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3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60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800篇
基础科学   178篇
  897篇
综合类   3594篇
农作物   139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Brans of 23 traditional and 12 improved (both red and white) rice varieties in Sri Lanka were screened for anti-amylase and anti-glycation activities in vitro. Varieties which showed the highest inhibitory activities at screening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for anti-glucosidase and glycation reversing as anti-diabetic properties. The same varieties were studied for selecte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Significantly high anti-amylase and anti-glycation activities were observed for bran extracts of red varieties compared to white varieties at screening. Traditional red rice varieties, Masuran, Sudu Heeneti, Dik Wee and Goda Heeneti, exhibited significant and dose dependent anti-amylase, anti-glycation and glycation reversing activities. These varieties also showed marke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brans of Sri Lankan traditional red rice varieties Masuran, Sudu Heeneti, Dik Wee and Goda Heeneti may be potential food supplements for diabetes.  相似文献   
52.
水稻条纹叶枯病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江苏全省大面积发生,现已成为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分析其暴发原因:灰飞虱虫量和带毒率高;耕作栽培制度有利于发病;水稻品种不抗病等。通过调查试验明确了:利用锐劲特等药剂进行稻种处理;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选用抗耐病品种等措施的主要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3.
半粒稻米直链淀粉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金华  宋文昌 《作物学报》1992,18(5):366-372
本文提出一个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用1粒稻米既可测出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还可用以繁种,便于在育种早代选择优良个体、提高效率,加快进程。用本方法测得的直链淀粉含量与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法GB_(7648-87),测得的结果经t检验,差异不显著。利用本法分析了F_1代种子及其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在非糯品种与糯稻品种的两  相似文献   
54.
水稻的分蘖期、长穗期、抽穗后1~10d、11~20d、21~30d及1~30d,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监测,分别进行土壤水势为-30~-35kPa、-60~-65kPa的控水处理,收获后对优势粒、中位粒、劣势粒进行粒形和垩白测定,发现在不同土壤水分下S品种长穗期和抽穗后1~10d控水显著抑制了籽粒伸长,也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籽粒增宽和长厚,以S4处理受抑制的程度最为严重;Y品种主要是长穗期控水显著抑制了粒长、粒宽和粒厚;两品种的多数处理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粒厚,这在优势粒中更明显;土壤水分对粒长/宽的影响很小。S品种各处理垩白率、垩白度多低于CK,Y品种各处理垩白率、垩白度多高于CK。对两个品种来说长穗期是影响外观品质的主要水分敏感期,节水栽培应从品种选择入手。  相似文献   
55.
张卫兵  李明 《种子》2002,(6):39-40
甲胺磷(methamidophos)具有内吸、触杀和胃毒杀作用,防治抗性蚜、蟥和水稻叶蝉、悦虱等药效较好,但残留期较长,有时会影响作物的品质。通过对贵阳地区水稻中甲胺磷农药残留分析,得到贵阳地区的大米中甲胺磷未检出。样品以丙酮提取,经过盐析、再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最低检测浓度为0.03μg/g),本方法的结果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因此说明贵阳地区的大米中甲胺磷没有超标,为贵阳地区绿色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水稻籽粒中内源多胺及其与籽粒充实和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杨建昌  朱庆森 《作物学报》1997,23(4):385-392
以8个水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籽粒发育期内源多胺的含量及其与籽粒充实和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中Put(腐胺)、Spd(亚精胺)和Spm(精胺)的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糕卫粒充实好的品种(组合)高于籽粒充实差的品种(组合),尤以Spd和Spm更明显;籽闰中Spd和Spm的含量或浓度,以及Spd/Put和Spm/Put的比值与谷粒充实率和千粒軎于极显著正相关在花后3天喷施外源多胺(1m  相似文献   
57.
水稻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真系秋光A, 研究3种不育细胞质对杂交稻16个性状的遗传效应. 结果表明: (1) 不育细胞质在结实率、每穗实粒、单株产量、株高4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负效应, 在抽穗期、千粒重2个性状上表现显著的正效应, 单株穗数、每穗总粒及8个品质性状不育细胞质效应不显著, 不育细胞质效应与相对效应的分析结果基本  相似文献   
58.
几个外引水稻品种在河南沿黄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几个外引水稻品种在河南沿黄地区引种试验,表明杂交稻生长速度快,抽穗较晚,但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多,产量的增产潜力较大。除金世纪外其他几个品种与豫粳6号相比基本持平,但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金世纪品质与豫粳6号相比有较大的提高,产量也提高。  相似文献   
59.
水稻与高梁属间远缘杂交花粉管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和高粱是禾本科的两个异属作物,因其遗传距离较远,杂交表现不亲和,结实率极低,难以获得种子.为初步了解水稻与高粱属间远缘杂交花粉管行为,探索该远缘杂交的发生过程,本实验以籼稻珍汕97A×珍汕97B和Ⅱ-32A×Ⅱ-32B两个组合为对照,对珍汕97A×晋江多枝高粱和Ⅱ-32A×晋江多枝高粱两个属间远缘杂交组合的花粉管行为作初步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晋江多枝高粱花粉粒能象水稻花粉粒一样在水稻柱头上正常萌发,花粉管在花柱及子房中生长与伸长,有些能最终到达子房的基部;同时高梁花粉管生长也出现诸如不能进入花柱、胼胝质不规则堆积、花粉管末端钝化等一系列的异常表现,致使不少花粉管停滞生长.  相似文献   
60.
锌元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章 《作物学报》2001,27(3):404-408
本实验就锌元素对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1)锌元素能明显提高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绿苗分化频率,且使用浓度范围较广(0.5~10μmol/L),其中以锌浓度1μmol/L效果较好;(2)在本实验范围内各籼稻品种对锌元素的反应是一致的,但品种间差异很大,其中中早14绿苗分化率较高;(3)锌脉冲试验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