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1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林业   709篇
农学   684篇
基础科学   132篇
  153篇
综合类   4906篇
农作物   465篇
水产渔业   235篇
畜牧兽医   1312篇
园艺   1373篇
植物保护   129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发生规律 橄榄星室木虱一般年发生7—9代,世代重叠。在成年树上年发生7代,幼树上发生8代。没有明显的越冬迹象,在成年树上以成虫在橄榄芽缝,叶背主脉附近及果园内其它杂草和杨桃树、番石榴上越冬;在幼树和幼苗上,冬季各虫态共存,并  相似文献   
62.
荔枝采后果皮变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采后处理的荔枝在贮藏过程中果皮的渗透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果皮细胞膜渗透率大于30%时。荔枝果皮就发生大面积褐变;果皮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是荔枝采后果皮变色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高低并不是荔枝果皮颜色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3.
64.
张新贵 《果农之友》2003,(10):28-28
猕猴褐斑病、灰斑病、黑斑病和褐麻斑病,是猕猴桃生长期最严重的几种叶部病害,全国人工栽培区几乎均有发生。危害后常导致叶片大量枯焦或提早脱落,影响果实产量与品质。1褐斑病1.1症状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边沿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病斑顺叶缘或向内扩展,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病斑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条件下,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分生孢子器)。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易破裂,后期干枯脱落。叶面中部的病斑明显比叶缘处的小,病斑透…  相似文献   
65.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在管理粗放的梨园发生较为严重。春季若虫集中于新梢、叶柄处危害,夏、秋季在叶背取食,受害的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造成叶片逐渐变黑脱落。梨木虱可随风迁移,暴发性强,若虫的分泌物污染果皮,影响香梨产量,降低商品果质量。一、危害症状梨木虱有刺吸式口器,它通过口针吸取梨叶、新梢、嫩芽的汁液造成直接危害,排出的蜜露被霉菌腐  相似文献   
66.
鹅羽虱是鹅虱的一种,寄生在鹅的翅部,以啮食羽毛为生。鹅感染鹅羽虱后,表现搔痒,抵抗力降低,种鹅产蛋量下降,严重时衰弱消瘦而死亡。2000年11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种鹅场发生了一起鹅羽虱病,现将诊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种鹅场春季放养种鹅雏到附近农户饲养,10月底回收,鹅群215只,发病153只,死亡2只,发病率为71.16%,死亡率为0.93%。2临床症状种鹅被回收后,放同一鹅舍统一饲养。几天后,发现鹅群中有一部分鹅用嘴啄毛,羽毛脱落,并表现出精神不安,食欲不振,有的鹅逐渐地消瘦。3诊断根据…  相似文献   
67.
梨木虱是香梨生产上危害最重、防治最难的害虫。我们多年以来对其生活习性、危害特点、防治方法、防治药剂进行了多点观察、调查与试验,现将我们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8.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最主要的害虫,每年发生4—5代。成虫分冬、夏型两种,冬型成虫在梨树枝干的裂缝内越冬,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壤中越冬。对其越冬场所进行综合农事操作,可消灭80%以上的越冬成虫。  相似文献   
69.
我区枇杷种植业发展初期,其病虫种类很少,尤其是害虫,到90年代中期.主要以枇杷若甲螨为害较重。随着枇杷种植业的发展,面积扩大,品种增加.以及农药使用不当等诸多因素.虫害的种类不断变化,曾经的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如枇杷黄毛虫、木虱等;另外,果农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采取多种果树间作或套作,这样,为某些害虫创造了更加丰富的食料来源。  相似文献   
70.
莆田栽培橄榄的历史悠久,百年以上的橄榄树随处可见。因其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且耐旱性强,寿命长,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因而成了主产地果农的摇钱树。然而近几年来,橄榄星室木虱为害日趋严重,导致橄榄产量逐年减少,有些产区甚至到了濒临绝收的地步。如西天尾镇溪白村原有30多公顷橄榄树,每年可摘果100吨左右。现已有4/5的橄榄枯死,年采摘量不足2吨。为指导广大果农防治。现将橄榄星室木虱(以下简称木虱)的发生规律、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