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1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断奶仔猪的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来评定植物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的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试验末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3.85%(P<0.05);血清总蛋白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6.31%(P<0.05),而血清尿素氮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36.21%(P<0.05),可见植物乳杆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总蛋白含量和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试验组CD4 比对照组高22.22%,试验组CD4 /CD8 比对照组高16.95%,提高了断奶仔猪细胞免疫水平;试验组同对照组相比,空肠、盲肠乳酸菌数量分别提高了9.65%、18.11%,空肠、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分别降低了9.26%、12.32%,空肠、盲肠沙门氏菌数量分别降低了5.93%、17.58%,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环境;小肠绒毛长度试验组比对照组高44.36%,胃底腺胃小凹的深度试验组比对照组深17.74%。  相似文献   
82.
添加乳酸菌和酶制剂对水葫芦茎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3二因子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乳酸菌和酶制剂对水葫芦茎叶青贮料发酵品质的影响。乳酸菌和酶制剂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1×106、1×108CFU/kg原料和0、3000、6000IU/kgDM。结果表明:青贮料的NDF含量随着乳酸菌和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其中加菌组比未加菌组降低3.9%~5.7%,加酶组比未加酶组降低2.7%~3.4%;青贮料的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随着乳酸菌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当酶制剂添加6000IU/kgDM时青贮料的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与未加酶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乳酸菌和酶制剂的添加对于青贮料的pH值、乳酸和丁酸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青贮料的乳酸和丁酸含量的变化呈相反趋势,随着乳酸菌和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或降低(P<0.05),当二者的添加量都达到最大时,青贮料的pH值显著降低至4.30,乳酸含量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同时添加1×108 CFU/kg原料的乳酸菌和6 000 IU/kgDM的酶制剂青贮水葫芦茎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3.
试验选用温氏麻鸡1日龄母雏320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0只鸡。试验Ⅰ组采用基础日粮(不含有抗生素和乳酸菌);试验Ⅱ组为基础日粮 0.0125%黄霉素;试验Ⅲ组采用基础日粮 1.5%乳酸菌制剂饮水;试验Ⅳ组为基础日粮 1.5%乳酸菌制剂拌料后发酵6h。试验期为72d,分为3阶段:前期(1~4周)、中期(5~8周)、后期(9~11周)。结果表明:发酵组可明显改善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和氨浓度、降低盲肠pH值、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淀粉酶活性(P<0.05)。在添加方式上,饮水组效果不如发酵组。从三个生长阶段看,添加乳酸菌对麻羽肉鸡早期作用好于中后期。  相似文献   
84.
益生菌发酵乳中的活菌数是保证其功能特性的关键因素,为提高益生菌发酵乳中的活菌总数,以干酪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复合菌种为试验对象,以发酵过程中的pH值和吸光度平均值值为试验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 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接种量、益生菌接种比例、发酵温度、葡萄糖添加量以及大豆多肽添加量对发酵乳pH值和活菌数的影响,并建立了复合益生菌发酵模型。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脱脂乳乳固体质量分数为12%,接种量为6%,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接种体积比为3∶1,葡萄糖添加量为2.9%,大豆多肽添加量为0.8%,发酵温度为34℃,在此条件下预测值为1.076,验证试验得到实际值为1.087,与理论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为1.0%。发酵乳最大活菌数为4.1×1011 cfu/mL,与已有研究相比,活菌数提高了1-2个对数级。在4℃条件下贮藏21 d后,发酵乳的活菌数仍然保持在4.7×1010 cfu/mL。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高活菌数的益生菌饮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以香椿和大豆为原料,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制备香椿酸豆乳,确定大豆的脱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香椿酸豆乳的工艺条件和配方:将2种乳酸菌按1:1混合后,按4%进行接种,豆乳制备料水比为1∶10,香椿汁添加量20%,蔗糖5%,葡萄糖2%,果胶0.2%,40℃发酵4h,可制得具有混合香味、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香椿酸豆乳。  相似文献   
86.
选择21日龄体况良好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断奶仔猪36头,按窝别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分别饲喂A(不添加二甲酸钾)、B(添加0.7%二甲酸钾)、C(添加1.1%二甲酸钾)和D(添加1.5%二甲酸钾)4种日粮,探讨二甲酸钾对断奶仔猪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影响.试验期为25 d.在第13、25天收集仔猪早晨的粪便测定其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日粮中没有添加二甲酸钾相比,(1)日粮中二甲酸钾添加量为0.7%、1.1%和1.5%时,断奶仔猪肠道乳酸杆菌分别提高了32% (P< 0.05)、24%和21%;(2)日粮中二甲酸钾添加量为1.5%时,断奶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降低了34%(P< 0.01),且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数比值明显提高.表明日粮中添加1.5%的二甲酸钾可以优化断奶仔猪肠道中菌群,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减少抗生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87.
利用玉米为主要原料,将其经特殊的加工方法处理后,配以异麦芽低聚糖为甜味剂研制低糖冰淇淋。通过正交试验得最佳配方:玉米乳酸菌浆料40%、混合糖(异麦芽低聚糖:绵白糖=2:1)25%、奶油10%、混合稳定剂(海藻酸钠0.20%,CMC-Na 0.10%,果胶0.15%.明胶0.25%)0.3%。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本产品口味独特、口感滑润,膨胀率、抗融性等均理想。  相似文献   
88.
混合菌株发酵豆粕生产复合蛋白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虾壳发酵液和豆粕为原料,根据影响发酵效果的几个因素,设计6组实验,通过测定系列指标,比较不同处理组豆粕的发酵效果。结果表明,发酵豆粕(复合蛋白粉)与原料豆粕相比,感官良好,带有酒香的浓郁酸香味,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酸溶蛋白、游离氨基酸、小肽含量显著升高(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经过混菌发酵,豆粕的营养价值得到极大提高。在各实验组中,以实验5组效果最佳,该组的发酵参数是:发酵原液pH值6.5,添加未灭菌豆粕,料液比为1:1.8,酿酒酵母接菌量为豆粕质量的15%,发酵后12 h添加豆粕质量10%的葡萄糖,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  相似文献   
89.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国内多种发酵材料中分离培养出5株乳酸菌(L1、L2、L3、L4、L5),该5株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均对大肠杆菌(G-)、枯草芽孢杆菌(G+)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因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后,初步确定5株乳酸菌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且该细菌素对非蛋白酶类、温度和有机溶剂不敏感。  相似文献   
90.
用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协同60Co辐射对番茄酱进行处理,通过二次旋转实验设计,采用不同的超声波功率、处理时间及辐射剂量,以细菌总数及乳酸杆菌两个微生物指标来考察其协同杀菌能力.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处理的番茄酱,再以较低的辐射剂量处理,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杀菌效果.当超声波功率为120 W,超声波作用时间为20.8 min,辐射剂量为7.05 kGy时,细菌总数的减少率可以达到99%;当超声波功率为120 W,超声波作用时间为16 min,辐射剂量为7.11 kGy时,乳酸杆菌的减少率可以达到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