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1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分别设乳酸菌处理组、纤维素酶处理组、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共同处理组及对照组进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氮态氮与总氮质量比(m(VBN)/m(TN))和丁酸与总酸摩尔比分别下降28%和100%,ADF质量分数下降20%,显著提高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乳酸菌的添加虽然使青贮饲料的色泽、气味和质地明显改善,但也使NDF,ADF含量明显提高,氢态氮与总氮质量比也明显上升,这说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品质明显下降。乳酸菌和纤维素酶的共同作用使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消失率提高8%,氨态氮与总氮质量比降低33%,丁酸质量分数降低82%,同时使NDF,ADF质量分数分别降低10%和7%,说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2.
从新疆地区自然发酵的泡菜中分离出5株性能优良的乳酸菌,经形态学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并结合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菌株R53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R62、R63和R7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2为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并对其进行了益生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浓度为4%时,所有菌株均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在pH值为3.0的模拟胃液中培养2 h存活率仍达90%以上,在pH值为8.0的模拟肠液中培养6 h仍保留超过77%的存活率;R53、R62和R63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4种食源性病原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常见的抗生素如红霉素、青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均敏感.  相似文献   
153.
【目的】分析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青贮品质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青贮添加剂。【方法】设计3个不同添加剂处理,分别为0.2%植物乳杆菌(W1 处理)、0.5%纤维素酶(W2处理)、0.2%植物乳杆菌+ 0.5%纤维素酶(W3处理),以不添加为对照处理(CK),添加至粉碎的油莎豆中,共发酵60 d,检测发酵期间各处理的第 0、7、15、30、45和60 d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氨态氮(NH3-N)和pH值的变化,并动态监测开窖后各处理青贮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对比开袋前后的相对饲喂价值(RFV)。【结果】青贮发酵时间和3个添加剂处理在油莎豆青贮pH 、DM、CP、WSC、NH3-N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 NDF、ADF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W3的pH、NH3-N、NDF和ADF最低,且CP、WSC、RFV含量最高;处理W3有氧稳定时间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达到115 h。综合评价排序W3处理>W1处理>W2处理>CK处理。【结论】3种添加剂均能有效改善油莎豆青贮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延长青贮有氧稳定性的时间,其中添加植物乳杆菌(0.2%)+纤维素酶(0.5%)的处理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4.
单独使用乳糖以及联合使用乳糖和嗜酸性乳酸杆菌均能显著地减少雏鸡盲肠中的肠炎沙门氏菌数(P<0.05)。联合使用乳糖和乳酸杆菌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乳糖的效果好(P<0.05)。单独使用嗜酸性乳酸杆菌并不能显著地减少盲肠中的沙门氏菌数。乳糖和乳酸杆菌单独或同时使用对雏鸡肝、脾中肠炎沙门氏菌的分离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