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1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林业   396篇
农学   346篇
基础科学   333篇
  519篇
综合类   1598篇
农作物   126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355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15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给西葫芦制种高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置4个因素5个水平试验,研究了配施氮磷钾肥和合理密植对西葫芦制种产量及因素间互作的影响。结果表明:4项措施不同量综合作用对西葫芦产量影响显著,单因素措施量分别与西葫芦制种产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氮肥、磷肥和氮肥、密度相互作用对西葫芦制种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即互作涉及的两个因素之一的增产效应在另一个因素不同水平间有显著的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4个因素综合作用经济效益以氮肥量223~249 kg/hm~2,磷肥量152~174 kg/hm~2,钾肥量164~168 kg/hm~2,种植密度量39391~40456株/hm~2时最佳。  相似文献   
992.
气质联用测定甘蓝中氟虫腈残留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测定甘蓝中氟虫腈残留量不确定度的方法,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进而分析确定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其各个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评定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重复性测量和回收率是其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当甘蓝中氟虫腈含量为0.0821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U=0.00492mg/kg(k=2)。  相似文献   
993.
汤波  周迎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9):4564-4567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重点分析陕南某金矿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归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污染分布和衰减特征,分析出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划分出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元素是Cu,其次是Cd,所测6种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Ni、Cu、Pb、Cd、Zn 5种重金属含量随距尾矿距离增加而明显衰减,同时Cu、Pb、Cd等元素含量在西南风下风向有累积作用。Ni、Cu、Pb、Zn 4种元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它们之间存在相同自然污染源或者复合污染性质。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高和极高的采样点分布在第一采样区和第二、第三采样区的下风向。  相似文献   
994.
肥料利用效率低是制约我国作物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新方法,将有机水溶性肥以叶面喷施和灌根的方式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探讨其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水溶性肥以叶面喷施和灌根的方式与无机肥配施时,比无机肥单施大白菜产量分别提高了7.3%和18.8%,包心率分别增加7.2%和4.7%,有机水溶性肥灌根增产效果明显优于其叶面喷施;有机水溶性肥以叶面喷施和灌根的方式与无机肥配施比单施无机肥硝酸盐分别降低14.2%和12.7%,VC增加均不显著;有机水溶性肥以叶面喷施和灌根的方式与无机肥配施比单施无机肥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1%、6.4%、3.4%和18.6%、16.2%、12.9%;有机水溶性肥以叶面喷施和灌根的方式与无机肥配施时,其投入产出比分别为6.4、16.6,有机水溶性肥灌根经济效益高于其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995.
王万里  谢应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45-7148,7150
在振荡系统平衡点两边对称范围内,L分布函数能用最大振幅来描绘振荡发生的概率及分布,在此引入绝对降水量概念后,利用L分布稳定区特性、距离平衡0点远近及发生概率,对干湿振荡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干湿指数振荡系统的最大正振幅为+1,最大负振幅为-1,均方根为1/3,0点两边正负1/3范围内的发生概率是70%,其间可认为干湿接近准平衡态,-1/3~-1区间发生概率15%,为重度干燥状态;1/3~1区间发生概率15%,是重度湿润状态。当标准化干湿指数大小等于均方根或+1/3时,此时径流量刚好等于1/3降水量,蒸发量等于2/3降水量,降水量是蒸发量的1.5倍。最后,用L分布函数将干湿振荡系统划分为干湿6级或干湿12级。  相似文献   
996.
张亮  杨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118-11119
介绍了我国现行稻米质量标准体系,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稻米品质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从而提出了我国稻米质量标准发展建议,为我国完善稻米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83-11985
[目的]解决WTO《SPS协议》下植物检疫措施ISPM 15标准中热处理指标判定科学性的问题,避免因判定产生的误区导致该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处理结果无效,降低有害生物疫情传播的风险.[方法]设计了不同采样点样本温度试验,运用标准SN/T2371-2009中提及的美国森林产品实验室Simpson等人的预测模型理论公式,对木质包装堆放的样本内部温度分布进行理论推导,探讨样木内部温度分布对温度判定的影响、木质包装的堆放对最低温度判定的影响、窑体内温度场对温度判定的影响.[结果]提出了一种科学判定标准中最低温度的方法和原则,即具有代表性的样木温度判定位置只需要控制在中心点附近即可,但建议将判定温度提高5%;最低温度的判定样木的厚度不是与最厚的木质包装一致,而是应该选择整窑包装中堆放紧密的总厚度最大值作为样本(如样本厚度是5 cm时,使用木材中心温度记录仪6 em样木;若样本厚度是6 cm,使用木材中心温度记录仪8 cm样木);样木的位置需要根据窑体实测温度场的情况选择低温点放置;所有的影响因素中样木的厚度对温度判定的影响最大.[结论]在这个原则和方法下,样木的指示温度可以作为整批处理对象是否符合国际标准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国家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以来,内蒙古生态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初步实现了整体遏制和治理区明显好转,草原植被盖度明显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但仍存在草原面积大,投资少,工程建设内容单一;多数农牧民生产条件较差,对草地依赖程度高,转移人口面临巨大压力;补助年限较短、标准低等突出问题。今后需要在兼顾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兼顾生态保护和牧民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生态资金,丰富建设内容,提高建设和补偿标准,在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赋予农牧民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滚筒复合传热过程烤烟叶丝干燥及收缩特性,为烟叶原料的滚筒干燥工艺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B2F烤烟上部烟叶为原料,采用滚筒复合传热方式,考察不同筒壁温度下烤烟叶丝的含水率和温度变化特征,以及叶丝颗粒体积收缩特性。【结果】不同筒壁温度下烤烟叶丝的含水率变化均可采用二元Weibull分布模型描述,模型拟合精度在0.9700以上;筒壁温度对恒速干燥脱水阶段和快速升温阶段影响较大,筒壁温度越高,叶丝干燥速率越快,叶丝温度升高也越快;不同筒壁温度下叶丝干燥终点体积收缩率为20%-25%,且收缩率与含水率之间的变化关系近似线性相关。【结论】筒壁温度是影响烤烟叶丝干燥效果的关键因素,应作为烤烟实际干燥加工中的首选调控参数。  相似文献   
1000.
胡兵 《绿色大世界》2014,(5):208-209
以辽宁省为例,简述了现阶段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并重点针对PM2.5监测中新标准实施和点位布设进行了阐述,提出了PM2.5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