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72篇
  277篇
综合类   19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bstract

Aquasorb PR3005A, a hydrophilic polymer (a salt copolymer polyacrylamide), and garden waste compost were added to a loamy sand and a loam soil in pots to assess their impact up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t two different evaporation potentials. Compost was mulched and incorporated, the Aquasorb was incorporated, and their effect on temperature and amelioration of soil water content and evaporation was investigated. Mulching with compost reduced evaporation and increased soil temperature. Maize (Zea mays var. single cross 704) was sown in the same pots later, and growth indicator factors (plant height, fresh and dry weight, root weight, and leaf area) were compar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mpost mulch application is beneficial to soil water retention whereas compost incorporation did not show these benefits. Compost mulch advances seedling emergence and enhances early growth through hydrologic soil amelioration. High rates of Aquasorb were also beneficial in advancing the emergence and early growth of maize seeded in loamy sand. The hydration capacity of Aquasorb is reduced as the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re increased. Increased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in soil solution, through drying, may result in gel dehydration and water release at potentials greater than field capacity, which may be lost to drainage. Furtherm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pot experiments with amendments fail to simulate fiel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里木盆地蒸发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蒸发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然后利用Penman法的修正式计算了塔里木。盆地的蒸发力,最后分析了该地区蒸发力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近45a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内蒙古境内35个气象站1960~2004年逐日蒸发皿蒸发量资料,研究了大兴安岭森林区、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荒漠化草原区、草原化荒漠区和典型荒漠区6种不同生态类型区域蒸发量的气候变化,揭示了不同生态类型区蒸发量的特征值及蒸发量年内、年际变化规律,推断得出内蒙古不同生态类型区域今后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潜水蒸发计算精度,利用潜水蒸发强度、埋深为零时的土面蒸发强度和水面蒸发强度的实测资料对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叶水庭公式和雷志栋公式中E0值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了E0分别为水面蒸发强度和埋深为零时土面蒸发强度两种情况下的潜水蒸发强度。结果表明,针对新疆地区粘壤土类型,对于上述三种公式,若用埋深为零的土面蒸发强度代替水面蒸发强度,计算结果会产生误差,精度偏低,应选用E0为水面蒸发强度进行计算,获得了η与地下水埋深的指数函数关系。该研究为潜水蒸发经验模型中E0值的选取提供参考,同时为求解雷志栋公式中参数η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the magnitude of negative pressure in a vacuum chamber and temperature of the product on the rate of the applesauce concentration process with release of pressure is studied. An efficient pressure regime of the concentration process which preserves a high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applesauce is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气体分子运动论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在20~100℃温度范围内,讨论了气干材传热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的蒸发与水蒸汽扩散的行为,研究了温度变化对气手材导热系数发生影响的规律.在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推广和扩充以往关于气干材导热系数的讨论,提出了一个描述气干材导热系数温度特性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7.
单株平衡法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孙长忠  黄宝龙 《林业科学》1996,32(4):378-381
单株平衡法的建立孙长忠,黄宝龙(西北林学院林学系杨陵712100)(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黄土高原,蒸腾量,蒸发量,单株平衡法,单株平衡方程,蒸发偏量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分因素对植物生长及生存具有强烈的限制作用。研究植物生长与环境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拟光照、吹风改变蒸发强度,对比分析了4种蒸发条件(CK、光照(L)、吹风(W)、光照+吹风(LW))下微润灌入渗速率以及湿润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温下微润灌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0.99),符合Philip入渗模型水平吸渗项入渗规律;微润管出流速率因多孔介质管壁穿透入渗、管周土壤水分入渗分别随时间呈现出初期骤增、线性减小的演变规律;改变上边界条件后各处理蒸发均显著增大,然而入渗速率只随温度增加而提高,吹风带走土表热量,入渗速率反而减小;光照期间,L、LW处理入渗速率分别增长56.56%、29.51%;撤去光照2 h后,LW处理蒸发强度不变,入渗速率骤降5.90%,揭示了微润灌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远高于上边界蒸发。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温度提高后入渗速率增加促进了湿润锋运移,温差和重力势共同驱动下水分向背离热源方向移动,光照处理中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Dhoriz、垂直向下运移距离Ddown较预测值分别增长75.81%、99.30%。该研究揭示了源于辐射的地温变化在微润灌...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静电场对基面液滴蒸发的作用,结合有关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分析电场对基面液滴的变形作用和对液滴内部流动模式和速率的影响,以及电场对液滴在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与液滴蒸发的关系,分析了电场对基面上液滴蒸发过程的强化作用,对有关基面液滴在电场下蒸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根据前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结果探讨了电场对基面液滴蒸发强化作用的基本机制:电场能够使基面液滴的表面电荷分布和形貌特征发生变化,发生电润湿现象,同时改变液滴的内部流动形态,提高液滴的内部流动速率,从而从两方面强化液滴界面处的热交换,促进液滴的蒸发传质.同时,简要评析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指出关于电场强化基面液滴蒸发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结果为高热流密度表面的静电雾化冷却技术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秸秆覆盖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分布及蒸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秸秆覆盖滨海盐渍土水盐调控机理,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0、0.3、0.6、0.9和1.2 kg/m2分别由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示)对土壤水盐运移和蒸发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有效提高表层及土壤剖面含水率,且增墒效果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期间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剖面平均含水率比CK依次高了41.2%、52.3%、65.7%和58.5%;秸秆覆盖可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聚并有效调控土壤剖面盐分分布,秸秆覆盖量越大表层积盐量越低,土壤剖面盐分分布越趋于均衡:试验结束时,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表层0~2 cm土壤电导率比3~5 cm电导率分别高了246.3%、242.8%、138.4%、40.5%和47.6%;土壤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降低:试验期间CK、秸秆A、秸秆B、秸秆C和秸秆D处理平均蒸发强度依次为1.79×10-3、1.64×10-3、0.93×10-3、1.35×10-3和0.76×10-3mm/min,累积蒸发量分别为17.79、20.30、14.20、14.57和10.27 mm,且蒸发初期秸秆覆盖对蒸发强度和累积蒸发量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