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孙启忠  柳茜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5):143-150
华北及毗邻地区是我国近代农业变革的重要区域,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农业技术有明显的进步。苜蓿作为华北及毗邻地区(河北、察哈尔、北平、天津、河南、山西、绥远、山东及苏北地区)的重要作物或饲草,在变革的农业发展中,苜蓿亦得到发展。采用植物考据学方法与原理,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对华北及毗邻地区近代苜蓿的栽培利用状况进行了初步考证。结果表明,齐如山考释了华北地区苜蓿的方言,发现该地区常将苜蓿读为木须。据不完全考查,该区域近代大约有73个县(厅、地区)有苜蓿种植,其中以山东最多,达27个县,河北次之,达19个县,山西第三,达11个县,3个省占总数的78.0%。由于华北及毗邻地区近代苜蓿的种植,都形成了地方苜蓿品种,如晋南苜蓿、蔚县苜蓿、无棣苜蓿及淮阴苜蓿等。在华北地区为了发展苜蓿,政府也出台了若干项鼓励种植苜蓿的政策。苜蓿是华北及毗邻地区极好的饲草,常以花草的形式饲喂家畜,在苜蓿幼嫩时亦是很好的蔬菜。在近代盐碱地改良中,苜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山东和苏北盐垦区都有苜蓿种植。苜蓿是其主要播种形式,并注意到了播种床的精耕细作,本地区苜蓿一年刈割3次,用钐镰刈割。苜蓿种一次可使用10余年,但苜蓿怕积水。  相似文献   
22.
根据广东省台山市都斛镇灌排河网的特点 ,建立了河网非恒定出流数学模型。该模型根据潮水位的变化 ,模拟河网的水位和流量变化过程。通过调节挡潮闸的运行时间和开启度 ,使该系统既能满足排涝要求 ,又能合理控制河网水位 ,使之满足农作物生长对地下水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文章分析了西北地区生态退化的现状,根据恢复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西北地区生态恢复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中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对近年来中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结果:中药在免疫功能调节、抗病原体、抗炎作用、抗应激作用等方面研究较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随着人们对"绿色农业"的渴求和向往,中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将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5.
池威 《湖南农机》2008,(2):113-114
零利率分期付款在美国的销售市场中得以应用,它是否可以应用到中国的汽车销售行业中去呢?文章从消费者、商家以及整个商品销售市场的利弊分析,阐述了其有利之处又分析了其弊端,在此基础上将其中国化,使之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26.
华北地区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大量裸露边坡的产生,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其进行边坡生态防护。植物选择一直是边坡生态防护的主体问题。通过对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边坡特殊立地条件、边坡防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裸露边坡植物选择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植物种的比较,列举了适合于华北地区裸露边坡的绿化植物种。  相似文献   
27.
根据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29°30′~32°00′N,122°30′~125°30′E东海北部浅海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头足类数量的时空分布和各类种类组成。结果表明:头足类资源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鱿鱼成为头足类的优势种,6月为其捕捞高峰期,密集分布区在长江口渔场的东部;其次为章鱼类,其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9月,密集分布区在舟山渔场东南部;乌贼比例最低,每年渔获量不超过5%,基本形不成渔汛。为今后更好地持续利用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的头足类资源,建议春、冬季对其进行保护,夏季高峰期重点开发;在拖网伏休的7、8月份可采用光诱作业和鱿钓等作业方式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28.
南方冬种马铃薯分级机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南方冬种马铃薯的物理特性和分级要求,分析已有果蔬分级设备的优缺点,采用辊杆式分级方法,确定了分级机的整体结构,并用Solidworks绘出其结构图.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参数计算,为样机制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材色及红外光谱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了探讨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材色变化规律 ,以及材色和木材化学主成分变化之间的关系 ,该研究测定了空气介质和真空中热处理杉木压缩木材 (热处理温度范围 140~ 2 2 0℃ ,时间范围 0~ 36h)的明度 (L )、色差 (ΔE )以及红外光谱 .同时测定了杉木压缩木材的回复率 ,无压缩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和抗收缩率 .该研究的结论为 :①在相同条件下 ,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 ,木材明度减小 ,色差增大 ;空气介质中热处理和真空中热处理相比 ,在处理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前一种方法处理后的木材明度更小 ,色差更大 .②就热处理过程中木材明度、色差与回复率之间的关系而言 ,两种热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异不大 ;热处理中木材变定的固定程度与木材颜色的变化程度有关 .③就热处理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明度、色差与对照试材的重量损失率、抗收缩率之间的关系而言 ,重量损失率或抗收缩率越大 ,对应的杉木压缩木材的明度越小 ,色差越大 .④红外吸收光谱表明 ,在热处理过程中波数在 1743,16 6 0和 16 0 5cm-1附近的羰基 (C =O)峰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 ,说明在热处理固定杉木压缩木材的过程中 ,至少半纤维素 ,甚至木素发生了化学变化 .  相似文献   
30.
用乙炔还原法研究吉林延边地区与北京两个不同生态区稻田异养固氮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地稻田根际土乙炔还原活性(ARA)均在分蘖期及抽穗期出现高峰,并前期高峰比后期高峰高。北京稻田根系 ARA 也与根际土同步出现两次高峰,但前期高峰低于后期高峰。延边稻苗根系和两地茎基部 ARA 只有抽穗的一次高峰。延边稻田茎叶 ARA 有明显的单峰变化,而北京稻田则极微,这与两地空气湿度差异一致。在 ARA 高峰期两地相比,根系 ARA 较一致,根际土及茎部 ARA 以北京远高于延边,此现象又与两地气温差异一致。延边稻田土移至北京种稻时,各部位 ARA 变化趋势接近延边原地,而变化量则接近北京稻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