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6篇
  免费   1257篇
  国内免费   1551篇
林业   718篇
农学   2698篇
基础科学   327篇
  1288篇
综合类   8230篇
农作物   2236篇
水产渔业   1045篇
畜牧兽医   5223篇
园艺   715篇
植物保护   2074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687篇
  2020年   757篇
  2019年   765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743篇
  2016年   841篇
  2015年   849篇
  2014年   1160篇
  2013年   1343篇
  2012年   1425篇
  2011年   1506篇
  2010年   1261篇
  2009年   1292篇
  2008年   1233篇
  2007年   1225篇
  2006年   1140篇
  2005年   972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629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527篇
  2000年   505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8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1.6%胺鲜酯对水稻生长和增产作用。[方法]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试验药剂不同使用剂量对水稻生长、增产效果和田间应用安全性。[结果]1.6%胺鲜酯水剂制剂稀释1000—1500倍,连续用药2次,水稻增产率达6.51%以上,与对照药剂相当,对环境和作物安全。[结论]1.6%胺鲜酯水剂是调节水稻生长性状和增产增效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992.
生物有机肥施用期对香蕉枯萎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生物有机肥施用期对香蕉枯萎病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肥期(BOF1)和营养生长期(BOF2)施用生物有机肥对香蕉生长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移栽后第270 d,BOF1和BOF2处理的茎围、叶宽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BOF2处理小区平均产量高达288kg,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处理。在香蕉营养生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延迟香蕉枯萎病的发病时间,显著降低香蕉植株的发病程度。移栽后第270 d,BOF2处理的病情指数比施化肥处理(CF)低54%,将CF处理防效指定为0,防病效果达到52.5%。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数量,其中以BOF2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从移栽后第90 d开始,BOF2处理的细菌数量为26.67×106 cfu·g-1,到第270 d时数量达到64×106 cfu·g-1,始终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在移栽后第180 d时,BOF2处理的放线菌数量比施有机肥处理(OF)增加了95.6%,第270 d时BOF2放线菌数量最高,为23.15×103cfu·g-1。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病情指数与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真菌呈显著正相关。在香蕉营养生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更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延缓和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高香蕉产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明确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方法]病原菌从高良姜感病组织上分离并依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鉴定主要通过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结果]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确定为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葡萄座腔菌目(Botryosphaeriales),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结论]首次报道高良姜叶枯病病原菌为可可毛色二孢.  相似文献   
994.
我国稻田镉污染现状·危害·来源及其生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琼  王昆  许靖波  陈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40-10542
介绍了我国稻田镉污染的现状,综述了稻田镉污染的危害及其来源,并从选择镉低积累的水稻品种、合理施用肥料、水分调控、控制稻田镉污染和选择非镉污染稻田等方面提出了降低稻田镉污染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995.
对云南保山、德宏、普洱等地咖啡病虫害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咖啡锈病(Hemileia vastatrix Berk et Br.)、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ffeanum Noack)、褐斑病(Cercospora coffeicola Berk.et Cooke)、幼苗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旋皮天牛(Acalolepta cervina Hope)、灭字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和根粉蚧(Planococus lilacinus Cockrell)是云南咖啡主要病虫害,其危害较重。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相应防治方法,为云南咖啡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为掌握猕猴桃果实熟腐病的发生规律和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病害的两种主要病原菌葡萄座腔菌( 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 Phomopsis sp.)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和猕猴桃品种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均在25℃和pH 7.0的条件下生长最快;适合两者生长的碳氮源种类基本相同;葡萄座腔菌偏好利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和苜蓿煎汁培养基,而拟茎点霉菌偏好利用烟草煎汁培养基。伤口接种试验表明,供试的5科14种植物均能被上述两种病菌感染,都应属于其寄主范围的植物;供试的17个猕猴桃品种,只有3个品种为高抗品种,其余14个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接种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ing disease,RSD)菌后甘蔗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为进一步探明甘蔗与RSD病菌的互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汤脱毒后的甘蔗品种桂糖1 1号(GT11)为材料,设RSD菌液浸种为处理,ddH2O浸种为对照,测定甘蔗茎、叶不同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在RSD病菌胁迫下,甘蔗茎和叶片中相关防御酶活性均有所变化,茎中除APX活性一直高于对照外,其他酶活性均表现为在90 d时低于对照,180d时高于对照;叶中除POD活性一直高于对照外,其他酶活性在90 d时高于对照,180 d时低于对照.[结论]在RSD病菌胁迫下,甘蔗茎和叶片中CAT、SOD、POD、APX及GR活性均有所提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在茎中出现逐渐高于对照的趋势,叶片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998.
笔者报道了在河北承德宽城县严重发生的一种板栗枝干病害,该病害引起树皮腐烂,造成大量2~3年生板栗树死亡,经室内病原菌鉴定,确定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壳梭孢属(Fusicoccum)真菌,同时提出了病害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9.
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6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采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三省35个水稻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共检测出237个等位基因,分子量变异范围在95~320 bp。品种(系)间不同位点等位基因数目不等(2~8个),平均3.3857个,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935,变幅为0.0328(PSM116)~0.8577(PSM363)。多态性位点的比率变化范围为71.25%~90.04%,多样性指数(H)介于0.3869~0.4903,信息指数(I)在0.6399~0.8489。吉林和黑龙江供试品种的SSR多样性低于辽宁水稻品系,而吉林和黑龙江基本相同。各稻区内品种的多样性均低于总体水平,显示了东北三省2006年水稻育种遗传基础的狭窄性。  相似文献   
1000.
水稻品种抗稻褐飞虱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水稻品种抗褐飞虱机制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抗褐飞虱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