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23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固体培养条件对蛹虫草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营养液不同pH值和米粒大小两个培养条件对蛹虫草固体发酵产子实体和虫草菌素的影响.当营养液pH值为5.5~6.0时子实体的产量最大,营养液pH值为6.5时,虫草菌素总的产量最大,达48.44 g/瓶.较大的米粒有利于蛹虫草子实体的生长,较小的米粒有利于蛹虫草虫草菌素的积累.子实体的产量随着米粒的变小而减少;子实体中虫草菌素的含量随着米粒的变小而增加.当采用整米作为培养基基质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最大,达1.67 g/瓶,当采用40目米 10目米(1∶1,M/M)作为培养基基质时,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菌素含量最大,达1.87%,虫草菌素总的产量也最大,达52.46 mg/瓶.  相似文献   
422.
蛹虫草菌液体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蛹虫草菌液体培养基不同营养成分对蛹虫草菌丝生长干质量的影响,以对蛹虫草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蛹虫草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玉米粉1%、麦麸1%、葡萄糖2%、蛋白胨2%、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维生素B110mg·L-1。蛹虫草菌最终菌体总干质量达到14.85g·L-1。  相似文献   
423.
提高蛹虫草质量和产量的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强  刘金龙  郑小江  陈瑶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69-4075,4081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蛹虫草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影响市场对蛹虫草产品的消费,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种Hz1孢子复壮的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干重高于菌种B1、Bz1、H1孢子复壮的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干重,其液体培养基最优组合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8 g/L、KH2PO4 1.0g/L、MgS04 500 mg/L.生产富硒蛹虫草培养基的最优主料为富硒大米45 g、培养液55 mL,在培养温度为22℃、空气相对湿度70%时蛹虫草子实体生长最好.综合而言,子实体培养最优条件为日间温度22℃、夜间温度15℃、空气相对湿度70%、光照度200 lx,并结合先用日光灯照射、待子实体长至1~2 cm时使用蓝紫灯照射处理的产量最高.检测结果显示,蛹虫草子实体的有效成分含量分别为硒52.03 mg/kg、蛋白质27.74%、腺苷0.05%、多糖2.50%、虫草素2.61%、氨基酸26.92%,尤其是所含的虫草素具有工业提取价值.  相似文献   
424.
以蛹虫草CM-16菌株为供试材料,分别在75、150、300、500和650lx的光照度环境下进行培养,以蛹虫草的菌丝体颜色饱和度、子座颜色饱和度、生物学效率、栽培周期、子座密度、子座长度、基质利用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光照度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供试范围内,光照度与以上各指标之间均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蛹虫草生长最适的光照度为140~280lx。可见,光照度对蛹虫草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在蛹虫草的栽培管理中,应分阶段调节培养环境的光照度。  相似文献   
425.
对四川省蝉花资源分布进行调查,并分析蝉花自然分布与海拔、林地类型、光照、温度、坡度、相对湿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四川省蝉花自然分布区域有绵阳市安州区、北川羌族自治县通、乐山市犍为县、南充市蓬安县和金城山等地。先后分离获得蝉花菌分离株20株,经过分子鉴定蝉花种类分别为大蝉草和小虫草。相关生态因子分析发现,四川省蝉花生长密度与海拔没有相关性;四川省蝉花生长密度与光照强度、温度、坡度、相对湿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蝉花生长密度与光照强度正相关,但随着温度、坡度、相对湿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该研究首次对蝉花资源自然分布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探索,对于深入了解蝉花的生物学及人工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26.
选用90头DLY(杜×长×大)断奶仔猪(28日龄),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0.5%SC组),饲喂基础日粮+0.5%北五味子;0.1%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1%发酵五味子药渣;0.3%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3%发酵五味子药渣;0.5%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5%发酵五味子药渣。每天记录5组猪的腹泻情况以及采食量,计算腹泻率和料肉比,并于试验第7、14、21天,分别采集空白对照组、0.5%SC组、5%FSD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段组织以及空肠黏膜,测定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肠上皮内杯状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表明:0.1%FSD组、0.3%FSD组、0.5%FSD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空白对照组低13.87%、30.82%、41.72%;料肉比分别比空白对照组仔猪低1.7%、4.02%、8.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5%SC和0.5%FSD组仔猪的小肠绒毛较完整;0.5%FSD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提高;0.5%FSD组仔猪肠上皮内杯状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肠黏膜SIgA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0.5%FSD组与0.5%SC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27.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药材,药材本身及其提取物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冬虫夏草成分主要包括核苷、多糖、蛋白质及肽类物质等。对冬虫夏草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的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