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篇
  24篇
综合类   27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1.
【目的】 在黑曲霉A.niger)中重组表达灵芝L菌漆酶基因,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旨在获得一株高产灵芝漆酶的黑曲霉基因工程菌。【方法】 从灵芝L菌克隆漆酶基因Lac-L,并根据黑曲霉密码子偏好性进行优化。选用黑曲霉糖化酶启动子(PglaA)、信号肽及终止子为表达原件,以米曲霉pyrG基因为筛选标记,构建漆酶表达盒,采用聚乙二醇-CaCl2法将其转化至黑曲霉X1(ΔpyrG)原生质体中。对转化子进行PCR验证及固态发酵酶活测定,筛选高产漆酶重组菌株,并对阳性转化子固态发酵培养基碳源、无机与有机氮源比例、Cu2+浓度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 经尿嘧啶缺陷及含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mmonium salt),ABTS)培养基筛选获得25株重组漆酶转化子,酶活复筛获得灵芝漆酶异源表达6号重组菌株,发酵72 h酶活可达3 532.6 U/kg,宿主菌株的酶活仅为58.37 U/kg。重组6号菌优化后的最适固态发酵条件为:以麸皮为基础培养基,添加2%麦芽糖、2%(NH42SO4、0.25 g/L CuSO4,发酵60 h时重组菌株产漆酶活力最高,达到6 255.47 U/kg。【结论】 在黑曲霉中成功实现灵芝L菌漆酶基因Lac-L的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512.
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的实质是微生物代谢作用,而黑曲霉在代谢中为优势菌,对咖啡碱代谢产生巨大影响。以黑曲霉为单一菌种,分别接种到茶叶、茶汤和含咖啡碱的液态培养基,并测定不同发酵阶段嘌呤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黑曲霉对茶叶碱的影响大于可可碱,对可可碱的影响大于咖啡碱,在咖啡碱液态培养基发酵中,茶叶碱增加幅度最大,且与咖啡碱浓度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13.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极易造成粮食霉变、果实腐烂等问题,产生的毒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红树林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微生物学资源与经济价值。首先采用常规细菌筛选方法分离菌株,通过观察形态特征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菌株Z-2001、R-2008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并通过拮抗试验确定Z-2001、R-2008菌株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发现Z-2001、R-2008菌株最佳基础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基(NA)。Z-2001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蛋白胨(0.8%)+MgSO4·7H2O(0.30%)+牛肉膏(0.3%)+NaCl(0.5%),最佳pH值、温度、转速分别为8、37℃、210 r/min,黑曲霉抑菌率为76.80%。R-2008菌株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酵母粉(2.4%)+MgSO4·7H2O(0.20%)+牛肉膏(0.3%)+NaCl(0.5%),最佳pH值、温...  相似文献   
514.
黄曲霉素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具有高度致癌性的物质[CAST1989,Pestka和Casale1990],检测能产生黄曲霉素的食品和粮食中黄曲霉素含量是十分必要的,它是现代食品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黄曲霉素的含量甚微,又易于与其它物质混淆,因此其测定方法比老复杂。以往常用的测定黄曲霉素的方法是先经层析后,再测定其光吸收值或荧光值。本法利用碱能使黄曲霉素分解的原理(图1),无需进行层桥分离而测其荧光值,这是一种新的快速测定方法。1材料与方法图1碱处理后黄因毒素BI的结构Fig.IThestructureofaflatoxlnBIafteralkalitreatment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