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平贝母为一味传统中药,但其产量却受繁殖系数低等因素限制。因而为筛选出平贝母鳞茎再生的最佳离体培养体系,本文分别研究了外植体种类,激素的不同浓度和组合以及光照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平贝母鳞茎力学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鳞茎机械化筛分中存在破碎损伤问题,利用物料分析仪对平贝母鳞茎进行了压缩试验和表面硬度试验,测得平贝母地下鳞茎的力—位移曲线以及最大破坏力,分析了平贝母地下鳞茎的破裂损伤规律.结果表明,平贝母鳞茎沿半月形扁圆鳞瓣方向挤压后破坏形式是破瓣,沿垂直半月形扁圆鳞瓣方向挤压后破坏形式是裂纹,破裂力差别明显,屈服力差别不明显,最大破裂力为52.25 N;自然干燥过程中平贝母鳞茎表面变硬,抗摩擦能力增强,果肉变柔,出现裂纹机率减小.  相似文献   
33.
Ca2+对皖贝母高温胁迫下抗逆生理指标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Ca2+对高温胁迫下皖贝母抗逆生理指标及相关光合参数的影响,探讨钙对皖贝母高温胁迫伤害调控的可行性。将室外同一环境条件下盆栽的皖贝母,分别叶面喷施5、10、20、30、50 mg/L的CaCl2溶液,然后置于35℃/25℃(昼/夜),光强3 600 lx的光照培养箱内,进行高温胁迫处理,以常温25℃喷施蒸馏水和高温胁迫下喷施蒸馏水为对照,处理3 d后,测定皖贝母叶片相关光合参数、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活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叶面喷施CaCl2溶液,可增强皖贝母叶片SOD、POD酶活性,提高叶片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减少高温胁迫对细胞膜的破坏,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Ca2+处理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结论:叶面喷施一定浓度CaCl2溶液可减轻高温胁迫对皖贝母叶片的伤害。  相似文献   
34.
从改良培肥土壤、适时播种鳞茎、科学施肥、及时摘花打顶及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阐述了在杭州湾南岸围垦沙地种植浙贝母的技术,为围垦沙地进行作物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换代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5.
目的确定平贝母不同表现类型是否在总生物碱含量上存在差别,为其育种做准备。方法超声法提取总生物碱,比色法测定含量。结果平贝母常见的绿茎绿叶品系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1703%,另2种品系——紫茎紫叶、紫茎绿叶分别为0.1807%、0.1830%。结论不同平贝母表现类型在总生物碱含量上没在显著差异,需要转向对其他性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在卷叶贝母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研究其对卷叶贝母培养物中有效组分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卷叶贝母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25 d后其培养物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添加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前体物均能显著地提高卷叶贝母培养物的增殖倍数和总生物碱含量。[结论]添加浓度为0.50 mmol/L的酪氨酸试验组其培养物增殖倍数最高为2.60,以添加浓度为0.50 mmol/L的色氨酸试验组其总生物碱含最高,为0.212%。  相似文献   
37.
王伟  罗桂花  龚伯奇  陈志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49-150,160
对暗紫贝母RAPD反应体系中的5个重要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最优的反应体系(20μL):模板DNA 25 ng,随机引物0.8μmol/L,dNTPs 0.20 mmol/L,Mg2+1.5 mmol/L,Taq酶0.8 U。  相似文献   
38.
建立了一种测定元胡、浙贝母和白芍3种中药材中嘧霉胺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提取,液-液分配,柱层析[m(中性氧化铝):m(弗罗里硅土)=3:2]净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同时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验证。结果表明:在0.02~10 mg/L范围内,分别以正己烷和3种空白基质溶液为溶剂配制嘧霉胺的标准工作溶液,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大于0.999;在0.01(元胡中为0.02)、0.1和0.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添加回收率为75%~104%,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0.2%(n=5),日间RSD为1.2%~9.0%(n=3)。分析方法在元胡、浙贝母和白芍中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02、0.01和0.01 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且简单易行,净化效果好,适用于元胡、浙贝母和白芍中嘧霉胺分析。  相似文献   
39.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尔康地区暗紫贝母生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马尔康地区暗紫贝母的栽培提供依据,笔者研究了除草、施肥和整地、种植密度以及覆盖土厚度对暗紫贝母生长高度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土的厚度对暗紫贝母的生长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而整地和种植密度对其影响显著,除草和施肥在一定的时间段影响暗紫贝母生长和存活率。综合来看,贝母的栽培需要较低的种植密度(60000株/hm2),在播种后第1个月,不适宜施肥和除草;第2个月适当的施肥有利于贝母的生长;到第3个月,除草和施肥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0.
花魔芋与湖北贝母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花魔芋和湖北贝母的周年轮作栽培新模式,以花魔芋、湖北贝母为材料,考察其生育期、产量、病虫害、经济效益及栽培生理,探索新的轮作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花魔芋和湖北贝母轮作,生长期衔接良好,净作产量和效益分别为12377.85 kg/hm2和6189.25元/hm2,轮作中魔芋产量12489.00 kg/hm2、贝母产量8889.00 kg/hm2,总效益151335.00元/hm2。与对照相比,病害无显著差异,魔芋增产0.89%,虫害升高1.92%,综合效益高107.66%。同时,首次报道花魔芋根状茎的栽培生理问题,发现了其生育期与种芋安全贮藏的重要关系,提出生育期达184天以上方能基本保障根状茎的生理成熟。由此得出,花魔芋—湖北贝母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新模式可解决山区可耕作土地少、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湖北贝母过度开采等突出问题,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