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恩诺沙星可溶性粉防治人工感染雏白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标准鸡白痢沙门氏菌制备各浓度菌液。按麦氏比浊法测定最适菌液浓度为9.08×10-5,含菌量为9.08亿个.mL-1。雏鸡腹腔注射最适菌液0.3mL,已成功的复制出败血型雏白痢。按预防浓度25~50μg.g-1,给人工感染雏白痢雏群饮服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水溶液,对雏白痢的保护率达98.75%~100%。分别比对照药诺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等药物保护率提高12.5%,2.5%,3.75%及2.5%,3.75%,5%;相对增重率提高14.96%,11.56%,14.48%及15.67%,12.27%,15.19%。按治疗浓度50~75μg.g-1,给人工感染雏白痢雏群饮服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水溶液,对雏白痢的治愈率达96.67%~100%,分别比上述对照药的治愈率提高6.67%,10%,11.67%,相对增重率提高15.59%,14.53%,17.52%。  相似文献   
182.
李晟涣  苏祝成 《茶叶》2007,33(1):34-37
茶叶生产在韩国已有一定的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韩国茶园的经营以家庭农户和公司为主,其次是寺刹,他们有不同的流通组织方式。近几年,调味绿茶饮料的需求增长很快,其市场前景很大。  相似文献   
183.
玉米饮品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先红  刘晔  李雪 《保鲜与加工》2019,19(1):165-17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品的需求越来越高。玉米汁饮料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饮料,市场前景广阔。本文对玉米的历史、营养价值和深加工进行了介绍,对玉米原汁及复合饮料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今后我国玉米汁饮料加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4.
以新鲜蜂王浆、沙棘汁及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经打浆、精磨、调配、均质、杀菌等工序制成复合乳饮料。以产品的感官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为评价依据,采取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得到复合乳饮料最佳工艺配方为:8%蜂王浆清液、4%沙棘汁、8%白砂糖、6%全脂乳粉、0.3%复合稳定剂(CMC∶黄原胶∶魔芋精粉=30∶3∶2),用食用酸和碱调节pH至3.8~4.0。经此工艺配方制成的产品感官评分为39.6分(满分40分),总抗氧化活性值为75.23 U/mL。由此制得的保健型蜂王浆沙棘复合含乳饮料组织均匀、口感爽滑、甜酸适口,且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85.
本研究以柑橘多酚和果蔬汁为主要原材料,辅以稳定剂、护色剂和甜味剂等,首先进行单因素优化实验。然后,基于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以确定柑橘多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加入柑橘多酚0.14%、赤藓糖醇3.07%、枣汁45.87%、稳定剂0.33%(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1:1)时,可制作出口感、色泽、香味及营养最佳的柑橘多酚复合饮料。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保健复合饮料提供试验基础,为柑橘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6.
随着现代食品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本文以《果蔬加工工艺学》课程为例,围绕课程中果蔬饮料教学板块体系构建、教学实施、实施成效与反思改进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挖掘思政元素、发挥思政教育功能,从而全方位提高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现代食品科学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