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37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揭晓  邓祥  赵阿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68-1969,2023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栽培土壤及海拔条件下的烤烟化学特性。[方法]分析不同品种(K326、云烟87和G80)、栽培土壤(水稻田和旱地)和海拔(0~300、300~800和>800 m)对烤烟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以及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的影响,并对烟叶化学特性与海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的3个品种烤烟化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且K326和云烟87化学品质比G80好;水稻田和旱地2种植烟土壤种植的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水稻田烟叶总氮、钾和氯含量显著高于旱地;不同海拔种植的烤烟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和氯含量有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氮碱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烟碱和氯含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湖南烟草种植区划、调整栽培技术以及卷烟工业选择原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nanas grown at two different altitudes (L: 50 m and H: 300 m) in Martinique, French West Indies (FWI) were compared at four harvest stages with the aim of potentially promoting mountain bananas – which differ from current standard bananas – or export to the European market. At an equivalent harvest stage, highland (H) bananas were significantly thicker in diameter (grade), denser and firmer than lowland (L) bananas. After ripening, H bananas were significantly firmer and their peel was harder as compared to L bananas. Their dry matter and dry soluble extract contents and citrate concentr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ted in L bananas. P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 bananas whereas Zn contents were higher in H bananas. A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differentiated H and L bananas on the basis of their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ltitude” factor had a more marked effect than the “harvest stage” factor on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ipe fruit.  相似文献   
53.
李海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78-11579
对大兴安岭呼中林区的MODIS初级净生产力(NPP)数据产品结合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进行分析,得出2010年该区域NPP的均值为0.279 5 kg(C)/m2。NPP随地形因子的总体分布规律为:海拔越高,坡度越大,NPP越低,但平地的NPP明显低于坡地,在空间上的波动性也明显高于坡地。在各地形因子中,除海拔对NPP的影响显著外,其他地形因子对NPP的影响均不显著,各地形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也不显著,但不同坡度之间的NPP仍有较大差异,坡度也是空间上影响NPP分布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4.
研究揭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漂移”的本质:在多基因条件下,“变异压”和“自然选择压”使两系不育系育性逐代提升。纯合体没有育性“漂移”。在适度的高海拔地区建立鉴定和繁殖基地,通过诱变、连续的自交、株系选择或花粉培养,培育出育性双向彻底转换的株系——在同一季度内,在制种基地100%不育,同时在繁殖基地像常规稻一样结实。  相似文献   
55.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高程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高程控制方法,分析了与高程控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以陶赖昭松花江特大桥的高程控制为例,建立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BSAS和前进分析法计算出各施工阶段的桡度,进而得出各悬浇段的预拱度,为高程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脱毒马铃薯投放大田后重新感染病毒病.其重新罹病的程度、速率和大田连续种植代数、海拔高度等密切相关.在海拔2000m左右的地区,脱毒薯的有效种植年限至多为3代;当海拔升至2400~2700m,到第3代时,病情指数低于5%,可保持高产,若连续种植5~6代,则病情剧增,丰产性丧失;在海拔2800m的农区,重新感病速率接近于零.因此在高寒农区设置原种繁殖基地,并建立梯级循环繁种供种体系,是保持其高产势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7.
不同海拔烟区的生态特征及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烟区域海拔高度与当地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介绍了不同海拔植烟区域的生态特征,综述了海拔对烤烟叶片超微结构和农艺性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致香物质、感官评吸质量以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旨在为烟区布局调整与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消落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研究消落带土壤抗侵蚀特点对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桑树林地土壤抗蚀性在不同高程处的差异,本文以典型消落带桑树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理化性质研究法对不同高程桑树林地土壤抗蚀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高程桑树林地0~20 cm土层土壤抗蚀性指数具有较大差异,表现为180 m(38.22%)170 m(23.09%)165 m(18.4%)175 m(10.5%),且未淹没区(高程为180 m)大于淹没区(高程≤175 m);对于同一高程,表层(0~10 cm)土壤抗蚀性优于底层(10~20 cm)。2)土壤15个抗蚀性指标优化为F1、F2、F3 3个主成分,其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模型为F=0.655F1+0.236F2+0.109F3,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高程桑树林地土壤抗蚀性大小为180 m170 m165 m175 m。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抗蚀性指数与土壤黏粒(0.001 mm)、0.2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78和0.732;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为0.689;与砂粒和粉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说明黏粒、0.25 mm水稳性团粒和有机质是影响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抗蚀性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区域土壤流失进行针对性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不同烤烟品种及海拔对烟叶中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甲酯化和GC/MS法分析了云南8个烤烟品种和1个品种3个海拔高度烟叶中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8个品种中以红大品种的总有机酸含量最高,达79.82 mg/g,K 346品种次之,最低的是G 28品种(50.6 mg/g),其他品种中有机酸含量介于2者之间。海拔不同有机酸含量也不同:烟叶中总有机酸含量在海拔1 400~1 600 m较高,而在1 200~1 400 m海拔最低;丙二酸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羟基丁二酸,2-丁烯二酸和柠檬酸的相对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60.
通过恢复系南34与35个滇Ⅰ型不育系组配的35个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在不同海拔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对滇Ⅰ型不育系的恢复谱广、恢复力强、恢复性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