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4篇
  34篇
综合类   810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77篇
园艺   117篇
植物保护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球孢白僵菌孢子经二氧化碳激光器激光照射后,从其长出的31个单个菌落中筛选出11号强毒力菌株,经全省白僵菌厂生产应用证明,它具有提高产孢量25~33%,生产期短、林地杀虫效果比原株提高20%等优点。经测定11号强毒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为9条酶带,其中强带、次强带、弱带各3条。激光照射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其酯酶同工酶谱不同,有的酶带增多,酶活性增强,也有的酶带减少,酶活性减弱,或酶活性不变,而Rf值不同。  相似文献   
52.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根结线虫雌虫会阴花纹近圆形 ,有些花纹在侧线部位向一方或两方延伸成翼状 ,在近尾端区有刻点 ;能侵染烟草、辣椒和花生 ,而不为害西瓜和棉花 ;雌成虫酯酶同功酶凝胶电泳只出现一条酶带 ,迁移率 0 .5。根据以上结果将牡丹根结线虫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hapla Chitwood。  相似文献   
53.
以生产收集的24个黑木耳栽培菌株为试材,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及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酶谱显示24个黑木耳菌株共扩增出11条迁移率不同的酶带,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4时,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两大类;通过ISSR分子标记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DNA多态片段,大小介于0.2~2.0 kb,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85时,将24个菌株分为两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黑木耳的菌株选择及遗传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通过将甘蓝上多代饲养的B型烟粉虱分别向菜豆、辣椒和玉米上转接,研究寄主转换对第1代试虫发育历期、存活率和成虫生殖率的影响;比较了寄主转接前后成虫体内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转接寄主后,各项生物学参数显示菜豆较适宜B型烟粉虱的存活,辣椒和玉米均不利于B型烟粉虱的存活;转接3种寄主后烟粉虱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酶活最大反应速度()发生了显著差异(p<0.05).文中对可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5.
利用远缘杂种8611×17Q与紫苏、Hicks与罗勒的杂交子代F1及其亲本进行酯酶同工酶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两杂交组合8611×17Q与紫苏、Hicks与罗勒杂交子代F1的酶谱特征主要偏向于母本烟草,在其酶谱中发现都含有双亲同源的酶带和新增的双亲不含有的特异酶带,在Hicks与罗勒杂交组合子代酶谱中还发现了缺失了其母本的a1,c3酶带。通过以上同工酶分析,证明了两个杂交子代中分别传入了其父本药用植物紫苏与罗勒的遗传物质。此研究为远缘杂交种真伪鉴定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采用电泳分离方法,对李品种的花药、叶片、叶柄、枝皮等组织的提取液进行分离,在胶板染色固定显示出谱带.分析4种组织中酯酶(EST)的谱带,比较不同组织的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李品种不同组织的酯酶(EST)酶谱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花药的酯酶(EST)酶谱清晰,是理想的品种分类、鉴别酶区.  相似文献   
57.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二嗪农对锦鲫的急性毒性,并以AChE活性为毒性指标,研究了亚致死作用剂量(96h-LC50的1/5、1/10、1/20、1/40)下持续暴露30 d和在清水中恢复30 d时二嗪农对锦鲫的慢性毒性效应,以及锦鲫不同组织对二嗪农的富集作用,为评价二嗪农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二嗪农对锦鲫的96h-LC50为11.04 mg/L,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抑制率可达91%;酶活恢复过程缓慢,最高恢复率仅为21.6%;组织中的富集量大小依次为肝>肉,恢复30d后各组织仍有二嗪农残留且富集大小顺序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同工酶技术在黄伞分类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2个黄伞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比较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软件对各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电泳染色共检测出23条酶带,绝大多数菌株间同工酶图谱类型表现出差异。各菌株的酶带数目不同,分别为3—14条,其中相对迁移率(Rf)值为0.70的酶带为12个菌株所共有,Rf值为0.66的酶带为11个菌株共有,可以认为是黄伞的基础酶谱带;Pa1、Pa2、Pa3、Pa4、Pa5、Pa10、Pa11菌株之间酶谱差异非常大,多态性较强;Pa6、Pa7菌株酶带基本相同,亲缘关系非常近,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可能为同种异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黄伞菌株间隶属度在(0.49,1.00),在0.64水平上可将12个菌株划分为3大类。[结论]酯酶同工酶可作为黄伞菌种质资源研究最有效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枸杞雄性不育性与同工酶的内在联系,为枸杞雄性不育的机理和雄性不育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枸杞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和酯酶同工酶(EST)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雄性不育株“YX一1”和可育株“宁杞1号”花蕾POD和EST同工酶电泳图谱均存在差异,雄性不育株“YX-1”在花蕾的各个发育时期POD同工酶的活性都高于可育株“宁杞1号”。在减数分裂期和花粉成熟期,枸杞不育株“YX-1”与可育株“宁杞1号”花蕾EST同工酶活性高于可育株“宁杞1号”。[结论]POD同工酶与育性存在密切的关系,雄性不育基因的表达可能从花粉母细胞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60.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绿豆在不同超重力处理下的EST同工酶、POD同工酶和SOD同工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超重力处理条件下,绿豆的EST同工酶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明显,增加了2条补偿性酶带,缺失了1条活性酶带,而POD、SOD同工酶超重力处理与对照无明显变化。只是萌发过的种子与干种子相比EST同工酶1条弱带增强;POD同工酶活性增强;SOD同工酶活性减弱。通过以上同工酶分析,证明超重力处理引起绿豆同工酶结构和活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