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1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812篇
林业   69篇
农学   775篇
基础科学   130篇
  448篇
综合类   1239篇
农作物   92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求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为湖南省耕地和粮食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县(区)为单位收集了湖南省1989~2008年人口、耕地和粮食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分析了全省耕地、粮食的变化情况。[结果]全省20年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整体减少,粮食总量及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工业化、城市化等是导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在数量和质量上占补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品种改良和种粮技术的提高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原因。[结论]要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必须加强耕地质和量上的保护,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灾害能力以保障耕地生产力,通过惠粮等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通过改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通过提高双季稻种植面积增大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992.
我国近年旱情演变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国近年旱情演变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汇总分析了1978~2008年我国发生重大旱灾的土地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成灾率,以及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其受旱灾影响情况。[结果]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尤其是南方地区,旱情并没有减轻,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自1978年以来,我国由于旱灾导致的成灾面积在迅速增加,且干旱导致的农作物绝收面积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由于人口增加和和经济发展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导致了粮食的总产量增长缓慢。[结论]构建和谐流域,实现人水和谐相处,就要在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同时,规范人类自身行为,进一步做好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93.
赵秋祥  张如宏  王娟  张彪  董桂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81-13985
[目的]探讨武育粳3号机插稻产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栽插时间、栽插密度、育秧方式和氮肥运筹等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影响其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栽插时间越早,单位面积穗数或每穗粒数越多,单位面积颖花量越大,越易获得高产。120万~150万基本苗/hm2处理的穗数、每穗粒数、单位面积颖花量较大,产量较高。施氮量300 kg/hm2处理的产量高于270、330 kg/hm2处理;施300、330 kg/hm2纯氮水平下,7∶3处理的产量高于6∶4处理,270 kg/hm2施氮下正好相反;在6个氮肥处理中,以300 kg/hm2施氮量7∶3施氮比例处理的产量最高。高产攻关试验中,不同产量类型田块的穗数差异较小,每穗粒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有明显差异;高产F类田块水稻的每穗粒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颖花量高于其他类型水稻;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下时,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前者对产量的作用显著大于后二者;产量在9 000~10 500 kg/hm2时,穗数对产量的作用显著大于其他因素;产量在10 500 kg/hm2以上时,每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前者对产量的作用显著大于后二者。穴数、每穴穗数与穗数关系密切,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下时,前者对穗数的作用大于后者;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时,后者对穗数的作用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994.
孙特生  李波  张新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47-19350,19368
利用1961~2010年皇甫川流域主要气候要素数据和1979~2000年准格尔旗统计数据,采用净初级生产力(NPP)计算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流域陆地植被NPP和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①1961~2010年皇甫川流域NPP的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年际变化显著。各乡镇NPP动态变化一致,且年际变化显著。流域NPP空间差异明显,东南部较高、西北部相对较低,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一致。②1979~2000年皇甫川流域各乡镇粮食单产增长趋势明显,且年际波动显著,在有些年份降水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粮食单产空间差异明显,北部高,东南部居中,西部低。③皇甫川流域NPP和粮食单产的时间相关性较为显著,而空间相关性不明显。这与NPP主要受自然条件影响,而粮食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农业政策和科技投入等综合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95.
不同育栽方式水稻籽粒灌浆结实与旗叶衰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肥床旱育手栽、半水育秧手栽及塑盘旱育抛栽水稻籽粒灌浆及旗叶衰老特征。结果表明:半水育秧手栽水稻籽粒活跃生长期长,但起始生长势弱,平均生长速率低、旗叶早期衰老慢,而后期快,肥床旱育手栽则相反,起始生长势和平均生长速率最高、活跃生长时期最短,旗叶前期衰老快后期慢,塑盘旱育抛栽介于两者之间。籽粒灌浆与旗叶衰老有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6.
以高产玉米品种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传统分期施肥(NP,364.5 kg/hm2)、氮肥一次性基施两种氮肥施用方式,N0.8(291.7 kg/hm2)、N0.9(328.1 kg/hm2)、N1.0(364.5 kg/hm2)、N1.1(401.0 kg/hm2)、N1.2(437.4 kg/hm2)共5个施氮量处理(氮肥一次性基施),不施肥(N0)为对照,研究其对春玉米地上部分农艺性状特征、子粒品质、产量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肥的供给显著改善玉米植株的农艺性状,适宜氮素供给地上部低位节间机械强度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及蛋白质含量和生产效益显著提高。适宜氮素供给调控下,显著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条件,氮素营养供给的时间和供给量与需求相匹配,倒伏率显著下降。改变传统的分期施肥为一次性缓释氮肥基施供给,施肥量在原施肥量的90%以上,协调氮素营养的供给与需求,显著提高地上部低位节间机械强度,产量和生产效益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7.
优质超级稻松粳9号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两个对照品种相比,优质超级稻松粳9号籽粒灌浆具有启动早、灌浆速率高而且平稳的特点.上部籽粒和下部籽粒灌浆速率平稳,抽穗后25 d灌浆速率达到最大值,与两个对照品种一致;中部籽粒在抽穗后30 d灌浆速率达到最大,晚于两个对照品种.不同部位的籽粒灌浆差异明显,灌浆速率和粒重由大到小依次是上部籽粒、中部籽粒、下部籽粒.  相似文献   
998.
磷肥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研究常规一次性施肥和滴灌分次施肥以及不同磷肥用量对玉米生长及磷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滴灌密植高产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滴灌水肥一体化分次施磷模式下,磷肥用量在90 kg/hm2时玉米产量达到最大(16.66~17.29 t/hm2),比一次性基肥施入产量高8.3%~12.6%,经济效益平均提高11.0%;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比一次性基肥施入处理分别提高44.4%~50%和59.5%~73.65%。在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在玉米开花前随水分次滴施水溶磷肥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磷肥利用率,同时能减少磷肥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以目前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高肥小麦品种和洛阳农科院新培育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习性小麦籽粒灌浆的特性及其灌浆特性比较。用Logisitic方程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灌浆各参数的变异大小,用相关分析研究了灌浆参数与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对所有品种来说,T3,R3的变异系数较大,其次是R1和R,Tmax和T品种间差异小,相对稳定;对春性品种来说,品种间变异较大的是T3和R3,相对稳定的是Tmax和T;相对于半冬性品种,T3和R3的变异大,其次是R1和T1,T和Rmax的变异小。(2)对所有品种来说最大灌浆达到时间Tmax、最大灌浆速率Rmax、平均灌浆速率R和各阶段灌浆速率是影响粒重的主要因素,而且R对粒重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对春性品种,与粒重显著相关的灌浆参数为Rmax、R、R2;半冬性品种,平均灌浆速率R、R1和T2与粒重显著相关。针对河南省小麦灌浆后期常有干热风的气候特征,通过栽培措施协调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选育平均灌浆速率较高的高肥小麦品种,从而达到增加粒重、获得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高粱——大有发展潜力的饲料作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抗逆性强、产量高,是优良饲料。子粒作饲料,可预防畜禽肠道传染病,提高瘦肉率;甜高粱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高,消化率高,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可节约大量精饲料;草高粱可青饲、青贮,还可作干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