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7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不同品种辣木氮的动态变化规律,对西双版纳不同树龄的多油辣木、狭瓣辣木和‘PKM1’辣木叶、茎、枝中全氮含量及氮的生物累积量年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辣木氮含量及氮生物累积量随品种、树龄、时间而变化。辣木全氮含量呈现:叶茎枝,14年树龄3年树龄,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叶中全氮含量呈现:多油辣木‘PKM1’辣木狭瓣辣木;茎中全氮含量呈现:‘PKM1’辣木和狭瓣辣木高于多油辣木;枝中辣木氮含量受品种、树龄的影响而呈现不同差异。辣木全氮累积量呈现:枝叶茎,狭瓣辣木和多油辣木最高,‘PKM1’辣木最低。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辣木多糖的酶促提取工艺和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择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辣木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4种因素对辣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建立辣木多糖提取率(Y)与纤维素酶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液料比(X4)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18.6602+0.8134X1+0.7572X2–0.4312X3+0.6909X4–0.5181X12–0.4935X22–0.6277X42,该模型拟合度好,4个因素均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60%,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68 min,液料比52∶1,在此条件下辣木多糖提取率为19.83%,实际值与预测值一致。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辣木根、花、嫩叶、茎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根中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可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辣木多糖酶促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辣木多糖提取率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正>2014年4月11日,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挂牌成立,云南省省委副书记仇和主持仪式,农业部部长韩长斌、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得、云南省政府资政刘平分别致辞,并共同为"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揭牌。外交部拉美司  相似文献   
44.
辣木产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木,又称为"油辣木"、"辣根树"或"鼓槌树",是白花菜目辣木辣木属多年生植物,种植6个月后即可开花结实,为多用途速生乔木树种。全世界约有14个品种,目前较常食用的品种有3种:印度传统辣木、印度改良种辣木和非洲辣木。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高剂量(10.00 g/kg)辣木提取物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血液学指标、脏器指数、消化及免疫系统各器官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以确定辣木提取物在肉鸡饲粮中的安全添加限量。选用平均体重为(45±2) g、健康1日龄AA肉鸡288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采用玉米-豆粕-杂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75和10.00 g/kg辣木提取物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0.75和10.00 g/kg辣木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但对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0.75和10.00 g/kg辣木提取物显著提高了42日龄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3)饲粮添加0.75 g/kg辣木提取物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血小板平均体积(P0.05),饲粮添加0.75和10.00 g/kg辣木提取物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血小板分布宽度(P0.05);4)饲粮添加0.75和10.00 g/kg辣木提取物可以降低肉鸡的死淘率到3.13%和2.08%;5)饲粮添加10.00 g/kg辣木提取物对肉鸡消化和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影响。综上,饲粮添加辣木提取物可以提高肉鸡的增重,提高肉鸡的抗氧化功能,降低肉鸡死淘率,2个添加剂量间也有改善的趋势。因此,辣木提取物在肉鸡饲粮中添加量≤10.00 g/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黑曲霉、酿酒酵母和乳酸菌联合接种对辣木茎叶粉(辣木叶粉:辣木茎秆粉=2:1)发酵品质、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影响,试验采用有氧(24、48、60、72 h)与厌氧(3、5、7、9 d)连续性发酵的方式,有氧阶段添加黑曲霉、酿酒酵母和乳酸菌,添加比例为1:1:1(质量比),添加量为0.1%;厌氧阶段转移至...  相似文献   
47.
印度的辣木生产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mirecle).又称鼓槌树、马萝卜、不死树、萝卜树等,属辣木科.原产于北印度亚喜马拉雅区域及非洲.广泛分布在印度、埃及、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新加坡、古巴、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辣木叶片、果荚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食疗保健功能.也可用于医药、保健、工业等方面.因此被誉为“神奇之树”、“生命之树”。  相似文献   
48.
开展L9(33)正交试验,研究3种基质(椰糠、红土、沙子)以及3种插穗长度(40 cm、60 cm、80cm)和3个不同插穗径级(<3 cm、3~5 cm、>5 cm)对辣木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是影响扦插生根率的关键因子,其次是插穗的长度和插穗粗度,采用椰糠作为扦插基质,插穗长度为80 cm,能够提高辣木扦插生根率,最佳的处理为采用椰糠基质、插穗长度为80 cm、基径大于5 cm,生根率达83.33%。  相似文献   
49.
[目的]明确辣木瑙螟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及幼虫虫龄数,为辣木瑙螟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实验室对辣木瑙螟幼虫头壳宽、体长和体宽3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通过Dyar定律推断其龄数,并通过Crosby指数、Brook指数和回归分析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分龄的合理性.[结果]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平均值分别为0.25、0.40、0.63、0.92和1.30 mm,体长平均值分别为2.09、3.69、6.10、10.09和12.93 mm,体宽平均值分别为0.34、0.57、0.94、1.33和1.92 mm.各龄幼虫头壳宽平均值的变异系数和Crosby指数最小,头壳宽与虫龄间的三次和二次线性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最大(R2=0.9999),头壳宽与虫龄间指数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55)较高,拟合程度均较好.28℃下辣木瑙螟幼虫历期为10~13 d.[结论]辣木瑙螟幼虫分为5龄,头壳宽为辣木瑙螟幼虫虫龄判定的最佳指标,体长和体宽不适合用于辣木瑙螟幼虫虫龄的判定,其行为、体色和刚毛可为虫龄的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辣木辣木属的热带落叶木本蔬菜及油料作物,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物活性,极具开发潜力。从辣木有效成分辣木油、蛋白质、总黄酮等的提取,抗氧化及保护肝脏、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消炎等保健功能和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辣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