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4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2篇
  54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为切实加强动物中毒性疾病的诊断处置能力,防止因诊断失误、处置不当导致动物死亡现象的发生。本文就一起母牛采食马铃薯皮引起亚硝酸盐中毒误诊案的诊断处置过程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处置意见,供广大兽医同仁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32.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非离子态氨(NH3)条件下富营养化湖泊——太湖梅粱湾水体硝化作用的2个过程,即氨氧化和亚硝酸盐氧化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NH3浓度范围内,颗粒态氨氧化和自由态氨氧化速率都随着NH3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同时在高浓度NH3(0.65和0.85mg/L)下,颗粒态氨氧化速率在总氨氧化速率中所占比例也显著增加。而亚硝酸盐氧化过程的发生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当NH3浓度从0.05增加到0.15mg/L时,自由态亚硝酸盐氧化速率有一定的降低,但是颗粒态亚硝酸盐氧化速率却显著增加,导致总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也显著上升;当NH3浓度从0.15增加到0.85mg/L,自由态亚硝酸盐氧化速率随着NH3浓度的升高而进一步降低,同时颗粒态亚硝酸盐氧化速率也随着NH3浓度的增加开始显著降低,导致总亚硝酸盐氧化速率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33.
水温29℃时研究了管角螺(Hem ifusus tuba)稚贝[壳高(1.22±0.14)mm]在不同盐度和pH下对亚硝酸盐毒性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pH和盐度越低,亚硝酸盐对稚贝的毒害作用越大。水体pH为6.7、7.3、8.0和8.8时,亚硝酸盐对管角螺稚贝的96 h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95%可信区间)分别为188 mg.L-1(167~213 m.gL-1)、213 m.gL-1(195~231 m.gL-1)、254 m.gL-1(231~271 m.gL-1)和304 m.gL-1(284~321 m.gL-1),相对应的安全质量浓度(SC)为18.8 mg.L-1、21.3 m.gL-1、25.4 mg.L-1和30.4 m.gL-1,pH8.8时亚硝酸盐对稚贝的SC是pH 6.7时的1.6倍;盐度在16、19、23和28时,亚硝酸盐对管角螺稚贝的96 hLC50(95%可信区间)分别为151 m.gL-1(138~178 m.gL-1)、171 mg.L-1(159~192 mg.L-1)、265 mg.L-1(246~282 m.gL-1)和296 m.gL-1(278~323 m.gL-1),相对应的SC分别为15.1 m.gL-1、17.1 m.gL-1、26.5mg.L-1和29.6 m.gL-1,盐度28时亚硝酸盐对稚贝的SC是盐度16时的近2倍。  相似文献   
34.
35.
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硝化杆菌制品降解亚硝氮活力的方法.优化后的活力测定培养基配方为NaCl 0.3 g/L、NaHCO3 0.3 g/L、MgSO4 0.5 g/L、FeSO4 0.04 g/L、NaNO2 1.5 g/L和K2HPO4 0.3 g/L.在28 ℃、初始pH值为7.0的条件下培养10 h,通过检测亚硝氮含量的变化,计算产品活力.精密度试验表明,此方法检测精密度高达0.5 mg/L·h,CV低于10.3‰,离散性低,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36.
吕晓燕  李嘉尧  方燕  郭占林  赵云龙  李恺 《水产学报》2010,34(12):1812-1820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结合生物酶测定,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浓度亚硝酸盐胁迫下红螯光壳螯虾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对肝胰腺和鳃的形态学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亚硝酸盐胁迫下,3种组织的ACP、AKP、SOD以及GSH-PX的活性都显著降低(P<0.05);随着亚硝酸盐浓度增加,酶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鳃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也显示出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超微结构显示,随着亚硝酸盐浓度增加,鳃角质层受损、断裂;上皮细胞排列疏松、空泡化;细胞器变形;鳃腔内也出现空泡化现象,血细胞变形。肝胰腺上皮细胞排列杂乱无章,细胞裂解,空泡化;微绒毛受损、断裂,肝小管间距扩大、结缔组织变得稀薄,血细胞变形;高浓度组R细胞的脂滴减少,核膜解体,细胞膜破裂,空泡化加剧;F细胞的核糖体减少,空泡化加剧,内质网水肿。研究说明亚硝酸盐对红螯光壳螯虾3种组织的免疫相关酶活产生影响,并损伤肝胰腺和鳃的形态学结构,影响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7.
复合硝化菌制剂对水质改良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室内静态水体中0.25mg/L复合硝化菌制剂使用后,7d内氨氮平均降解率为34.84%,亚硝酸盐氮的平均降解率为19.05%。0.5mg/L组氨氮平均降解率为45.05%,亚硝酸盐的平均降解率为41.79%。1.0mg/L组的氨氮平均降解率为55.26%,亚硝酸盐氮平均降解率为51.20%。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最大的降解峰值出现6d之间。而养殖池塘中,0.5mg/L复合硝化菌制剂后,5d内氨氮的降解率为13.61%~28.03%,7d内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为9.30%~25.58%。0.2mg/L复合硝化菌制剂使用后,6d内氨氮的降解为23.40%~34.75%,7d内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为16.33%~36.13%。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硝化菌制剂在养殖池塘中使用后,有降解速度快、降解能力强、维持时间长等特点,适宜于作为净化和调控养殖水质的渔用微生物制剂使用。  相似文献   
38.
以1株具有亚硝酸盐消除能力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2-8菌株(简称2-8菌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氧组合、pH、盐度对菌株生长和亚硝酸盐消除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光照厌氧条件最利于2-8菌株的生长,该条件下菌株亚硝酸盐消除能力最强,25h消除率达(91.33±1.27)%;菌株在pH7.0时生长和亚硝酸盐消除能力最强,25h亚硝酸盐消除率达到(95.58±4.34)%,在pH9.0以上和5.0以下时基本不生长;菌株在w(NaCl)为0和0.4%的培养基中生长和亚硝酸盐消除能力最强,在w(NaCl)为0.8%~2.0%的培养基中,生长和亚硝酸盐消除能力随w(NaCl)增高而减弱。测定的4个环境因子主要通过影响菌株的生长来影响其对亚硝酸盐的消除能力。  相似文献   
39.
生物—电氧化法去除海水养殖循环水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海水养殖循环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本研究采用曝气生物滤器与电化学阳极氧化组合工艺,考察了不同阳极电势、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下系统对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了微生物与工作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电化学反应能耗。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5 min、1.4 V阳极电压、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4.5和1.3 mg/L条件下,生物—电氧化法对氨氮去除率达88.8%,高出对照组7.6%,出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5和0.9 mg/L,COD去除率为88.2%,高出对照组19.4%,平均能耗0.040 kWh/m~3,电极表面微生物生长对阳极电氧化过程有促进作用,微生物功能预测显示实验组硝化功能占比为0.03%,对照组为0.07%。研究表明,生物—电氧化法对海水养殖循环水的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发展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0.
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分离出具有高效氨氮及亚硝态氮去除功能的菌株Y2,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为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进一步通过生长实验进行温度、酸碱度、盐度的培养条件优化,利用抗生素药敏实验筛选菌株特定抗性;通过卤虫浸泡感染的方法检测麦氏交替单胞菌Y2的安全性,并测定海水培养液OD_(600)及含氮无机污染物的浓度,探究菌株Y2生长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28d对虾养殖试验,监测水质、生物絮团形成量、致病菌数量及对虾成活率生长速率,进一步阐明菌株在实际养殖中的功效。结果表明,该菌株Y2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抗性;对卤虫的48 h半致死浓度高于1.9×10~8 cfu/mL,显著高于哈氏弧菌(10~2 cfu/mL)。此外,该菌具有持续去除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功能。在养殖实验中能抑制潜在病原菌弧菌生长、提高对虾存活率及生长率,并且能在水体中稳定存活较长时间。综上所述,菌株Y2是养殖用益生菌制剂的优良备选菌株,可作为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调节水质的关键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