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1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2篇
  57篇
综合类   214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果蔬产品机械伤害是诱发采后乙烯生成并导致果蔬产品迅速衰老、腐烂失去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探讨了果实细胞壁组织对乙烯生成的影响和原因.实验表明:利用含果胶酶的细胞软化酶消化从苹果果实组织分离出的细胞壁,将消化(水解)产物加入悬浮培养的苹果细胞中能迅速诱导细胞的乙烯生物合成.结果说明由果实伤害所引起细胞壁分解所产生的细胞璧碎片,能迅速诱导果实组织细胞中的乙烯合成.  相似文献   
32.
以湘南梨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以减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幅度,降低果实失重率,降低果实及各部位的乙烯释放量,改善梨果贮藏保鲜效果,但不改变各指标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贮藏条件下乙烯生成和乙烯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均依次为果心、果肉、果皮,贮藏中后期果皮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果肉和果心。  相似文献   
33.
芍药采后贮藏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该文对芍药两个耐贮藏性不同的品种,在低温干燥贮藏过程中水分、乙烯、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等生理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花枝水分状况与切花寿命相关,没有发现呼吸、乙烯与切花寿命关联,呼吸途径变化与水分变化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34.
水杨酸对NR基因的表达和乙烯信号转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杨酸与乙烯介导下番茄NR基因的表达、植株生理的变化、幼苗三重反应和幼苗生长表现,探讨了水杨酸对乙烯信号转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对野生型番茄植株的影响有双重作用。低浓度对植株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使黄化苗下胚轴伸长和维持正常的实生苗叶片细胞膜透性,促进根系的生长;较高浓度(≥100μmol·L~(-1))则促进幼苗表现三重反应,即诱导乙烯的合成,从而诱导NR基因的表达,使植株细胞膜透性增加、植株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显著降低、气孔关闭(水杨酸处理后24h),最终番茄植株表现出叶片黄化等症状。乙烯不敏感型NR突变体番茄植株在高浓度处理时无外部受害症状,细胞中NR基因的表达被显著地抑制。可见抑制番茄NR基因的表达,增强了植株的抗性。  相似文献   
35.
采用采后生理调节与抑菌防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多因素优化组合,研究配制青椒保鲜剂。研究表明,青椒的成熟衰老与乙烯作用关系密切,乙烯合成抑制剂或促衰老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通过青椒的果柄和萼片进入果实内部,可延长青椒的贮藏期和保鲜期。研制的青椒保鲜剂与对照青椒保鲜剂相比,在8~15 ℃贮藏条件下,贮藏25 d、50 d,0级果率分别提高33.1 %、17.9 %,商品果率分别提高4.3 %、6.5 %,腐烂指数分别降低66.7 %、34.0 %;与空白对照相比在8 ℃贮藏2个月,0级果率、商品果率分别提高47.6 %、26.9 %,腐烂指数降低78.7 %。  相似文献   
36.
 【目的】明确夏橙发育后期转黄及返青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关键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及乙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夏橙果实发育的后期和成熟过程分为转黄期(P1—P4)及返青期(P5—P7)共7个时期,通过比色法和Northern-blotting法分析发育后期成熟过程中及乙烯作用下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PSY、PDS和ZD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证实P1—P7发育过程中果皮发生由青至黄,继而返青的颜色变化,与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其合成途径中PSY、PDS和ZDS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一致。乙烯可促进转黄期夏橙果皮中类胡萝卜素积累及PSY基因的表达,而对PDS和ZDS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显著。乙烯处理不影响返青期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但能够阻碍果实成熟后期PSY和PDS基因表达水平的减弱。【结论】夏橙果实在发育后期及成熟过程中,乙烯在转黄期及返青期对类胡萝卜素积累及PSY和PDS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暗示乙烯的调控作用还受果实发育相关因子的影响。在夏橙转黄期可以用乙烯促进转黄着色,而在返青期利用乙烯不能达到脱绿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以‘大久保’桃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在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特征香气及乙烯释放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中“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的降低对风味的影响大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增加对风味的影响,以“青草型”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比值为衡量指标,比值最低时风味最佳。乙烯释放量与醛类物质含量和“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CC氧化酶与LOX酶共同调控乙烯的合成,进而调节香气的释放,影响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38.
本项研究采用目前国际上普遍公认的研究生物固氮活性的方法(乙炔还原-气相色谱法)对3种微生物固氮菌肥的固氮活性进行检测,并尽可能地排除检测过程中可能导致乙炔还原生成的乙烯和多种导致乙烯产生的非固氮菌因素,从而保证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在系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不同产地的3种固氮菌肥进行了认真的检测.  相似文献   
39.
果品与蔬菜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所产生和释放的乙烯是加速成熟、衰老和腐烂的重要环境因子。该研究采用纳米光催化技术开发设计了一种可以去除气调库中乙烯的玻璃管光催化反应器,并对其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模拟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气体流量、玻璃管直径与长度以及光源种类均是影响光催化反应器乙烯分解性能的主要因素。在该试验条件下,气体流量在40~80 L/h的范围内较佳;玻璃管的适宜内径为50 mm;在相同功率条件下黑光灯的光催化效果优于紫光灯。光催化反应器可以多级串联使用,以便提高系统的乙烯分解能力。这些研究结果为气调库用光催化乙烯分解装置设计提供了基础设计参数和指标。  相似文献   
40.
Exposure of Phaseolus vulgaris cv. Lit to ambient ozone caused a 14% pod yield reduction in 1994. This yield loss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plants that were protected against ozone by treatment with EDU (ethylenediurea) with unprotected plants, both cultivated in pots with a continuous water supply. The plants had experienced an AOT40 of 8135 ppb.h during their growth. However, plant response to ozone depends on a larg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and plant-specific conditions. Visible injury increased mainly after flowering and was much less severe on soil-grown bean cultivars (Lit, Stella and Groffy) not receiving additional water. Ozone fumigations in closed chambers before or after flowering proved that the growth stage during which the plants are exposed also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with regard to injury development. Plants seem to be more susceptible during the generative growth stage and the relative cultivar sensitivity w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during fumigation. However with regard to yield effects the timing of the ozone exposure seems to be les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