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9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针对大别山山核桃的野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系统地探讨了以组织培养为手段进行快速繁殖的途径.以叶柄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添加不同的激素配比进行培养,诱导叶柄形成愈伤组织的较适宜激素组合是2,4-D4.0mg/L+KT0.4mg/L,对于芽的增殖,较适宜的激素组合是6-BA 2.0mg/L+IBA0.4mg/L或6-BA 3.0mg/L+IBA0.4mg/L;而根的诱导则在MS+IAA 0.5mg/L或MS+NAA 0.5mg/L培养基上进行最好.  相似文献   
302.
为研究薄壳山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根际与非根际的土壤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序列数分别比根际土壤多1867条和11163条,薄壳山核桃非根际土壤真菌的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著大于根际土壤,但两者之间的细菌差异不显著。从细菌和真菌组成来看,薄壳山核桃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丰度最高的细菌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总体而言,薄壳山核桃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存在一定差异,非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大于根际土壤,但细菌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3.
山核桃新品种‘亚优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优8号’是从浙江省建德市山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果实较大,坚果质量5.72 g,纵径25.19 mm,横径22.25 mm,果形指数1.13。出仁率44.8%,果仁含脂肪61.10%,蛋白质65.30 mg · g-1,钾2 820.2 μg · g-1,钙1 275.7 μg · g-1。7年生树平均坚果产量1 291.65 kg · hm-2,早实、丰产,综合性状优。  相似文献   
304.
试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研究嫁接时间、接穗部位、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时间、接穗部位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枝条类型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美国山核桃芽苗砧嫁接最佳方法是选用美国山核桃发育枝上的中部芽在5月1日嫁接,成活率可达75.04%。  相似文献   
305.
为研究环剥和环割这2种修剪措施对薄壳山核桃新梢生长和叶片碳氮代谢物积累的影响,以5年生薄壳山核桃幼树‘波尼’(‘Pawnee’)为试材,对同一规格长度(40~45 cm)新梢进行环剥处理(环剥1 mm、环剥2 mm和环剥3 mm)和环割处理(环割1圈、环割2圈和环割3圈)。不同宽度环剥和不同圈数环割处理对薄壳山核桃的影响不同。环剥和环割处理能抑制新梢伸长生长,促进粗度生长;环剥3 mm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C/N比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但与环剥2 mm无显著性差异;环割3圈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C/N最高。综合考虑修剪措施可能对树体的影响,环剥2 mm或环割3圈为生产上新梢的适宜修剪方式。  相似文献   
306.
以豫南浉河区和罗山县造林第2年的波尼薄壳山核桃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地径和分枝(新稍)的生长模型进行分析,分别用二次曲线、生长模型、S形曲线、三次方程、指数、幂函数、Logistic方程拟合生长量与生长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三次方程模型拟合树高、地径的效果最好,其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91和0.996;用二次方程拟合分枝的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996。观察发现,该品种在豫南的年生长时间可达220d以上;用Fisher分类方法,可将薄壳山核桃的树高、分枝年生长时期划分为萌芽期、第1个生长高峰期、第2个生长高峰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但两者生长高峰期的时间不同;地径可分为萌芽期、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时期,以地径速生期时间较长、在105d左右。  相似文献   
307.
为了解长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规律,以1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对其嫁接成活后穗粗、砧粗、枝粗和枝长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测,并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其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长山核桃1年生嫁接苗的穗粗、砧粗、枝长、枝粗等性状指标均呈快速升高后逐渐放缓生长的变化曲线,4—5月为新梢萌动期,5—8月为其生长盛期,8月以后其生长速度放缓直至停滞;(2)长山核桃嫁接苗的生长模型以平方和三次方曲线为主,其中穗粗和砧粗的生长模型均以三次方曲线生长模型拟合的为更优,其拟合精确度分别达到99.29%和97.76%,枝粗和枝长的生长模型均以平方曲线生长模型拟合的为更优,其拟合精确度分别达到98.82%和92.90%;模型拟合的精度较高,表明该生长模型可运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308.
本研究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实生苗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盆栽试验设计,探讨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对照苗,外生菌根真菌接种可显著提高薄壳山核桃幼苗的地上干重和叶片光合能力(P<0.05)。其中,接种土生空团菌幼苗的地径和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苗和豆马勃属接种苗。  相似文献   
309.
根据健康成人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EPI)人群的肠道条件,设置不同的胆盐浓度、肠道pH和胰脂酶浓度,分析加工山核桃基质降解率(matrix degradation rate,MDI)、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总酚和抗氧化活性,探究不同肠道条件和粒径大小对加工山核桃体外消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粒径大小对加工山核桃体外消化影响最显著,小颗粒加工山核桃MDI、抗氧化活性以及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均高于大颗粒加工山核桃。pH和胆盐浓度与脂肪消化和抗氧化活性相关,pH 7,胆盐浓度为10 mmol·L-1时,脂肪消化效果更好;胰脂酶浓度越高,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率越高。因此,EPI人群可适量摄入补充益生元、胰酶制剂,提高对山核桃制品营养素消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310.
为合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品质量,通过不同施肥方式与施肥量的组合试验,探讨了薄壳山核桃生产中施肥方式、施肥量与树体营养、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采用国家标准对薄壳山核桃种仁、青果、叶片和枝条(韧皮部与木质部)的钾、磷和钙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出仁率、核果长度、核果横径和果壳厚果实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借助主成分分析法(PCA)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的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不同施肥方式(传统土施和树干输液)和施肥量对成熟期薄壳山核桃树体内部营养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PCA分析法构建模型对薄壳山核桃果实进行综合评价,当地传统土壤施肥结合树干输液处理下的薄壳山核桃果实综合品质得分最高,仅传统土施处理次之;传统土施结合树干输液处理使果树韧皮部的Ca和Mg含量显著增加,表明树干输液措施的加入能在传统土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薄壳山核桃果实品质,并且促进树体的养分贮藏与矿质元素的再利用。研究结果对明确薄壳山核桃树体的矿质元素需求动态、吸收能力和养分调控有重要意义,可为提升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