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4篇
  51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10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山西虫生真菌资源的研究Ⅰ——虫生曲霉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省虫生真菌资源调查 ,从大量采集的罹病昆虫或死虫上分离出曲霉菌 4 7株 ,共鉴定出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 4种 ,它们分别是黄曲霉 (A .flavusLink)、黑曲霉 (A .nigervanTieghem)、亮白曲霉 (A .can didusLink)和青霉状曲霉 (A .penicilloidesSpeg .) ,并对它们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有菌种均保藏于山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MHSAU)  相似文献   
62.
黑曲霉纤维素酶酶学特性及其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3.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选择有效的方法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种。[方法]利用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选育出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培养并测定其酶活。[结果]在单因子诱变中,紫外线效果明显优于亚硝酸,致死率70%~80%的诱变剂量比较理想。复合诱变比单因子诱变效果好,产酶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菌落生长速度也加快,在多次传代试验中,菌株的性状也比较稳定。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15 W,照射距离30 cm左右,照射时间8 min)和亚硝酸(0.1 mol/L的NaNO3处理5 min)的复合诱变,复筛得到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纤维素酶活力提高了61.10%,滤纸酶活力提高了64.01%。[结论]通过紫外线和亚硝酸复合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纤维素酶活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64.
高温乳糖酶产生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产高温乳糖酶的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niger)D2-26作为出发菌株,经1次紫外线和3次γ射线诱变后,获得1株产高温乳糖酶的黑曲霉突变株UCo-3,其菌落形态较出发菌株略有差异,菌落呈圆形年轮状,菌落背面只在接种处有明显的皱褶。该突变株产生的高温乳糖酶活力达16 27U mL。  相似文献   
65.
将黑曲霉和荧光假单胞菌引入到传统的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模型中,参照规范中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选取12、16、20、24、28、32和36 h水力停留时间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2种菌种对重金属Cd、Cr、Pb和Cu的吸附降解规律.对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进行了接种对比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接种2种菌种后,当水力...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利用以生木薯淀粉为唯一碳源的筛选培养基,从腐烂木薯渣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可以降解生木薯淀粉的真菌菌株RSDF-7。根据RSDF-7形态和18SrDNA与28SrDNA之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的结果,初步认定该菌株为曲霉属。菌株RSDF-7的粗酶液对多种不同的生淀粉底物均有水解效果;在以大米和玉米淀粉为底物时,其生淀粉分解活力比较高,分别为42%和40%。菌株RSDF-7的粗酶液具有良好的低pH稳定性,对生木薯淀粉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4.5。在30min的吸附后,RSDF-7的粗酶液对生木薯淀粉的吸附力高达60%。使用HPLC对粗酶液的酶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酶解产物中仅存在葡萄糖,表明菌株RSDF-7所产的生淀粉降解酶主要为糖化酶。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经RSDF-7粗酶液酶解后的生木薯粉颗粒破裂,形成空洞,说明RSDF-7粗酶液对生淀粉有较强的水解作用。可以预见,经纯化后的曲霉菌株RSDF-7生淀粉酶将来可以用于基于酶解的木薯淀粉转化。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有丝真菌092902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典型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碳源同化及ITS序列3种鉴定方法.[结果]从形态方面,菌株092902与标准菌株黑曲霉As3.40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极为相似,初步判断菌株092902属于黑曲霉;从Biolog微生物鉴定仪碳源同化方面,鉴定结果是黑曲霉;从菌株ITS序列进一步确认菌株092902与NCBI数据库中黑曲霉相似率达到100%.[结论]从这3个方面共同对菌株092902作出鉴定,该菌属于黑曲霉.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从紫海胆肠道分离得到的曲霉菌(Aspergillus sp.)菌株HDf2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方法]采用液体发酵,运用柱层析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结果]从乙酸乙酯提取物较高极性段分离得到1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与文献对照将其鉴定为nonadride类化合物glauconic acid.[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海洋来源的真菌产天然界稀有的nonadride类天然化合物glauconic acido.  相似文献   
69.
A 5-year-old female Holstein cow was examined for ocular discharge, periorbital swelling, an area of full-thickness corneal cellular infiltrate, fibrin, hypopyon, diffuse corneal edema, and miosis.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a corneal stromal abscess and secondary anterior uveitis. Histopathology, mycotic culture,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ositive for Aspergillus and Fusarium DNA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fungal infection. Response to therapy was adequate, and follow-up with the patient 1 year after diagnosis revealed a focal area of corneal fibrosis.  相似文献   
70.
为进一步研究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中veA基因的结构及其与有性发育的关系,以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为有性发育研究材料对veA基因进行全长克隆,根据已克隆到的veA保守区片段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GSP),使用RACE技术从总RNA克隆到了长度为2 515 bp的veA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编码有562个氨基酸残基,其预测蛋白质序列与丝状真菌的其他种相应预测蛋白质比对结果发现,其相似性较好,保守区序列集中于蛋白质的N端。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只含一个内含子,长度为54 bp,位于起始密码子下游149 bp处。说明,已成功地从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中克隆到了veA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