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为了将纳米纤维素优良的阻隔性能在食品包装材料上进行应用研究,该试验通过将纳米纤维素(cellulose nanocrystals,CNs)涂层在4种软包装基材上进行涂覆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均匀的涂覆在4种基材表面,且与原始基材相比,带涂层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隔氧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CNs涂覆方式并未能很好的改善复合膜的光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带CNs涂层的取向聚酰胺薄膜(oriented polyamide,OPA)制得的复合膜隔氧效果最好,其隔氧系数为0.003 cm3·μm/(m2·24h·k Pa),相比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赛璐玢薄膜(cellophane,CELL),定向聚丙烯薄膜(oriented polypropylene,OPP)3种基材,其隔氧系数显著降低。应用隔氧系数最高的取向聚酰胺薄膜(oriented polyamide,OPA)制作的隔氧膜对鲜切苹果进行包装保鲜,在温度为3~5℃条件下贮藏4 d,与对照组相比,以OPA为基底的隔氧复合膜在第4 d时的亮度值提高了11.7%,且其营养成分指标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05倍、42.6%和36.2%。本研究制得的复合膜隔氧性能优异,可以较为显著的增强原始基材的隔氧效果进而延长了对氧气较为敏感食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因素以及为实际生产提供适合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南宁市周边地区22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采集子宫分泌物,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从22份样品中分离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酵母样真菌(白色念珠菌)等5类细菌共30个菌株;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对替加环素表现出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万古霉素、苯唑西林等11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酵母样真菌(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等5种抗真菌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3.
J. Smartt 《Euphytica》1981,30(2):445-449
Summary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gene pools in cultigens of the genera Phaseolus and Vigna, as indicated by studies of experimental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are reviewed. In all cases a primary gene pool exists comprising conspecific wild and cultivated forms.Secondary gene pools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Phaseolus vulgaris-Ph. coccineus, Vigna radiata-V. mungo and V. angularis-V. umbellata but not for V. unguiculata and for Voandzeia subterranea. Tertiary gene-pools apparently exist for all Phaseolus cultigens and the Asiatic grams but not for V. unguiculata and V. subterranea as far as is known.  相似文献   
14.
从生长牛黄的牛体胆囊中分离出二株细菌.经过细菌形态学,特殊培养基培养、生化试验及动物毒性试验检查判断为两株无致病性大肠杆菌。经过耐胆汁培养驯化,该菌株能在牛体内外胆汁中长期存活,并在胆囊中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经血清学鉴定为两株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新型的隔震技术,即不增加建筑的竖向刚度,而是在建筑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计隔震层。由于隔震层的存在,让建筑与地基能够产生相对位移,同时加大结构的自振周期,从而避免产生共振现象,减小地震时建筑物的加速度响应。最后,本文以有机玻璃为主要材料制作隔震建筑模型,并通过振动台实验与传统的抗震结构做实验对比,研究隔震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禹婷  姚丽  阳淑  马惠玲 《北方园艺》2012,(6):161-163
以苹果渣为原料,采取酸提醇沉法,研究酸类选择、脱色方法及不同类型果渣对制取高甲氧基果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酸液中以柠檬酸提取的产品得率最高;各种常规脱色方法对果胶脱色的效果不明显。以不同时期、不同干燥方法的苹果渣为原料提取果胶并进行检测分析发现,早期果渣较其它各时期的果渣所提取的高甲氧基果胶得率高,是提取高甲氧基果胶的较好原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试等传统的细菌鉴定方法和16srDNA碱基序列测定等现代的细菌鉴定方法鉴定草莓细菌叶斑病菌株。结果表明:该菌株可利用的碳源有葡萄糖、乳糖、麦芽糖、蔗糖、D-海藻糖、淀粉、甘露醇、肌醇、L-缬氨酸、L-精氨酸。硝酸盐还原试验为阳性,淀粉水解阴性,明胶水解阴性,油脂水解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接触酶阳性;鉴定该菌株为草莓黄单孢菌(Xanthomonas fragariae)。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目前植物基因分离的方法及其成就 ,概括出 6种植物基因分离的方法 ,即序列克隆法、功能克隆法、转座子标签法、图谱分离法、消减杂交法和差异表达分析法 (c DNA- RAPD、DD- PCR、RDA和 SSH) ,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评述 .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杂交水稻种子寄藏真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杂交水稻种子携带真菌种类、探讨种子健康状况,采用洗涤、吸水纸保湿培养等方法检测来源于四川省的22个杂交水稻种子样品.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种子平均夹带有3.65%的以稻粒黑粉病粒和稻曲病粒为主的病粒和菌核,每克种子真菌孢子负荷量平均达1.65×105个.吸水纸保湿培养法从22个样品获得1 698个真菌菌株,种子带菌率为15%~93%,平均带菌率为38.56%.这些真菌菌株分属于至少27个属,其中以Aspergillus(占总菌株的11.66%)、Tilletia horrida(10.54%)、Fusarium(9.36%)、Rhizoctonia solani(8.07%)、Penicillium(7.54%)、Alternaria(4.95%)、Rhizopus(4.59%)、Ustilaginoidea virens(4.18%)、Sclerotium(4.12%)、Mucor(3.36%)这10个属种为优势菌群,合计占总菌株数的68.37%.杂交水稻种子寄藏真菌类群具有多样性,没有发现新的水稻种子寄藏真菌.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水稻的高产丰收,采用苯板隔寒、稻壳隔寒与常规育苗3种育苗方式对晚熟品种松粳9号进行育苗试验,研究隔寒增温对水稻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床隔寒增温早播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促进植株提前成熟15d左右,争抢有效积温200℃左右,产量增加13.3%~19.5%,充分发挥了水稻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成为寒地稻作区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