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33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36篇
  64篇
综合类   302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高效液相色谱反相条件下,利用手性色谱柱Lux Cellulose-1(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粒径分别为3μm和5μm)对环丙唑醇4个对映异构体进行了直接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不同粒径、流动相组成和柱温对环丙唑醇对映体色谱保留及分离的影响;并采用在线旋光检测器研究了环丙唑醇对映体的洗脱顺序;同时,利用热力学方法对对映体与固定相之间的色谱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比甲醇-水具有更好的拆分效果,柱温降低有利于对映体的拆分;在以V(乙腈)∶V(水)=60∶40为流动相、柱温为20℃的条件下,环丙唑醇对映体在3μm(流速0.3 m L/min)和5μm(流速1.0 m L/min)色谱柱上均可得到较好分离,在满足对映体完全分离的情况下,建议优先使用3μm色谱柱,异构体洗脱顺序为(+/+/-/-);而当流动相由乙腈-水变为甲醇-水时,对映体的洗脱顺序则变为(+/-/+/-)。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5~40℃试验温度范围内,van't Hoff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2);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时,环丙唑醇对映体的拆分过程受焓驱动;而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时,对映体的拆分过程既受焓驱动又受熵驱动。  相似文献   
72.
在日本住宅建筑环境当中,“接合空间”系统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文化条件是其产生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缘侧空间”在日本南方传统住宅中属于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接合空间”形式。日本建筑师将传统建筑中对空间、环境的处理方法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来。  相似文献   
73.
影响农村居民投票选举意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祥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528-533
本文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特征、村集体特征、候选人特征和社会资本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投票选举意愿的因素的方向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自身特征中的投票选举面貌、家人是否在村办企业工作这二个变量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非农就业、是否曾经担任过干部这四个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②村集体特征中仅有是否有过过往纠纷这一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有无投票误工补贴、公共服务水平、对上届村干部的工作满意程度这三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③竞选规范程度、候选人特征这二个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竞选激烈程度、自家人有无参加候选人提名、有无拉票行为以及乡镇政府介入与否这四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④是否参与经济组织、家里是否有人当干部这二个社会资本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4.
景观工程施工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及景观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工程施工作为景观空间营造的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后期使用及景观效果。本文笔者在多年工程施工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精心总结,按照景观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工序)撰写成文,并着重指出各阶段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积极探索技术方法以求高效完成景观工程施工各环节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75.
保证农药市场秩序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区(县)级农药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宣传与培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开展"农药标签"专项治理工作、搞好农药连锁配送等9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对通辽地区推广的10个糖用甜菜品种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KWS3418、KWS7156、KWS0143三个甜菜品种综合排序位居前三位。  相似文献   
77.
林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62-3665
[目的]研究建昌板鸭传统制作工艺过程中主要发酵微生物的生长变化规律。[方法]以建昌板鸭为原料,每48 h对其主要发酵微生物(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葡萄球菌)的菌体浓度进行了测定,应用7次高阶多项式方程建立了板鸭发酵过程中各微生物生长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各动力学模型函数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建昌板鸭发酵微生物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葡萄球菌生长的动力学模型与试验实测数据能够较好地拟合。[结论]为建昌板鸭加工行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8.
这篇论文主要分析了栖息地永久性破坏过程中幸存物种竞争序的变化。通过严格的数学证明,获得了引起竞争序变化的栖息地破坏比例的临界值。灭绝物种的数量和幸存物种的生态序变化有明显的关系:当最后一个灭绝的物种的序号为偶数时,随着栖息地永久性破坏的比例增加时,在全局稳定状态下,所有幸存的偶数序物种最终将成为强竞争力的物种;而当最后一个灭绝的物种的序号为奇数时,随着栖息地永久性破坏的比例增加时,在全局稳定状态下,则所有幸存的奇数序物种最终将成为强竞争力的物种。这个结论不同于以往相关的研究。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扩展了Klausmeier有关集合群落中任意一个物种丰富度函数的研究。根据Klausmeier的研究,当栖息地破坏比例小于竞争力最强物种稳定的丰富度时任意一个物种丰富度的分析性表达式已被获得。本文通过数学证明得到了当栖息地破坏比例大于竞争力最强物种稳定的丰富度时任意一个物种丰富度的分析性表达式。该结论完整地解释了Tilman等提出的如果物种死亡率相同竞争力强的物种将更加丰富的假设中幸存物种生态序变化的规律,而Tilman等提出的其它三种假设中幸存物种生态序变化的规律按照相似方法同样可以得到。  相似文献   
79.
Kinetic models alone are usually applied to describe adsorption onto porous materials, but little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fact that diffusion of pollutants especially large organic pollutant molecules may also control the reaction rates.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kinetics and pseudo-isotherm studies of an organic pollutant, 4-nitr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mansonia sawdust was examined. The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particle plots revealed three distinct sections representing sorption into external diffusion,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and diffusion to a biosorption site within the particles. The fractional removal of pollutant versus square root of time plots further revealed three sectional straight lines whose slope may represent the rates of pollutant sorption into macro-, meso- and micropores.The equilibrium capacities determined using four forms of the Ho's pseudo-second order model and the Type-1 pseudo second-order expression was also used to evaluate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s and pseudo-isotherms were obtained by changing initial concentration, C0.  相似文献   
80.
Potassium (K+) and nitrogen [N, as the form of ammonium (NH4+)] are major nutrients for plant growth.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studies on the kinetic fixation of potassium and ammonium ions in soils and clays, however, investigations on the kinetics of competitive fixation of these ions have been few, if any, especially by taking into account silt component of the soils. In this study, the kinetics of potassium and ammonium fixation were examined in the silt components of several soil sampl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K+ and in lesser amounts, NH4+ ions were fixed by silt components of the soils. Potassium fixation was strongly preferred over ammonium. To describe the fixation kinetics, seven mathematically models were evaluated. A comparison of the models showed that pseudo-second-order equation properly described the fixation of these ions by the silt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