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4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710篇
林业   189篇
农学   653篇
基础科学   80篇
  448篇
综合类   2411篇
农作物   418篇
水产渔业   647篇
畜牧兽医   2644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85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喻堃  牛向丽  汪松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08-5809,5869
采用RACE及降落PCR技术从番茄幼苗总RNA中克隆出PHOT-2基因的3’及5’末端片断,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拉基因全长引物获得了PHOT-2基因全长。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3 381 bp,含开放阅读框2 856 bp,编码952个氨基酸;与拟南芥PHOT-2氨基酸序列相比,同源性高达68%,主要功能区域同源性高达99%。将番茄PHOT-2基因定向插入pHB质粒中构建成过量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  相似文献   
992.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rapid and accurate quantitative PCR (qPCR)‐based protocol for detection of zoonotic pathogen Streptococcus iniae in bacterial cultures and tissues of diseased fish. For this purpose, the lactate permease‐encoding (lldY) gene was selected as a target for the design of S. iniae‐specific primers based on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using 45 sequences retrieved from NCBI genome database. Specific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se primers were tested using 115 bacterial strains and fish tissues infected with S. iniae. Sensitivity, reproduc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qPCR assay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developed qPCR assay showed 100% specificity with pure bacterial cultures or DNA extracted from S. iniae or tissues of fish infected with the bacterium. The method has high sensitivity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1.12 × 101 amplicon copies per assay (equivalent to 2 × 10–9 ng/µl) using bacterial DNA and of 1.44 × 101 gene copies in tissues of fish infected with S. iniae. In conclusion, this qPCR protocol provides an accurate and sensitive alternativ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 iniae and its detection on fish tissue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as a routine tool in microbiological 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加工工艺对大豆转基因成分及调控元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大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定性PCR的方法研究了粉碎、湿热和膨化3种加工工艺对转基因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基因Cp4 epsps以及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经过100℃湿热处理15 min后,内源基因降解到407 bp以下;经过100℃湿热处理15 min后,外源基因降解到408 bp以下;在10...  相似文献   
994.
以特青和泰国香米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高温(日平均温度33qC)和适温(日平均温度25C)2个温度处理,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比较了水稻淀粉合成关键酶腺嘌呤-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7个同工酶基因AGPS1、AGPS2a、AGPS2b、AGPLI、AGPL2、AGPL3及ACPLA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AGP52b、AGPL2、AGPL3等3个同工酶基因表达较强,可能是水稻胚乳中AGPase基因表达的主要形式,其中AGPL2相对表达量最高;AGPS2b、AGPL2、AGPL3在2个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均为适温处理高于高温处理,在特青胚乳中各时期2种温度处理下的相对表达量总体高于泰国香米中的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995.
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两点大田试验研究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对油菜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可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株高、茎粗、分枝数、SPAD值和单株干物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最大增幅分别为30.1%、72.7%、162.2%、31.0%和130.1%。菜籽产量与专用肥施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合理施用专用肥显著增加菜籽产量。施肥影响菜籽产量的构成因素主要为分枝数和角果数。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显著提高油菜干物质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当施用量为1 125kg/hm2,两试验点N、P2O5和K2O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7.0%、33.5%和75.6%。菜籽的目标产量为2 700~3 000kg/hm2时,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适宜用量为1 200~1 275kg/hm2。  相似文献   
996.
启动子的分析有助于解析植物抵御不良环境的机制。植物DREB转录因子参与对干旱、低温和高盐等胁迫的响应,在抗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反向PCR方法从小麦中克隆获得DREB转录因子TaDREB6基因启动子,长度为1 705 bp。PLACE和PlantCARE分析发现,TaDREB6基因启动子包含多种胁迫相关元件。构建由TaDREB6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TaDREB6基因启动子是诱导型启动子,受干旱、低温、盐、脱落酸和水杨酸等胁迫诱导。Real-time PCR显示,TaDREB6基因受多种胁迫诱导表达,与TaDREB6启动子活性分析结果一致,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分析DREB转录因子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以EH92-527-1转基因马铃薯为试材,应用多重PCR技术同时扩增马铃薯的内源基因(UGPase)和外源基因(NOS终止子、NPTII结构基因和EH92-527-1品系特异基因),将扩增产物在DHPLC非变性条件下分离,分析几个基因扩增的结果;将模板进行稀释,确定了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并与凝胶电泳结果相比较,建立了马铃薯转基因成分筛选检测及品系鉴定的多重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筛选检测转基因马铃薯的四个内、外源基因,且与凝胶成像相比,有更好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 ng/μL。本文首次建立的马铃薯多重PCR-DHPLC检测方法,能够高通量快速准确的检测马铃薯中的转基因成分及对品系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98.
孟佳  黄建 《植物保护学报》2023,50(2):468-478
为明确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滞育的分子机制,使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小黑瓢虫雌成虫非滞育期、滞育期和滞育解除期的相对转录水平,从转录组测序数据中选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基因、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基因、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海藻糖酶(trehalase,TRE)基因、促葡萄糖转运1蛋白亚基基因Ref和SCoAL琥珀酰辅酶连接酶基因GDP-formin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上述基因在小黑瓢虫雌成虫3个不同时期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从9个样品中共筛选出67.86 Gb的clean data;936 447条contig被组装成52 255条unigene,所有的unigene都通过BLAST对Nr数据库进行了注释,有23 539...  相似文献   
999.
KOH微波活化法处理竹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自制的快速裂解产物竹炭为原料,采用KOH-微波辐射活化法制备竹质活性炭.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竹质活性炭性质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KOH质量分数 25 %,浸渍时间 24 h,微波功率 800 W,活化时间 7 min,所制备的活性炭产品的碘吸附值为 1 239.0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 274.95 mg/g,比表面积为 1 394.16 m2/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国家一级品标准(GB/T 13803.2-1999)的2.04倍,同时测定了活化前后竹炭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活化后竹炭表面结构有了较大的修饰,增加了较多的表面化学官能团,从而提高了竹炭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杂色山雀性别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色山雀是一种分布区域狭窄的小型森林洞巢鸟类,在生态学上属衰落物种。杂色山雀是单态性鸟,仅从外部形态辨别雌雄非常困难。本研究采用非伤害性取样法以Chelex-100为介质快速提取DNA,利用5只已知性别的杂色山雀,对CHD基因性别鉴定特异性引物P2/P8和2550F/2718R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比较两对引物PCR的反应结果,筛选出用于杂色山雀性别鉴定的有效引物P2/P8,并摸索该引物的最佳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寻找到一种快捷方便、采样量少、鉴定精度高的性别鉴定的分子方法,为日后统计杂色山雀的种群性比现状提供基本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