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利用58对SSR引物所检测出的158个等位基因位点对44份三系杂交粳稻亲本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44个粳稻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54~0.96。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1处,可将44个粳稻品种(系)分为4类,绝大多数品种(系)都聚为第四类群,第四类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75处,又可分为5个亚群,所有的保持系和不育系单独聚为E亚群。  相似文献   
22.
大豆不同亲本组合对早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豆育种实际工作,配制低蛋白×低蛋白、低蛋白×高蛋白两种不同类型的大豆杂交组合,对各组合F1代及F2代单株蛋白质、油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交亲本蛋白质含量对早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特征有显著的影响,亲本蛋白质含量与早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正相关,在各杂交组合早世代群体中蛋白质与油分含量均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根据蛋白质含量具有较高遗传力的特点,预期杂交亲本蛋白质含量性状可以自早世代材料保持到高世代材料而形成稳定品系。  相似文献   
23.
影响杂交大豆制种的几个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玲  刘博  周安定 《农学学报》2014,4(11):15-18
为了探索不同因素对大豆杂交制种产量影响,设计了播期、行距、父母本行数比例三因素裂区试验和播期、母本与油葵距离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制种产量影响显著,行距、父母本行数比例,三因素之间两两互作、三者互作均对制种产量影响不显著。播期5 月10 日、行距50 cm、父本:母本=1:2 处理时制种产量最高。母本与油葵距离对大豆制种产量影响极显著。母本距油葵90 cm 处理下产量最高。结论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较早播期、较短母本与油葵距离,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24.
水稻株系与亲本间灌浆期POD酶谱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复性电泳技术,对水稻子代与亲本在灌浆期的POD酶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浆期C的POD酶谱与亲本间表现出明显差异,C的POD带型偏A,总酶活变化规律与B相似。(2)灌浆中期C中检出1条52kD新酶带;灌浆后期仅C和A中检出53kD酶带,酶活C较A弱。(3)灌浆中期仅在A中检到的70~63kD弱酶活带区和灌浆中、后期仅B中检到的63~58kD弱酶活带区及42kD酶带,在C灌浆各时期均未检出。亲本间基因互作导致C的POD酶谱表达差异,这是育种希望得到的,对于新酶带和差异酶谱与C的新性状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水稻杂交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目前中国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信息,利用74对SSR引物对103份小麦主要亲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98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14之间,平均为4.0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020~0.899,平均为0.429.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369~0.948,平均值为0.636.74对SSR标记能将103份小麦品种(系)分为五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及地域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6.
甘蓝型油菜亲本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甘蓝型油菜核心亲本10个,采用4×6不完全双列杂交,对24个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估算与分析,旨为探明亲本材料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在一般配合力上,6个父本的优劣顺序为PX-11(PX-21(PX-32(PX-8(PX-9(PX-22-6,4个母本的优劣顺序为PX-5(PX-18(PX-12(PX-3。(2)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PX-3×PX-9。24个组合中,产量排在前3位的组合是PX-5×PX-11、PX-18×PX-11和PX-5×PX-3。(3)性状遗传力中以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力最高,角果粒数最低。试验结果结合田间表现表明:PX-5和PX-11这2份材料的综合性状较好,可利用其它优良材料与其杂交创造农艺性状优的材料。(4)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表明在杂交组合选配时,只有在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才能获得特殊配合力高的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甘蓝型双低优质杂交油菜(Brassica napus L.)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为杂交油菜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配制强优势组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新育成的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蓝型双低雄性不育系作母本,11个甘蓝型双低优质恢复系作父本,采用p×q杂交模式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44个组合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一般配合力上,4个不育系的优劣顺序为354A359A818A018A,11个恢复系的优劣顺序为32553317318330693129311530023027313832223025;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354A×3255。44个组合中,单株产量排列前3位的是354A×3255、354A×3317、818A×3317;性状遗传力以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h2B最高,其次是单株产量和株高。[结论]395A是一个综合性状较好的不育系,在单株产量方面特殊配合力较强,可对359A进行广泛配制,以期能选育出高产杂交新组合。  相似文献   
28.
关于提高大豆杂交结实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个母本、10个父本、11个杂交日期、59个杂交时间对大豆杂交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母本对杂交结实率影响显著,J4032、齐黄26作母本容易获得杂种后代;不同父本对杂交结实率影响极显著,Avery、G3005作父本容易获得杂种后代;不同杂交日期对杂交结实率影响极显著;不同时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影响大豆杂交结实率的因素多样而且复杂,需要后续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前中国早稻食用品质较差,为今后选育优质杂交早稻组合提供理论依据,选用生产上常用的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对各杂交早稻组合及其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的各米质性状存在极其明显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组合各米质性状除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质含量外,其余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在总的基因型方差中所占比重均大于50%;除糙米率和精米率外,其余米质性状受父本的影响大于母本;杂交早稻各米质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遗传相关系数和相关遗传率三者之间均呈极显著水平的俩俩正相关;杂交早稻米质性状间的选择相对效率较高的有米粒长对长/宽,垩白面积对垩白度,垩白面积对垩白度,垩白粒率对垩白度,糙米率对精米率,其它米质性状之间的间接选择相对效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30.
“农大早红”是以早粉2号作母本,沈农2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基因重组,优良性状互补,育成的高产、优质番茄早熟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中等,第1花序着生第6至第7位,花序间隔1~2片叶,三穗果封顶,属矮自封顶类型.耐寒力较强,座果率高,物候期早,果实发育快,定植后52d始收,比双亲提早4~6d,前期产量超标22.8%,总产量超标26.9%果实近园形,红色,平均单果重119.2g,果实酸甜适度,风味好,果皮略厚,不裂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5%.适于日光温室,大、中、小棚覆盖和露地早熟栽培,单干整枝,9株/m ̄2以上,常年产量为5.2~6.0kg/m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