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532篇
林业   369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364篇
  607篇
综合类   758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描述了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制造杉木积成材的原料单元——杉木木束的高温对流干燥热质传递模型。建立了模型以纤维饱和点为界的木束内部水分迁移和热量迁移的数学方程。通过杉木木束高温干燥实验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学模拟结果和试验实际测定结果相吻合,木束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7~0.98,木束含水率的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96~0.99。用该模型来模拟木束的高温干燥过程具有较高的精度。图1参9  相似文献   
992.
干燥过程中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的尺寸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因具有“桁架”网状结构的超低密度植物纤维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外形尺寸会产生改变,该文研究了干燥温度和应用模具对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低于100℃时,尺寸收缩率与温度之间呈正相关,最大收缩率可超过5%;干燥温度超过100℃时,材料内部出现分层现象。材料置于模具中进行干燥可以消除水平方向的收缩,但高度方向的收缩率大于无模具干燥下的收缩率。   相似文献   
993.
超干处理对蓝桉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热空气恒温(50℃)干燥法对蓝桉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将蓝桉种子含水量由自然干燥的9.8%分别降至9%、8%、7%、6%、5%、4%、3%、2%、1%,研究超干燥处理对蓝桉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桉种子耐脱水性较强,脱水至5%时,未发现种子活力明显下降,细胞膜能保持较好完整性,电导率最低,α—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高,各发芽能力指标在9个超干处理中最好。对各测定指标综合分析表明,蓝桉种子超干处理是完全可行的,最适含水率为5%,为蓝桉种子超干燥处理和贮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真空冻干红甜椒护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红甜椒为原料,对真空冷冻干燥红甜椒的护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先用浓度为0.30mol/L的NaOH溶液于温度30℃下浸泡15min,再以质量分数为0.09%的柠檬酸和0.100%的D-抗坏血酸钠复配混合液处理后,在温度70~75℃下漂烫2min,护色效果最好。于温度-80℃下冻干样品,能有效提高红甜椒的干燥速率,且样品在包装后的含水量及色度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95.
多功能拖拉机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宝顶牌BD102T2-Q多功能拖拉机为工程应用实例,根据该车配套脱粒机同步气流半干燥系统的要求,在对发动机余热来源和热量进行分析与估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动机余热的利用方案,设计了发动机余热利用的主要装置—换热器,完成了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换热器的设计和余热气流半干燥系统的布置,并对换热器和余热半干燥系统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余热利用系统起到了利用发动机余热对谷物进行半干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以南岛无核荔枝成年树为试材,研究根际交替灌溉技术(PRD)对产量、品质和树体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产量表现为PRD和对照(CK)差异不显著,二者显著高于半量常规灌溉(HN);PRD在果实单果重、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TSS、TA、TSS/TA上与CK均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HN;HN果肉Vc含量最高.HN的叶片MDA含量显著较高,PRD与对照在MDA含量上无显著差异,说明HN表现旱害;PRD的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具有高于HN与CK的趋势.总之,PRD未引起减产、果实品质变劣和旱害.  相似文献   
997.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的设计试验方法,建立了以糙米爆腰增率作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旨在为有效地确定稻谷真空低温薄层干燥的最佳工艺及真空干燥机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实验研究表明:干燥时间、真空度和干燥温度是影响稻谷真空干燥糙米爆腰率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3因素影响的先后次序应为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真空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正相关于爆腰增率,而真空度与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品质性状指标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探讨影响其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指标,构建其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制干综合品质性状优良的红枣品种,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中阳木枣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中阳木枣品种群19个品种果实为材料,利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鲜枣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汁液、抗裂性、制干率、核质量及干枣单果质量、可食率、含糖量、含酸量、糖酸比、色泽、饱满度和果肉质地共14项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其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关键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合理 满意度和多维价值评价理论建立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评价体系,计算各品种果实制干品质综合得分,并进行优良度排序,筛选出该品种群中适宜制干的优良品种;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品质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为1.32%~39.44%,其中干枣糖酸比、鲜枣核质量、干枣含酸量、干枣单果质量、鲜枣单果质量和鲜枣抗裂性6项指标差异较大,而干枣可食率、干枣含糖量和干枣色泽3项指标差异较小;利用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从14项品质指标中筛选出干枣单果质量、干枣饱满度、鲜枣抗裂性、干枣含糖量、干枣糖酸比和干枣果肉质地6项指标作为该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的关键评价指标。综合考虑6项评价指标对该品种群果实品质的影响程度,构建层次结构模型,优化出6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30.20%,15.10%,32.04%,9.37%,4.68%和8.61%。根据合成合理 满意度公式计算出各个品种的综合评价值,可知不同品种果实制干综合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临黄1号、晋园红、长条枣、陕北长枣、佳县长枣和方木枣得分较高,综合品质较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相近,其拟合系数接近于0.80,说明此综合评价模型能较为准确地评价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综合品质。【结论】中阳木枣品种群果实制干品质可用干枣单果质量、干枣饱满度、鲜枣抗裂性、干枣含糖量、干枣糖酸比和干枣果肉质地6项关键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临黄1号、晋园红、长条枣、陕北长枣、佳县长枣和方木枣制干综合品质表现较优,而帅枣系品种适宜做蜜枣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999.
以紫薯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薯全粉,研究进风温度、出风温度、进料浓度及喷雾压力对紫薯全粉碘蓝值及基本成分、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薯全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喷雾压力1.8 kg/cm2、进风温度180℃、进料浓度14 g/100 g、出风温度90℃,此时碘蓝值为27.01。与热风干燥相比,喷雾干燥法制备的紫薯全粉粗蛋白、淀粉、花色苷损失较少。进一步测定紫薯全粉的加工特性,其持水性比持油性好;3%盐溶液、9%糖溶液或pH值3溶液均有助于提高其胶凝特性;添加一定量的食盐可提高其凝胶的冻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苹果片过程中风温、切片厚度和风速及其交互作用对VC含量、复水比、单位能耗的影响,建立模型并进行多目标优化,以期得到品质好、能耗低的苹果片干燥工艺参数。【方法】以苹果为原料,选取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和气流速度为因素,以苹果片的VC含量、复水比和单位能耗为指标进行三因素的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影响各指标的主次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建立VC含量、复水比及单位能耗的二次回归模型。分别用遗传算法、fgoalattain函数法、隶属度综合评价法3种优化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3种优化方法的结果,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并加以验证。【结果】各因子对VC含量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气流温度>切片厚度>气流速度,气流温度、气流温度与切片厚度及气流温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切片厚度作用显著;各因子对复水比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气流温度>气流速度>切片厚度,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及气流速度的影响极显著,切片厚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各因子对单位能耗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切片厚度>气流温度>气流速度,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及气流温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极显著,气流速度及气流温度与切片厚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建立的VC含量、复水比及单位能耗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遗传算法优化出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63.24℃、切片厚度2.00 mm、风速12.00 m·s -1,该条件下苹果片的VC含量为66.96 μg/100 g,复水比为3.83,单位能耗为26.49 kJ·g -1;fgoalattain 函数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71.62℃,切片厚度2.37 mm,风速11.18 m·s -1,其VC含量为64.90 μg/100 g,复水比为3.41,单位能耗为25.85 kJ·g -1;隶属度综合评价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63.57℃,切片厚度2.00 mm,风速12.00 m·s -1,其VC含量为66.94 μg/100 g,复水比为3.80,单位能耗为26.53 kJ·g -1。以适应度值为评价指标,可以得出遗传算法优化的结果最好。 【结论】遗传算法可用于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工艺中的多目标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气流温度63℃,切片厚度2 mm,气流速度12 m·s -1,该参数下VC含量、复水比、单位能耗分别为66.85 μg/100 g,3.78,26.59 kJ·g -1,可在苹果片加工中使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应用于苹果片干燥具有VC含量高、复水比高、单位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