,以当日同类型品种的大生产制罐为对照,中试该品种的主要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该品种预煮得率较高为66.4%;原料吨耗较低为965公斤,比对照低12%;珞整菇比例高达53.5%,比对照高11.5%;成品罐头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