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10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57篇
  295篇
综合类   813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91.
泗阳县杨树林地质量评价与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采用专家评价打分的方式对泗阳县杨树林地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林地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各林班林地面积所占比例大小,对泗阳县杨树林地资源以林班为单位进行适宜性等级区划。结果表明:泗阳县杨树林地的总体质量较高。其中,轻壤和砂壤分布区以及有水系分布的林区,适宜杨树生长;分布在城区、作为行道树的杨树生长状况不良;分布于果园等经济林种植区的杨树经营较为粗放,杨树质量也较低。林班中林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区域适宜杨树的集约化经营,培育杨树用材林。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出泗阳县不同地域条件下杨树的生长状况和适宜性程度,对开展森林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评价是对水土保持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也是制定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依据。在理清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发现,除了针对特定技术的土壤适宜性以及单个因素的适宜性分析外,主要还是从技术的采用、世界水土保持方法与技术纵览项目、保存率、效益评价和优化配置5个方面间接探讨技术的适宜性问题。关于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评价,从理论体系到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空间评价、空间优化配置都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初步提出水土保持技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指标评价标准与权重的确定方法和评价模型,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3.
从自然适宜性、生态适宜性和经济可行性角度构建了沿海滩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运用了专家打分法、极限条件法和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及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逐级修正法确定适宜性开发等级。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将自然、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计算,得到沿海滩涂耕地后备资源适宜开发的面积和空间分布状况,并从经济适宜性方面探讨了沿海滩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经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盐城市自然高度适宜性开发的滩涂面积为67395.01 hm2,中度适宜开发的面积为50896.04 hm2;考虑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后,高度适宜开发的滩涂面积为30327.75 hm2,中度适宜开发的面积为40137.92 hm2,二者占未利用滩涂的51.06%;盐城市沿海滩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在经济上全部适宜,且开发经济价值很大。本研究可为沿海地区制定沿海滩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玉米种植区的分布主要受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湿润指数等因素影响,根据以上主导气候因子,玉米种植区可分为气候最适宜区域、适宜区域、次适宜区域以及不适宜区域。基于此,针对我国玉米种植区分布的气候适宜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严寒地区村镇景观设施配置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思考,从生态适宜性角度出发,深入探究了严寒地区村镇生态景观网络格局的构建策略,以期对寒地村镇生态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96.
选取土壤及气候资源,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及专家经验选择确定评价因子,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来量化评价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海南省儋州市的橡胶种植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儋州市最适宜橡胶种植的面积为43 029.58 hm2,占农用地面积的14.99%;适宜面积为57 770.90 hm2,占20.12%,次适宜面积为40 934.9 hm2,占14.26%。该评价结果可以从宏观上实现儋州市的橡胶收益最大化以及为橡胶种植的区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97.
Though Ghana's crop yield growth rate was at 17%, 5% of every 1.2 million Ghanaians have insufficient and limited access to nutritious food.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have enormously affected the sta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hence could result in food insecurity. As many ongoing projects use Boolean suitability analysis, land use planning,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sores, it still remains inadequate to support rural resource poor farmers. This then, is affecting livelihood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this paper, a geostatistical quantitative method to support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based on multi-criteri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GMCDSS) for an enhanced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LSA) and landuse planning (LP) was devised. Project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recommended farm inputs could be estimated and applied accordingly at farm plot levels Soil amendment indicators (e.g., 1.0 t/ha lime + 1.0 t/ha gypsum was estimated for liming) was quantified and currently, farmers can save money in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It has shown that, instead of applying 5.0 t/ha poultry manure (PM) or five bags of N-P-K fertilizer (rate of 15: 15: 15 N-P2O5-K2O/ha) + two bags of sulphate of ammonia (SA), a farmer may apply 2.0 t/ha PM + two bags 15:15:15 N-P2O5-K2O/ha + one bag of SA. GMCDSS assessment has proved to be fundamental in: (1) urban planning; (2) ensuring food security; (3) poverty reduction and interventions to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滇西南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借助GIS技术分析、评定每一评价单元图斑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适宜等级。建立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云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类似山区推进坝区(平原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土地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现状北屯灌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各种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投资、节水效益、节水效果以及作物种植品种、灌溉管理方式等因素对节水灌溉模式的影响,综合各种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AVC理论的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管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农村居民点现状的正确认识和变动趋势的科学判断,是合理调整村镇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本文以大同市南郊区农村居民点为评价单元,利用AVC理论构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采用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方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指标得分值,得到农村居民点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评价值和其适宜性综合值,并对研究区进行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将该理论应用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结果更加优化和合理,验证了该理论的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有益探索和科学支持。该研究从景观与旅游角度为土地利用分区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