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During the ascendency of ethology, the study of animal behaviour contributed to taxonomic and phyletic issues, but the approach faded in parallel with the waning of systematic studies in general. Systematics and particularly phylogeny has experienced a resurgence with the advent of molecular tools. The understanding of behavioural evolution has benefited from molecular phylogenies. Behaviour's reciprocal contribution, however, currently lies chiefly in resolving the validity of species designation of allopatric species and in potentially helping in the overall classification of species. I review and evaluate the experimental methods favoured in seeking behavioural isolating mechanisms, and the challenge to the species concept when gene trees and species trees disagree. The dynamic situation in the Great Lakes of Africa offers under‐exploited opportunities to test whether behavioural isolating mechanisms evolve in the absence of secondary contact. Given that behaviour is more immediately responsive to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environment, behaviour may be the single most salient adaptive feature in speciation events. The species concept is viewed as a fuzzy but nonetheless useful set.  相似文献   
22.
吩嗪-1-羧酸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以吩嗪-1-羧酸为惟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96株能够降解吩嗪-1-羧酸的菌株。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ARDRA),共将其分为16种类型,对这16种类型的代表菌株16SrDNA的部分序列(500bp)进行基因测序,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其在系统发育分类学上的地位。其中,菌株V-6,204和207分属于细菌拟杆菌门的不同纲目,菌株132属于放线菌中的红球菌属,其他12株菌株分属于α、β、γ-变形菌纲。对16株代表菌株降解吩嗪-1-羧酸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6株代表菌株能降解吩嗪-1-羧酸,但其降解效率低,培养35d后的降解率为16.5%.34.6%。降解效率最高的两株菌株为133和102.其降解率分别为34.6%和32.9%,与菌株133亲缘关系最近的菌为Pseudomonas alcaligenes ,同源性为100%;与菌株102亲缘关系最近的菌为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同源性为99%。而将16株代表菌株人为组成混合微生物体系后,其降解效率7d即可达到26.8%,28d后达到43.8%,混合菌株对吩嗪-1-羧酸的降解效率明显优于单菌。本研究首次在环境中筛选分离到了能够降解吩嗪-1-羧酸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吩嗪-1-羧酸在环境中的行为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3.
介绍一种简单的真菌单孢子分离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利用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分离单孢的方法,每小时可准确分离50~60个单孢,污染少,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4.
徐美隆  章雨  倪细炉 《北方园艺》2011,(15):172-174
针对葡萄组织中多酚、多糖类物质含量较高的特点,对比研究了利用植物总DNA提取试剂盒和改良CTAB法提取葡萄总DNA.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能够从不同葡萄品种和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中获得高质量、完整性好的总DNA,其OD260/OD260介于1.7~1.9之间,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完全适于进行PCR和酶切等研究.  相似文献   
25.
埋地钢质管道覆盖层绝缘性能参数测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埋地钢质管道的覆盖层绝缘性能是评价覆盖层好坏的一项指标,其测试方法决定了其数值的可信度,通过对陕京和鞍大两条管道现场测试,就目前国内常用的三种方法:直流法,多频管中电流法和变频选频法进行了实测分析,依据实测数据和日常管理中的阴极保护参数,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6.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是开发应用最早的基底隔震技术之一。本文通过一个算例,对复位弹簧的刚度对隔震结构的隔震效果的影响作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复位弹簧刚度选取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7.
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推广基盘法造林技术在我国沿海盐碱地区的应用,以唐山市南堡盐场重盐碱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盘育苗、修筑台田、挖排水沟、铺隔离层、客土穴移植树苗等综合措施,探讨滨海盐碱地基盘法造林技术。结果表明:种基盘具有一定阻隔盐碱的作用,其出苗率降序排列依次为Ⅲ、Ⅳ、Ⅱ、Ⅰ,即以客土、草炭、蛭石和珍珠岩体积比为5:1:2:2的种基盘出苗率最高,且蛭石和珍珠岩组合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出苗率高于草炭占优势的基盘配方;台田以南北两条“十”字式(炉渣)的排盐阻盐效果最好,炉渣隔离层比建筑垃圾隔离层的排盐阻盐效果要好;客土穴起到了较好的改土阻盐效果,大部分移植树苗成活。研究结果可为滨海盐碱地造林提供改土阻盐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8.
一种简便分离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涛  杨家荣 《棉花学报》2005,17(3):151-154
介绍了一种用于检测土壤棉花黄萎病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其成分为:鲜棉叶100g,蔗糖5g,琼脂17~20g,40%PCNB0.3g,氯霉素、链霉素和青霉素各0.05g,水1000ml,pH6.4~7.0。该培养基与其它常见分离培养基相比,成分简单、操作简便,检测率显著,抑菌效果好,病菌在其上生长快、菌落典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29.
总结了目前植物基因分离的方法及其成就 ,概括出 6种植物基因分离的方法 ,即序列克隆法、功能克隆法、转座子标签法、图谱分离法、消减杂交法和差异表达分析法 (c DNA- RAPD、DD- PCR、RDA和 SSH) ,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评述 .  相似文献   
30.
大豆脱臭馏出物中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油脂脱臭馏出物中天然维生素E的特性,对从大豆脱臭馏出物中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日处理200t大豆加工厂进行提取天然维生素E的工艺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