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1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1679篇
林业   209篇
农学   906篇
基础科学   90篇
  621篇
综合类   4407篇
农作物   802篇
水产渔业   875篇
畜牧兽医   3195篇
园艺   788篇
植物保护   52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461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465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747篇
  2015年   686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677篇
  2009年   637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614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观察核酸疫苗SjCA/pc和SjMfl/pc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取昆明鼠,于其后腿外侧肌注免疫SjCA/pc和SjMfl/pc,2d后剖杀动物.取注射部位肌肉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分析,荧光显微镜下镜检。结果表明,SjCA/pc和SjMfl/pc在小鼠注射部位肌肉可见黄绿色荧光,而对照组无此现象。可见,SjCA/pc和SjMfl/pc可在小鼠体内表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充分利用GenBank上的大量葡萄EST序列,建立本地化基因电子表达分析平台,实现基因表达模式的大规模快速分析。【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enBank上的362 193条葡萄EST序列进行本地化及后续处理,建立电子分析平台,并通过RT-PCR技术对其电子分析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包含叶、花等11个组织类别和GA3等5个胁迫类型的基因电子表达分析平台。通过VvAG、VvCHS、VvF3H、VvLDOX等4个葡萄基因的RT-PCR和电子表达分析结果比较发现,平台预测效率较高,在预测EST来源数较多的果实、花序、花组织的表达效果较好,而对叶等EST来源较少的组织的预测效果需结合试验判断。随着dbEST库中源于葡萄各组织EST序列数量的大量增加,平台的预测效果将更加符合基因表达的实际情况。【结论】葡萄基因电子表达分析平台预测效率较高,为葡萄基因大规模快速表达分析以及重要相关信息的挖掘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93.
万巧凤  姚新灵  丁海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62-11763
[目的]为了鉴定马铃薯反义SSU的功能。[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马铃薯反义SSUcDNA原核表达载体(pE-aS),通过0.1mol/LIPTG诱导pE-aS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测定糖原的相对含量。[结果]经连接、转化和酶切鉴定筛选出重组表达载体pE-aS,而pE-aS转化BL21(DE3)获得重组菌株BL21-aS。经IPTG诱导的BL21-aS糖原含量OD值为0.409,显著低于对照菌株BL21(DE3)和未经IPTG诱导的BL21-aS,而对照菌株BL21(DE3)和未经IPTG诱导的BL21-aS的糖原含量OD值差异不显著。这表明反义SSU在BL21内表达能够抑制glgC编码的AGPase的形成,从而减少其糖原合成量。[结论]该研究为构建马铃薯反义SSU植物转化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在观赏植物育种中起重要作用。原生质体的来源、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方法等,都对原生质体的培养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观赏植物原生质体在细胞融合、遗传转化上有了一定发展,为创造观赏植物新种质提供了新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5.
以桂糖11号为对照,引进桂糖系列(桂糖16、17、18、19、桂辐97/18),新台糖系列(ROC22、25、26),云蔗系列(云蔗89/07、89/157、89/351)以及福农91/4710、闽糖86/2121、粤农91/854、粤糖93/159共15个新品种(系)在贵州省贞丰县白层蔗区进行了适应性观察和对比试验。新植年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能较好地适应试验区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基本表现了各自的生产特性和产量水平,其中有桂糖16、桂糖19、桂辐97/18、云蔗(89/07、89/157、89/351)、ROC22、ROC25、ROC26、闽糖86/2121共10个甘蔗品种(系)的蔗茎产量和产糖量分别超过对照种产蔗量108.89t/hm2和产糖量14.96t/hm2的产量水平,其余5个参试品种材料的蔗茎产量和产糖量比对照种较低,各品种(系)的抗逆性、宿根性等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烟草蚀纹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烟草蚀纹病毒(TEV)CP序列设计合成上下游引物,利用RT-PCR方法获得了TEV CP基因,大小为789 bp。将TEV CP基因克隆到pM D 18-T S im p le V ector,经E coRⅠ/S acⅠ双酶切得到目的片段,并将其定向插入到pET 30a载体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 30-TEV CP,重组质粒经E coRⅠ和S acⅠ双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验证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 21,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结果表明,TEV 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37 ku。以表达产物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特异性抗血清,其效价为1/1 204。W estern b lot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可用于检测田间的发病植株。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家蚕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变化及羧酸酯酶基因表达差异与家蚕抗浓核病毒之间的关系,阐明其抗性的分子机理。【方法】以易感浓核病毒中国株家蚕品系华八和完全抗性品系BC8(华八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用BIO-TEK SYNERGY测定经口接种病毒(以下简称接种)后12 h、36 h、72 h 2个品系中肠的羧酸酯酶活力,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接种后12 h、36 h、72 h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接种后12 h中肠羧酸酯酶活力BC8接种组分别是BC8对照组、华八接种组和华八对照组的3.28倍、2.26倍和3.02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它时间段的供试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接种后12 h中肠羧酸酯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BC8接种组分别是华八接种组、华八对照组、BC8对照组的17.714倍、21.76倍和15.09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它时间段的供试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接种后12 h抗性品系BC8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升高及中肠羧酸酯酶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家蚕品系是否有抗性基因(nsd/nsd)有关,也与浓核病毒中国株的感染刺激有关;抗性品系BC8中肠羧酸酯酶活力升高的分子基础可能是羧酸酯酶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猪CFL2b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猪CFL2b基因,连接到T载体上,双酶切后通过定向克隆将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构建CFL2b-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经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导入C2C12细胞系。[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在空白载体pEGFP-N1转染的C2C12细胞中荧光布满整个细胞,而在转染阳性载体pEGFP-N1-CFL2b的C2C12细胞中荧光主要聚集在细胞质的肌动蛋白丝。表明转染的C2C12细胞系能够高效表达猪CFL2b蛋白,猪CFL2b基因表达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结论]该研究为CFL2b基因的功能及该基因与猪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简述了抑制差减杂交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优缺点,并对其在植物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用从德国引进的抗线虫基因Hs1pro-1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豆,以获得抗线虫转基因植株.提取克隆载体p1832,用Nco 酶切、Klenow补平和Sac 酶切,回收基因片段;提取表达载体pBI121,用Sma 和Sac 酶切,回收大片段;目的片段用T4DNA连接酶连接并转化E.coli,鉴定重组质粒;用基因枪轰击转化大豆品种早熟1号,获得18株再生苗,其中3株经PCR检测呈阳性,通过Southern杂交,证明Hs1pro-1基因已整合到其中2株大豆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