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42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24篇
  30篇
综合类   364篇
农作物   86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重点对《安徽省林权管理条例》实施中若干问题进行解读,提出了不同性质的林权登记的辨识,以及林权流转方式的法律根据和政策界限,围绕林权流转市场构建和服务体系建设,妥善处理林权流转前后的林权争议等进行分析,为投身林业改革中的广大经营主体和其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南方葡萄新品种酿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选育的6个南方葡萄新品种(编号)成熟浆果为材料,分析检测了果实性状和酿酒样品理化性,并进行酿造试验和鉴评。“V-32”采用干白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其他品种采用传统的红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结果表明:“南宝石”和“南珍珠”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7.0%、12.74g/l和19.0%、10.3g/l;“V-64”出汁率最高,达73.3%;“V-63”总糖、还原糖和单宁含量相对较低。酿酒样品感观鉴评认为:“V-32”适宜酿造干白葡萄酒;“V-64”、“南宝石”和“南珍珠”适宜酿造甜型山葡萄酒,其中“南宝石”可以酿制上等干型山葡萄酒,品种推广潜力很大;“V-59”为优良鲜食品种;“V-63”不适宜酿造葡萄酒加工。  相似文献   
93.
水稻植株状况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及其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实验室手段测定各品种水培稻株甲烷传输速率,研究水稻品种间甲烷传输能力的差异及原因;通过控制甲烷排放路径,研究水稻植株状况对甲烷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i在品种演进过程中,稻株甲烷传输速率逐渐增大(南京1号偏小除外),根氧化力与甲烷传输速率趋势一致。苗期甲烷有50%是经叶片传输的;剪根后甲烷传输速率随之改变,留根条效、根重与甲烷传输速率的变化均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植株茎蘖效对甲烷传输有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植株茎蘖越多,甲烷传输速率越大。这说明根氧化力是造成品种间甲烷传输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多,根系发达,茎蘖多,植株甲烷传输速率大。  相似文献   
94.
基于RGB-D相机的油菜分枝三维重构与角果识别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油菜植株三维建模和表型参数在线测量,提出一种基于RGB-D相机的油菜分枝三维重建和角果识别定位方法。使用Kinect传感器拍摄角果期油菜分枝在4个视角下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进而获取油菜植株的三维点云并滤波。对配准的点云进行旋转变换,计算点云的曲面法矢量和曲率,并由曲率相近的点构成配对点对,再使用基于KD-tree搜索的最近点迭代(ICP)算法实现点云的初配准。将初配准误差作为参考值,调整ICP算法的对应点距离阈值,使用初配准的操作流程对初配准得到的新点云进行再次配准,完成精配准。结合该三维重建方法和针对性的彩色图像处理方法,得到去除主茎的单分枝油菜角果的完整点云,再进行欧氏聚类实现单个角果的空间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三维重建方法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单个角果的三维形态清晰可见,点云平均距离误差小于0. 48 mm,角果总体识别正确率不小于96. 76%。  相似文献   
95.
油茶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特色食用油料树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油茶种植区域逐渐北移,目前河南省信阳市、南阳市部分县大规模发展油茶。通过对生长量、花期、产量等方面的分析掌握了河南省主栽油茶品种的生长表现,并对河南省发展油茶的品种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6.
为探明不同橡胶品种对东方真叶螨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温度(27±1)℃、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2 h∶12 h的室内条件下,观察了东方真叶螨在IAN873、热研7-33-97、PR107、热研7-20-59、云研77-4、GT1、RRIM600等7个橡胶品种上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产卵量,并组建了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世代发育历期以GT1最长,为10.69 d,以云研77-4最短,为10.29 d;世代存活率主要由卵期的存活率决定,除PR107上的存活率为89.09%外,其余均在93.00%以上;产卵量以GT1上最多(45.47粒),而RRIM600上最少,仅为22.56粒;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均以GT1上的为最高,分别为27.021 1、0.224 5、1.251 7,在RRIM600上的最低,分别为16.616 8、0.203 8、1.226 0。初步认为GT1是最适宜东方真叶螨的发育与繁殖的品种,而RRIM600是最不适合该螨发育与繁殖的品种。  相似文献   
97.
通过在湖北高山蔬菜主要产区进行的9个大白菜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了3个综合性状优于时照的大白菜品种A32,A37,A21,表现为高产、商品性好、较抗病,667m2产量分别为5 800 kg,5 667 kg,5 333 kg,分别比对照高冷地增产27.95%.25.02%,17.65%,这3个品种适合在高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8.
通化市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几年来水稻新品种与综合栽培技术配套项目的推广及1996年省、市两级丰产方总结工作,初步总结出通化市水稻实现1万kg/hm2高产群体的形成要素,取得了壮秆偏大穗型品种、稀播旱育壮秧、超稀植、控氮增钾、浅水湿润灌溉等综合配套技术,控制每平方米有效穗数400个、穗粒数超100个、混合千粒重超23g高产群体的形成要素。  相似文献   
99.
樱桃树的栽培密度影响其冠层的光照分布,通过研究群体樱桃树的三维结构,可分析不同栽植密度下温室甜樱桃树冠层光照分布规律,指导樱桃树的科学种植,进而提高甜樱桃产量和品质。高质量的点云数据是构建群体樱桃树三维结构的基础,而点云去噪和点云配准是点云数据预处理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的群体樱桃树去噪和配准方法,搭建群体樱桃树三维信息采集平台,使用2台固定的DK深度相机获取群体樱桃树彩色点云数据;提出基于颜色区域生长的二分类方法,设置颜色阈值分割点云并进行二分类处理,可有效去除彩色点云数据中的异常无效点,并设置点云离散度和RGB值,作为点云去噪评价标准;结合人工标记法和双相机位姿矩阵,提出基于颜色特征改进的ICP方法,解决传统ICP配准算法多依赖初始位姿且配准速度较慢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对点云粗配准,得到较好的初始位姿,使用SIFT算法提取颜色特征点,将颜色特征与ICP算法结合进行点云精配准,然后使用PCL中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去除错误匹配点,有效减少配准时间,提高配准精度。以夏季和冬季的群体樱桃树20组点云数据为实验对象,对比分析ICP算法、NDT算法、SAC-IA算法和本文配准方法的配准精度和配准时间,结果表明,本文配准方法平均耗时分别为5.01、4.30s,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316、2.100cm,有效减少了配准时间和配准误差,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00.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SSDs) of 38 pesticides with various modes of action were analyzed as a higher-tier ecological effect assessment based on collected acute toxicity data. Then the 5% hazardous concentrations (HC5) based on each SSD were calculated as the predicted no-effect concentrations for aquatic ecosystem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C5 and registration criteria were small (within ten-fold) for 35 of the 38 pesticides. However, there were more than ten-fold differences for a fungicide and two herbicid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effect assessment scheme could underestimate the effect of such pesticides. This could be caused by differences in sensitivity of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mode of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