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8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700篇
林业   1404篇
农学   727篇
基础科学   215篇
  1259篇
综合类   3238篇
农作物   644篇
水产渔业   614篇
畜牧兽医   561篇
园艺   232篇
植物保护   39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87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679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减弱光照强度对水稻叶片气孔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典型粳稻,典型籼稻,偏籼型,偏粳型和陆稻等10个水稻品种的气孔性状,研究结果发现,剑叶的气孔密度在水稻类型间和品种间具有明显差异。是一个品种特性,光照强度减弱使各品种上三叶的气孔密度明显减少。其原因是由于叶面积增大,气孔行数减少和每一行中相邻气孔间距离增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品种不同,其气孔密度对光强变化的反应亦不同,光照强度减弱对剑叶气孔大小有显影响。  相似文献   
82.
土壤风蚀是一个综合的自然地理过程,包括气候、植被、土壤、地形地貌等多种因子。作为随机变量的风蚀因子,其分布规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风沙的运动规律,一方面导致土壤风蚀程度及方向的变化,另一方面变量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风沙流的混沌特性。为此把影响风沙运动规律的各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大熵原理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风蚀影响因子概率密度函数模型,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以阴山北部农牧交错带为例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风蚀影响因子的熵概率密度函数不仅合理可行而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3.
嫩江沙地杨树用材林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嫩江沙地杜蒙和讷河2个区域12个杨树样地标准木调查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几种杨树的地上净生产力范围;通过对生物量和生产力构成因素的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杨树合理的经营密度,表明林分密度应根据不同的造林目的和立地条件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84.
为确定香蕉适宜机械化操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P)(P1:2190株/公顷、P2:2340株/公顷、P3:2520株/公顷)为主区,行距(R)[ R1:(宽行5.10米+窄行1.00米)、R2:(宽行4.80米+窄行1.30米)、R3:(宽行4.50米+窄行1.60米))]为裂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能显著影响香蕉株高和茎围,P和R对香蕉单产、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1、P2香蕉单产较P3分别显著提高10.29%、10.88%,P2总产量较P1显著提高6.62%;R3单产、总产量最高,R1单产、总产量最低。分析产量构成可知,R3能提高香蕉商品蕉采收率;P1、P2单果重较P3显著提高,R3单果重较R1、R2 分别显著提高21.23%、4.44%。P1果指长较P3显著提高,R2、R3间果指长、果指围显著高于R1。P和R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影响。P3可滴定酸含量较P1、P2显著提高,P1、P2维生素C含分别较P3显著提高19.38%、15.78%;R3较R1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8.77%。综上所述,宝岛蕉品种种植密度为2340株/公顷,宽行4.5m、窄行1.6m时,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商品蕉采收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试验结果为今后宜机化栽培的香蕉种植密度和行距的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加工专用型花生品种适宜栽培因子及加工属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品种(A)、穴粒数(B)及种植密度(C)三因素正交试验,同时进行品种加工属性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和穴粒数的极差R′较大,其次是种植密度。泉花538的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分别比对照高4.4和9.7个百分点,泉花627的加工成品率和一级品率分别比对照高5.3和9.3个百分点,这两个品种的产量分居第一、二位,而且加工属性较佳,适宜加工咸酥花生。另外还就各因素对产量影响以及最优处理组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以四川汉源地区的甜樱桃新品种‘拉宾斯’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栽植密度(3.5m?.0m、4.0m?.5m和4.0m?.0m)下甜樱桃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4.0m?.5m栽植密度下,甜樱桃‘拉宾斯’光合能力、产量和果实品质表现最优,4.0m?.0m次之,3.5m?.0m最弱。该研究结果为甜樱桃新品种‘拉宾斯’在当地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中油杂11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中油杂11冬前绿叶数、最大叶叶面积、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呈下降趋势.该品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2万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千粒重、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2万株、施氮量为150kg的条件下可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88.
土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合理密度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池养殖场环境下,分析对虾土池精养产量与合理养成密度的关系。以求更好发挥单位水体的生产效力,促进对虾养殖朝着更健康、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单环刺螠无水保活运输的适宜密度和时间,通过分析对照组、低密度组、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单环刺螠的生理应激和品质指标,考察了在4°C条件下,不同运输密度和时间对单环刺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时间点,3个密度组单环刺螠的皮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胁迫24 h后,持水力和乳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运输密度胁迫对葡萄糖含量的影响较大,12~60 h,高密度组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低密度组和中密度组(P<0.05);而36和60 h,各密度组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丙二醛含量变化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趋势相同。在单环刺螠的保活运输过程中,推荐中运输密度<1.0 kg/L、运输时间<24 h,可以更好地保持单环刺螠的品质。  相似文献   
90.
为了明确不同施肥量(复合肥)和种植密度对冷凉灌区马铃薯生长的影响。试验以‘冀张薯12号’为供试品种,开展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二因素试验,设3个施肥量(600、1100、1600 kg/hm2)与4个种植密度(5.25万、6万、6.75万、7.5万株/hm2),研究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长、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能延缓马铃薯生育期,提高种植密度能缩短生育期;随施肥量增大,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均显著增大;随种植密度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及叶片SPAD值与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趋势,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株高、SPAD值与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施肥量>密度;随施肥量和群体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大薯产量、大薯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产量要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以处理F2D3的马铃薯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最大。通过二元二次回归分析表明,当施肥量达到1065.366 kg/hm2,种植密度达到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