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8篇
农学   18篇
  7篇
综合类   17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314篇
畜牧兽医   2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乌鳢嗅觉器官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乌鳢仔鱼(全长14~31mm)和咸鱼(全长370mm)嗅觉器官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嗅觉器官由头部左右两侧的嗅囊构成,每个嗅囊有前后2个鼻孔。随其发育,仔鱼前鼻孔隆起于外表面。发育为管状延伸物而与外界相通。嗅板在嗅囊内发育时不形成中心脊,其排列方式为纵向平行的D型。从仔鱼发育至咸鱼,乌鳢嗅觉上皮的厚度变化较小,而初级嗅板的数量和隆起高度显著增大。嗅觉上皮主要由感受细胞、支持细胞、纤毛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通过纵、横和水平切片,对50头成年中国水牛(Bubalus bubalis)垂体进行了组织结构观察。染色方法有四种:H-E;PAS(Periodic Acid Schiff);桔黄G和PAS-桔黄G染色法。 远侧部发达,可明显地分为三个区:PAS阳性的嗜碱性细胞较集中于多血管的喙侧部,形成嗜碱性细胞区;染上桔黄G的嗜酸性细胞在尾侧部形成嗜酸性细胞区;两者之间为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混合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和滤泡状,毛细血管和血窦丰富。结节部完全包绕漏斗茎,血管非常丰富;细胞包括胞核深染胞质较少的未分化细胞、嫌色细胞及少量PAS阳性嗜碱性细胞,它们排成小管状或滤泡状;未见有嗜酸性细胞。中间部较发达,大部或全部包绕着神经部,其组织结构呈分叶状,细胞有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两种,排列成团索状和滤泡状,但小叶的周边有一层排列整齐的嗜碱性柱状细胞;未发现Wulzeu氏圆锥。神经部较小,正中隆起主要在前侧加厚。强PAS阳性的胶体见于成年中国水牛腺垂体各部及神经垂体。 本文还对中国水牛垂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细胞分布和胶体出现情况等方面与牛及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3.
本文进行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消化系统的光镜组织学和扫描电镜研究。观察发现,罗氏沼虾的贲门胃内无齿,胃壁背、腹面的一定部位有角质板的特殊结构。中肠很长,占据头胸部的后半部分和腹部的大部分;中肠上皮细胞的游离端和中肠腺小管细胞的游离端均有纹状缘,无角质膜。后肠很短,无纹状缘。消化道上皮细胞有无纹状缘是区分中肠与前、后肠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4.
水牛肾属于表面有沟的多乳头肾,无肾盂,肾小盏汇合成肾大盏,肾大盏与输尿管相连.肾小体直径平均为210μm,横径平均为146μm,与马的接近,比牛和猪的要大.近曲小管细胞立方形或低柱状.游离端刷状缘短而稀少.胞质染色浅,管腔大,难与远曲小管区分.细段不如其它动物长.细胞器也少.远曲小管短,细胞为立方形,界线清楚,核多而密集.集合小管细胞染色浅,胞质清亮,细胞分界明显.肾间质十分发达.血管丰富.并分布有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85.
利用化学显微技术和生物电镜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小麦秆锈菌在感病寄主上发育过程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秆锈菌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孢子萌发和芽管形成,附着胞的形成和气孔下囊的分化,初生侵染菌丝和次生侵染菌丝的形成和生长,吸器母细胞和吸器的形成,夏孢子床和夏孢子堆的产生。小麦秆锈菌菌丝沿着细胞壁生长和蔓延.菌丝顶端细胞原生质稠密,代谢旺盛;吸器母细胞形成在细胞壁周围,吸器产生在细胞里面,呈指状,吸器外同和细胞膜区域有吸器外问质的存在。小麦秆锈菌发育早期,小麦细胞一直保持正常;而在发育后期,小麦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叶绿体片层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86.
根据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联想法、口诀记忆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并联系后期课程进行讲授,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
牛卵巢黄体类型与卵泡生长发育关系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牛卵巢不同黄体类型和各级卵泡生长发育状况的组织学观察 ,探讨了不同黄体类型对各级卵泡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1)不同类型黄体之间 ,黄体功能的强弱不同 黄体功能由强至弱依次为圆锥状型 (Ⅰ型 )、火山口状型 (Ⅱ型 )、蘑菇状型 (Ⅲ型 )、扁平片状型 (Ⅳ型 )、表面无黄体型 (Ⅴ型 ) 2 )黄体类型对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 Ⅴ型腔前卵泡总数和有腔卵泡总数与Ⅰ、Ⅱ、Ⅲ、Ⅳ型的腔前卵泡总数和有腔卵泡总数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Ⅰ、Ⅱ型之间差异不显著 Ⅲ、Ⅳ之间差异显著 ,Ⅰ、Ⅱ型与Ⅲ、Ⅳ型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3)黄体类型对各级卵泡平均直径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8.
89.
本文采用大体解剖、石蜡组织切片技术和Spot321图像分析系统对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各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荥经长毛兔消化道具典型草食动物结构特性,口腔内具发达的牙齿,上蜃纵向开裂;食道粗短,黏膜表皮角质化;胃囊状膨大,黏膜皱褶发达;小肠长,肠绒毛发达;大肠较长,无肠绒毛.各段管腔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外膜)四层结构,各部位的主要区别在于黏膜层,此外,粘膜下层、肌层的相对厚度等也存在差异.荥经长毛兔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与其食草性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
The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an 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 (AGP),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yeast cell wall (YCW) on performance, microbiology and histo-morphology of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in Ross 308 broilers. The treatments (eight replicates/treatment, n = 12/replicate) were negative control (NC, without AGP), positive control (PC, supplemented with bacitracin methylene disalicylate, 400 mg/kg), Y and YCW (supplemented with yeast and YCW, respectively, 1000 mg/kg). Live weight at 42 days improved (p = 0.086) in the PC, Y and YCW groups. Feed conversion ratio was better (p = 0.039) in the YCW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 in the PC group shortened the villi in duodenum (p = 0.044). Mucosal Escherichia coli number was higher in the PC group (p < 0.001), whereas in the digesta E. coli number was lower (p = 0.001) in the PC, Y and YCW groups in relation to the NC. Mucosal Salmonella populations increased (p = 0.0001) in the PC group, whereas in the digesta, all treatments reduced the Salmonella (p = 0.0001). Following oral challenge with Salmonella pullorum, YCW increased E. coli numbers on the mucosa (p < 0.001) whereas in the digesta the Y group had lower (p < 0.0001) number of E. coli. In the digesta, Salmonella count was lower in the YCW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reatments (p < 0.01). Yeast cell wall -treated birds exhibited better (p < 0.05)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Newcastle disease which was far more persistent over time than in any other treatmen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yeast and the yeast cell wall may have effects identical to BMD on performance of broilers and thus may constitute an effective replacement strategy in the dietary regimens for broiler chick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