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33篇
  免费   821篇
  国内免费   1419篇
林业   1989篇
农学   1650篇
基础科学   1262篇
  2656篇
综合类   10338篇
农作物   1150篇
水产渔业   763篇
畜牧兽医   3857篇
园艺   1456篇
植物保护   752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956篇
  2022年   1095篇
  2021年   1053篇
  2020年   831篇
  2019年   950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768篇
  2015年   951篇
  2014年   1235篇
  2013年   1103篇
  2012年   1471篇
  2011年   1403篇
  2010年   1308篇
  2009年   1332篇
  2008年   1471篇
  2007年   1175篇
  2006年   1081篇
  2005年   1093篇
  2004年   706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539篇
  2001年   470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利用短串联靶标模拟(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 STTM)技术获得了miR161.1敲减的转基因突变体,且突变体具有明显表型变异,能够为miR161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进而应用于作物杂交种的不育化制种。【方法】通过构建拟南芥pFGC5941-STTM161.1双元表达载体及遗传转化,获得STTM161.1转基因T0代种子。利用基因型分析和表型分析得到STTM161.1突变体。通过转录组分析对miR161.1参与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生物途径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在拟南芥STTM161.1株系中miR161.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靶基因则显著上调表达。与野生型相比,STTM161.1突变体植株表现生育期提前、叶片变大、部分不育、果荚出现种子败育的表型。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数个质体表达基因表现显著上调,miR161.1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的代谢途径包括: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嘌呤代谢、α-亚麻酸代谢。STTM161.1转录组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包括花器官发育关键调控因子MADS编码基因,植物雌雄蕊发育和花粉粒...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和气象因子的砀山酥梨始花期预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准确预报始花期是制定砀山酥梨花期管理措施和赏花活动方案的重要基础。该文利用1983-2018年砀山酥梨始花期的定位观测物候数据和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揭示始花期演变趋势;采用相关分析,筛选影响始花期的关键气象因子,依据不同预报日期构成特征变量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 RF),自3月11日开始预报到3月25日终止预报,每日训练1个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1983-2018年始花期呈极显著提早发生趋势,每10a约提前2.750 d(P<0.001)。2)16个逐日气象预报模型中,共计有200个气象因子与始花期早迟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在0.469~0.789之间;各气象预报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的平均正确率(Nd)分别为92.9%和75.5%、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693~2.870和2.240~7.237、平均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1和0.701。3)2019年试验预报中,提前15日准确预报出当年始花期。该文研究表明RF在梨树始花期逐日气象预报中有一定业务应用潜力,预报准确率基本满足气象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激励下宽频磁浮俘能器俘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振动能量俘获是获取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随机功率谱激励下的高功率密度和宽频能量回收仍然是研究的难点。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可有效利用宽频振动能量的高功率密度磁浮式俘能器,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计算悬浮磁体非线性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式,根据磁浮振动系统的控制方程和基尔霍夫定律建立俘能器的数学模型,详细研究了模型参数变化对俘能器性能的影响。随后进行正弦扫频和驻频试验以验证俘能器的发电能力。同时,从俘能器的效率、效能和体积优质3个指标对俘能性能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际应用,设计俘能器稳压电路。根据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工作的随机路谱特性,建立随机激励的数学模型,根据响应幅值的概率密度函数的FPK方程表达式,得到了平稳概率密度函数的解。结果表明:在激励频率从9.77到31.75 Hz变化时,俘能器最大输出电压在5.92和21.52 V之间;最大输出功率在10 Hz时达81.93 mW,从5到50Hz,输出功率范围为5.76到81.93 mW;俘能器的效率、效能和体积优质分别为2.85%,9.85%和39.74%;俘能器电压输出的功率谱密度有5个峰值点,对应频率分别为9.804、29.41、36.76、36.76、51.47和71.08 Hz,进一步验证了该研究提出的磁浮式俘能器具有宽频发电性能,并可满足丘陵山区农机设备监测传感器的供电需求。  相似文献   
994.
为改善东北黑土区粘重耕层的土壤物理特性,通过玉米秸秆还田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试验,拟明确增施有机肥对黑土物理特性和根系生长的提升效果。利用2015~2018年吉林省公主岭市和黑龙江省克山县黑土区的定位试验,测定了玉米抽雄期3种秸秆还田处理及其增施有机肥(旋耕秸秆还田+有机肥RSM、深翻秸秆还田+有机肥DSM、深松秸秆还田+有机肥SSM)处理的土壤物理指标;并采用微根管法原位测定了根系生长指标,计算出增施有机肥后各土壤物理特性与根系生长指标的变化量。结果表明,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增施有机肥降低了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提升了土壤含水量,同时根长密度、根尖数密度和根平均直径均显著增加,其中根长密度和根尖数密度各土层平均增加了0.18 cm/cm~2和34.9×10~(-3)个/cm~2。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增施有机肥后对黑土物理特性和根系生长的改善效果不同,其中0~15 cm土层RSM处理改善效果最明显,15~45 cm土层SSM和DSM处理改善效果最明显。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方式互作对黑土物理特性和促进根系生长指标具有显著的正向互作效应。上述结果表明,深松秸秆还田和深翻秸秆还田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模式更有利于改善黑土物理特性和促进根系生长,是改善东北黑土区粘重耕层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995.
2020年1月9~10日,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对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提出明确要求。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指导意见,编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规划,抓好长江、黄河中上游坡耕地治理,加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和6度以上坡耕地治理力度,做好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总结推广以奖代补试点经验,完成年度5.4万km^2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相似文献   
996.
中国东北漫川漫岗典型黑土区沟道侵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450 km2黑土区进行实测调查,旨在评估研究区沟道侵蚀现状。[方法] 选取沟道侵蚀严重的450 km2的漫川漫岗黑土区为调查区域,首先在谷歌卫星影像上进行侵蚀沟识别和定位,再对侵蚀沟立体形态进行实地测量。[结果] ①研究区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5%,8%,6%,1%。②研究区坡耕地占86%,坡度0.25°~3.0°占64%,大于5°的占12%。③共有侵蚀沟1 049条,其中耕地中侵蚀沟577条,占总侵蚀沟条数的55%;沟壑密度1.2 km/km2,按沟壑密度衡量沟蚀强度为中度;沟壑面积比例为2.89%,以此界定沟蚀强度为剧烈。④研究区侵蚀沟平均长度、宽度、深度和面积分别为996,13.1,2.7 m和2.4 hm2。[结论] 漫川漫岗黑土区沟道侵蚀严重,主要危害坡耕地,但侵蚀沟相对较小,易于治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2018年长株潭(长沙市—株州市—湘潭市)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最佳植被覆盖和水土流失状况,为区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GIS和RS技术,以长株潭区域降雨、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模型和USLE国际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优选模型。[结果]长株潭绿心区总面积为52 287 hm~2,整体植被状况较好,高覆盖度(75%~100%)面积最大,占绿心区总面积一半以上,为26 598.40 hm~2;中低覆盖度(30%~40%)面积最小,占区域总面积的8.61%,为4 501.91 hm~2。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总侵蚀(不含微度)面积为3 654.24 hm~2,占总面积的6.99%。湘潭市侵蚀比重最高,为8.51%,长沙市次之,为6.67%,株洲市侵蚀总比例最小,为5.68%。工程建设用地在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建设区的侵蚀面积分别为963.92,310.74,735.11 hm~2。[结论]受人为因素、城市建设、产业分布等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覆盖度空间呈现西部低,中东部高的格局,工程建设是造成绿心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基于GF-6卫星影像多特征优选的酿酒葡萄精准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源遥感信息和特征优选是提高农作物识别精度的重要支撑,高分六号(GF-6)卫星作为首次引入红边波段的国产卫星,其丰富的光谱信息为作物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该研究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2018年6月-2019年3月的GF-6数据,充分利用红边优势提取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植被指数特征,构建多种特征组合方案,并根据随机森林算法对特征重要性进行度量,选取最优特征组合对酿酒葡萄进行精准识别。结果表明,与单一特征相比,多源遥感特征的增加显著改善了酿酒葡萄分类效果,其中,植被指数贡献程度最大,光谱特征次之;基于随机森林的优选特征组合分类效果最佳,其中,总体分类精度为94.15%,酿酒葡萄用户精度为94.23%,制图精度为92.59%;以实地调查的4个酒庄为验证区,将酿酒葡萄提取结果与统计数据进行对比,面积相对精度均在70%以上,其中优选特征结果相对精度在90%以上,研究结果将为国产卫星红边波段在植被分类和识别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喀斯特地区贫困程度深且致贫原因复杂,科学划分喀斯特贫困乡村地域类型并提出差异化振兴对策,是喀斯特贫困地区的现实需要。该研究通过构建喀斯特贫困乡村地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贫困村主导致贫因素进行分级与空间排列组合,划分喀斯特贫困乡村地域类型,提出喀斯特贫困乡村的振兴策略。结果表明:1)喀斯特贫困乡村的空间分异主要受地势起伏度、坡度、耕地比例和人均纯收入等的影响,贫困程度与贫困聚集规模均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2)喀斯特贫困乡村可划分为:弱综合制约型、强综合制约型、单致贫维度制约型、双维度制约型和三维度制约型贫困村。3)生态脆弱性在喀斯特贫困乡村地域分异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薄弱是喀斯特贫困乡村的共性特点,生产资源禀赋与区位交通条件起重要作用。该研究能够为喀斯特贫困乡村减缓相对贫困的模式与路径设计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水力侵蚀对砒砂岩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侵蚀剧烈的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统计学Kriging插值法准确描述水力侵蚀下土壤有机碳空间动态迁移过程来探究侵蚀与碳平衡的关系并为有效治理砒砂岩区坡面水土流失提供科学的参考。结果表明:(1)降雨前后各土层有机碳均随着土层增加而减少,表现为中等变异、空间自相关均为正相关且0—10 cm土层自相关性最大。降雨后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减少而20—40 cm土层增加,且各土层变异程度均较雨前减弱。(2)降雨前后土壤有机碳分别与高斯模型,球状模型较为拟合,且变程值均随土层增加而增大。降雨前后0—10 cm土层表现均为强烈空间相关性且雨后结构比增大,而10—40 cm均为中等相关性雨后结构比减小。(3)降雨后空间异质性减弱斑块面积变大,总体表现为同一土层坡上侵蚀坡下沉积,而不同土层下0—20 cm土层表现为侵蚀,20—40 cm土层表现为沉积。(4)降雨前后土壤有机碳均与黏粒呈现较显著正相关,其中降雨前0—10 cm土层有机碳与黏粒为极显著正相关,降雨后各土层相关性增强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但降雨前后土壤有机碳与粉粒相关性均较小且不显著,与砂粒则基本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